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引桥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2018-09-11董大勇

新课程·中旬 2018年6期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

董大勇

摘 要:针对物理学科抽象、难懂的特点,应用引桥教学法能够搭建学科知识与学生认知之间的桥梁,从而帮助学生突破学习难点。结合初中物理教学现状,分析了应用引桥教学法的优势与作用,并探讨了具体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引桥教学法;初中物理;教学

在物理教学实践中,经常见到学生或家长反映物理难学,很多学生对于物理学科存在畏惧心理,学习物理的积极性不高。有的学生在刚接触物理学科时还挺感兴趣,但通过一段时间的学

习,面对复杂、乏味的物理知识学习积极性也逐渐丧失。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本文认为初中生学习物理的困难在于学生缺乏学科知识内容相关的生活经验,无法自主构建知识之间的联系,同时由于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认知发展障碍,学生不能对物理问题进行客观、全面的分析,再加上学生和家长对于物理学科复杂、难学的习惯看法,学生对于物理学科望而生畏,学习自信心严重不足。针对学生在物理学习中的种种问题,要提高物理教学效果,就需要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本文认为通过引桥教学法能够降低学习坡度,帮助学生构建新旧知识间的联系,使学生逐渐树立学习物理的自信心,积极主动地开展物理学习。

一、引桥教学法的概念及应用价值

所谓引桥教学法就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运用过渡性的知识来降低学习难度,利用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和生活经验帮助学生做好知识准备,在坡度性的学习过程中克服学习障碍,促进学生对于新知识的掌握与理解。对于初中生在物理学习中的困难,引桥能够起到过渡性作用,使新旧知识之间的坡度逐渐降低,难懂的知识变得易于理解。针对物理学习中的难点,引桥教学法能够拉近知识与学生认知之间的距离,从而使难懂的物理知识更易于被学生所接受,在思维层面上帮助学生接近未知知识点,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形成正确的认知和理解;同时引桥教学法还能够使所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建立密切联系,使学生能够在原有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形成深刻的理性认识,并指导学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不断构建知识点在学生大脑中的意义,实现所学知识的内化和强化。

二、引桥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运用信息技术补充学生的感性认知实现直观化引桥

当前信息技术已经在中小学广泛应用,针对物理知识抽象难懂的特点,教师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辅助作用,通过设计生动形象的教学课件,将抽象的知识以更加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来,使一些生活中无法直接接触、直接观察的物理现象和物理過程能够直接展现在学生眼前,让学生建立充分的感性认知,形成学习物理知识的基础经验,不断拉近物理学科与学生生活的距离,使学生能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积极融入物理学习过程。例如,对于浮力相关知识的学习,教师可以将轮船、汽艇的原理制作成详细的视频课件,通过镜头的慢放、回放让学生反复观看、仔细揣摩,补充学生在认知经验中的不足,降低学习难度。

2.细化分解知识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实现坡度化引桥

针对一些复杂难懂的知识点或物理现象、实验凳,教师可以将学习任务细化分解,通过一个个小而简单的知识点来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帮助学生建立通向未知知识的桥梁,不断降低知识坡度,使学生在由浅入深、由简入难的过程中逐步树立学习的自信,不断克服困难、学习新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来构建相应的知识支架,不断缩短由已知到未知的距离,通过教师的有效引导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建立学习物理的信心。

3.结合生活实际创设具体的教学情境促使学生深入思考

情境教学是一种常用的教学方法,在引桥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相应的生活情境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浓厚的学习氛围中深入思考。一方面教师可以结合一些生活现象和问题来设置形象化的问题情境,促使学生在熟悉的场景中思考现实问题,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以充分调动,另一方面教师要针对具体现象和问题,引导学生由表及里,对问题展开层次化的思考和探究,不断建立理性认知,形成对知识的深刻理解。

4.针对学生的已有知识基础和认知矛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针对学习过程中学生存在的已有认知经验,教师可以结合一定的物理知识、物理现象来设置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认知矛盾,从而引导学生消除过去的思维定式,逐渐形成对知识的正确理

解。对于学生在以往形成的错误认知,教师可以将新旧知识进行对比讲解,通过将新旧知识相联系使学生主动发现原有认知的错误,接受新的知识观点。在认知矛盾引桥过程中,由于新旧知识点的冲突,学生的求知欲望被激发出来,教师可以运用实验进行讲解,可以让学生在直观观察中获得正确认知,形成对知识的深刻印象。

总之,针对物理学科抽象的特点,应用引桥教学法可以有效降低学习难度,搭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想,使学生在坡度化的学习过程中逐渐接受新的知识内容,实现知识的内化、理解和吸收。物理教师要精心设计多种引桥方法,使物理知识以更加生动、直观、易于理解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李启国.初中物理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J].中国校外教育,2015(13):188.

[2]孙海玲.引桥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鲁东大学,2014.

编辑 温雪莲

猜你喜欢

初中物理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
初中50米迎面接力跑教学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