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健康教育在校园环境建设中的渗透

2018-09-11慕娟

新课程·中旬 2018年6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渗透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逐渐开始注重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因此,心理健康学作为一门专门研究人类心理现象的学科逐渐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基于此,对心理健康教育在校园环境建设中的渗透展开探究,以期促进学校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校园环境建设;渗透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需要通过多种方法实现,在学校中经常会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和心理健康辅导室,对学生心理健康情况进行辅导,从而保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质量,促进学校的快速发展[1]。基于此,本文就对心理健康教育在校园环境建设中的渗透进行分析,以期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

一、心理健康教育在校园环境建设中渗透的必要性分析

(一)学生方面

学生的成长需要一个健康的心理环境,面对此种情况,学校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的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2]。通常情况下,心理健康教育在校园环境建设中的渗透对学生方面的影响包含以下两个方面内容:一方面,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困难,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出现心理问题,在此种情况下,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就会帮助学生养成健康的心理,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另一方面,教师在长时间教学过程中可能产生职业倦怠的情况,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可以转变教师的心理,让教师和学生养成良好的师生关系,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学校方面

学校的快速发展需要一个良好的环境,在此种情况下,学校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就需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心理健康进行疏导,为学校营造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使得学生可以在良好的校园环境中成长,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校的良好运行奠定坚实基础,促进学校的快速

发展。

二、心理健康教育在校园环境建设中渗透的对策分析

(一)加强对教师的培养工作

教师是学生在校园内第一接触人,对学生的情感、个性等方面都有着强烈的影响[3]。因此,学校在校园环境建设中要想顺利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就需要加强对教师的培养工作,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首先,学校需要提高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重视程度,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宣传工作,创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方法,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心理教育环境。其次,学校需要建立一支心理健康教育的師资队伍,在校园内引入专业的心理健康教师,并对这些教师加强培训,让其在对学生进行辅导过程中可以从教育理念、学生心理等方面出发,从而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再次,教师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加强理论知识学习,积极投入到校园心理文化建设中,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心理。最后,教师需要转变自身心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日常生活中加强对学生的引导作用,保证学生改掉不良的行为习惯,让学生懂得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性,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和其他教育的整合工作

通常情况下,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和其他教育的整合工作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首先,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时需要坚持以软环境为基础,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环境,让学生在这种环境下学习,并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心

理,可以与同学和谐相处[4]。其次,教师需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在校园内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进行宣传,让学生可以正确认识心理健康教育,使得校园文化建设更加具有说服力,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再次,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需要鼓励学生进行交流,并在班级内部多组织一些集体活动,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在合作学习过程中锻炼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让学生可以大胆与同学进行对话,从而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最后,学校需要对校园内硬环境进行完善,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展开提供基础。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可以共享文化信息、为学生创设一个文化信息的物质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目标。

(三)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创建良好的心理环境

班级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教师要想保证心理健康教育在校园环境建设中顺利渗透就需要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创建良好的心理环境。教师在进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时需要从学生的角度进行思考,对待所有学生要做到一视同仁,与学生进行平等交流和互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避免学生因不公平待遇而出现心理不平衡,产生心理问题,从而保证学生可以健康快乐地成长。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心理健康教育在社会中逐渐被广泛应用,对人们的生活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各个学校需要在管理过程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并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在管理过程中做到对每一位学生都能管理,从而走进学生内心深处,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促进学校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郑磊.青海藏民族居住区寄宿制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学校教育者的作用[D].青海师范大学,2015.

[2]赵慧莉,郑磊.青海藏族居住区寄宿制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9(3):6-14.

[3]李焕玲.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作用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4.

[4]李凤真,朱忠琴.基于学生发展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构建:以山东省牡丹区第五小学为例[J].当代教育科学,2015(22):48-51.

作者简介:慕娟,女,出生1981年,甘肃静宁人,兰州大学护理系,学历:本科,主管护师。

编辑 郝全玲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教育渗透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心理健康教育视角下大学生自杀成因及对策研究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