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三体育教学的思考
2018-09-11缪小子
缪小子
摘 要:初中体育教学可以强化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且体育是中考考试科目,其教学方法、教学目标和教学质量受到教师、家长和学生的关注。初三学生面临中考,体育又作为中考科目,不仅教师希望提高学生的体育成绩,学生本身也希望能够掌握更多的体育知识,且体育教学可以使学生放松,减少学生学习压力,应得到师生的重视。
关键词:初三;体育教学;思考
体育不仅是一门教学课程,也是一种有效活动,学生普遍对体育课程比较感兴趣。初三体育教学既要考虑到中考的压力,完成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又要发挥出体育教学减缓学生压力、提高学生身心素质的作用。因此,需要教师创新初三体育教学模式,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并使体育教学发挥出本身的作用,为学生中考奠定良好的生理和心理素质。
一、做好课前教学准备工作
初三体育上课之前,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了解教材中的体育教学内容、教学思想,掌握教材知识的结构和重难点,从而灵活运用体育教材组织教学活动,并能够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地进行拓展延伸。同时,教师需要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体育学习能力、体育运动能力,设计科学的体育活动,争取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参与体育教学活动、完成教学任务,并使学生在体育教学中感受到愉快,使学生放松身心,进而全力以赴地投入到下一阶段的文化知识学习中[1]。
由于初三学生面临中考,学生普遍认为体育课已经不再重要,而是希望将更多的时间运用在文化知识的学习中。面对学生这样的想法,教师要向学生说明体育的重要性,使其重新对待初三体育教学,使学生全部参与到初三体育教学中,提高初三体育教学的参与度。
二、创新教学方法,重视学生的差异性
初三体育教学要求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在创新教学方法的过程中,以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实际能力为基础,对不同爱好和不同能力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既可以保持学生对初三体育教学的兴趣,又可以提升学生学习体育的水平,全面提升初三体育教学效果。例如:由于初三面临中考,为不影响学生学习文化课知识,又要保证学生能够顺利通过体育考试,对于体能较差的学生教师则可以调整学习目标。学生在教学中学习体育教学内容,掌握基本体育运动技巧,以及相关的理论知识,不需要学生对体育教学内容有深刻的理解和掌握;而后充分利用剩余的教学时间训练学生的体能,使其在参加体育中考考试之前体能训练达标,避免体育成绩影响学生升学。创新教学方法,关注学生的差异,是初三体育教学的关键措施,能够在完成教学任務的前提下,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2]。
三、在课堂教学中及时补充教学内容
初三体育教学中,教师要适当补充体育教材中没有的内容,完善体育教学、拓展教学,主要是根据教材和中考体育考试内容进行适当的补充,使学生能够掌握中考体育运动项目,掌握运动技巧,进而在考试中达到标准。如:短跑是中考内容,也是教材中的内容,但是关于短跑的技巧需要教师结合自身的实际经验总结,结合教材中的内容,完善短跑过程需要注意的事项,从而使学生掌握更加全面的短跑技巧,可以充分避免学生在考试中出现意外情况,从而使学生顺利完成考试,并取得较为理想的成绩。
四、运用赏识教育实施评价
初三学生在学习体育知识和运动技巧的过程中,若无法达到教师的要求,则会对学习失去信心,甚至影响到其他学科的学习。因此,需要体育教师改变评价方式,尽量鼓励学生,增加学生学习体育的信心。赏识教育可以帮助教师优化评价教学,可以帮助教师看到学生的优点,也可以使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优势。例如:教师在运用赏识教育的过程中,重视对学生的全面评价,分别从学生擅长的体育运动入手展开评价,而对于学生不擅长的运动项目,教师则可以采用鼓励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动力,使其勇敢尝试,逐渐掌握更多的体育运动项目。同时,体育也关系着学生的中考成绩,教师在运用赏识教育进行评价的过程中,要适当讲解体育在中考中占据的分值比例,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到初三体育的重要性,从而使学生在教师的鼓励下提高体育成绩。此外,赏识教育也可以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使教师和学生保持良好的关系,有利于初三体育教学[3]。
初三体育教学创新的过程中,需要教师结合初三阶段的教学特点和学生的学习任务繁重等因素,运用“做好课前教学准备工作、创新教学方法,重视学生的差异性、在课堂教学中及时补充教学内容、运用赏识教育实施评价”等方式组织教学,提升初三体育教学效率和质量,并发挥出自身的作用,体现出初三阶段的教学价值,从而实现学生体育学习上不断的进步,促进学生更为长远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包立志.浅谈针对体育中考该如何安排初三年级体育教学[J].考试周刊,2018(3):112.
[2]黄世龙.初三体育教学中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的策略[J].考试周刊,2018(8):119.
[3]张毅.北京市朝阳区中考体育改革对于初三体育教学影响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7.
编辑 刘瑞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