怎样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为学生创设语言环境
2018-09-11唐荣
唐荣
摘 要:良好的语言环境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认识。立足于创设语言环境的意义,就如何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提出了有关策略,希望对教师丰富教学内容能够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英语;语言环境;英语水平
一、小学英语教学中为学生创设语言环境的意义
1.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听说读写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将听说读写渗透到日常的教学活动当中。但是,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采用的教学方法未能将口语表达与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结合,不仅会影响学生的英语水平,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这时教师为学生创设语言环境能够有效解决这样的问题,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认识,还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
2.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随着国家的发展进步,对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但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采用的教学方法未能将这样的理念有效地渗透其中。这样不仅会降低学生对问题的思考能力,还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学生对英语问题的理解。这时教师积极创设语言环境就能改善这样的教学现状,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还能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有关问题。
二、小学英语教学中为学生创设语言环境的有关策略
1.充分使用多媒体设备,激发学生的表达兴趣
兴趣就像是学生手中的棒棒糖,能够最大限度地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教师将兴趣融入教学活动当中就能实现调动学生学习热情的目的。另外,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将学生的视听感官作为有效出发点,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所以教师在开展小学英语教学的时候应该充分使用多媒体设备,以此激发学生的表达兴趣。
例如教师在教学What does she do?的时候就体现了这样的内容。首先,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呈现小故事的图片;然后,教师对学生说:“下面请同学们仔细观看图片中的内容,然后向大家讲述一下图片中的故事内容。”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有效渗透兴趣在教学中的应用,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实现促进听说读写全面发展的目的。学生在观看之后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学生说:“There is a girl in the picture.She is playing badminton with her friend.”另一名学生补充说道:“Soon after,the girl have a fall and her knee is hurt.By now the girl give way to tears.”这样能够让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良好环境中提高对知识的认识。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让学生观看图片内容的方式,充分使用多媒体设备。这样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2.充分使用生活化教学法
语言与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所以教师将生活化教学法运用于英语教学中就能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在开展小学英语教学的时候应该充分使用生活化教学法,实现为学生营造良好语言环境的目的。
例如教师在教学Last Weekend的时候就体现了这样的内容。首先,教师对学生说:“我们在周末的时候可以去做一些我们喜欢的事情,下面请同学们介绍一下你们在周末的时候都做了哪些事情。”然后,学生就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积极的讨论,有的学生说:“Last weekend,I did many things.On Saturday morning,I played basketball with my friend for 2 hours.Then I ate lunch with my father and mother at the restaurant.”還有的学生说:“On last Saturday,my parents and I went to the park . First,we ride a bike and watched the flowers. The flower is very beautiful. Then we have flew the kite.”这样的教学方法以兴趣为出发点开展教学活动,丰富了教学内容。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对生活场景进行回忆的方式,充分使用生活化教学法,这样不仅能够实现完善教学内容的目的,还能将兴趣教学法体现在教学活动当中。
三、结语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充分使用多媒体设备,激发学生的表达兴趣和充分使用生活化教学法的方式,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这样能够在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表达兴趣。
参考文献:
[1]陈丽娟.对小学英语教学中情趣教育的几点思考[J].学周刊,2017(11).
[2]王佳琪.简述兴趣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J].赤子(上中旬),2016(23).
编辑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