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中“师生互动”的探索与研究
2018-09-11胡少江
胡少江
【摘要】小学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阶段,教师要把握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黄金时期”,尽可能的让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在课堂教学时多采用“师生互动”的形式,启迪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思考中学习。小学语文是小学的重要科目,它具有强烈的人文属性,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为此小学教师在语文课堂中要运用“师生互动”的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 师生互动 策略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小学语文教育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小学语文教师不能再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方法,将语文教学局限于背书、抄写等僵化的方式,用繁重的作业来催促学生掌握语文知识。小学教师要扭转教学观念,充分的尊重学生,把学生视为教学的主体,平等对待学生,对自己重新定位,教师不再是课堂教学的绝对权威,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在这样的理念下,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运用“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师生互动”的现状
1.教师缺乏教学的激情
很多教师由于不适应新课改要求的变化,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对师生互动缺乏应有的激情。教师教学积极性不高,教学热情不足,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情绪,学生会认为教师的对于课堂教学缺乏热情,自己就更不需要过于专注的学习,形成不利于课堂教学的消极氛围。
2.学生激情过高,影响到教师的正常教学
与教师缺乏教学激情相对应的就是教师过于“精神饱满”,一到课堂教学时就产生“亢奋”情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非常容易让充满“激情”的教师点燃,一些教师在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继续“慷慨激昂”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样就会导致学生情绪过于兴奋,以至于教师所讲的语文知识内容不能被消化和吸收,只是一味的“情绪高昂”,仍然无法到达教学目的。
3.教学形式过于创新,起到“喧宾夺主”的负面作用
“师生互动”的目的是为了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只是目的之一,但并不是全部。一些小学语文教师为了更好的实现“师生互动”把语文课堂变成了“游戏课堂”,尽管学生在语文课堂“玩”的尽兴,可收效甚微,让语文课堂教学出现了“喧宾夺主”的负面现象。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策略
1.与学生“交朋友”,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要求教学中要加强师生间的互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因此,教师要充分针对小学生的特点,将学生放在教学的主体地位。为了“师生互动”更为自然和“亲切”,教师就要与学生“交朋友”,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只有教师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学生才会把教师视为“亲密的朋友”,这样在与教师互动时就显得更加自然,他们的真情实感也更容易在互动中体现。为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学会关心学生,这种关心不仅体现在课堂教学之内,还要向课堂教学以外进行延伸,耐心的与学生交流,寻找到学生的兴趣爱好,发现学生中存在的问题,搜集大量的学生信息,为“师生互动”提供丰富的素材。
2.巧妙提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语文教学中,提问就是艺术,只有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巧妙提问,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为此教师要在课堂提问上下功夫,比如在学习李白的《静夜思》时,教师不能直接简单的问学生“作者把月光看成什么”,这种简单直白缺乏技术含量的问题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换一种提问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是什么原因让作者把月光看成了霜,二者之间有什么共同点呢”“作者除了可以把月光看成霜,还可以看成什么,为什么”,这种富有逻辑性和开放性的问题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充分的锻炼。
3.丰富教学形式,加强师生互动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并不必拘泥于讲授法,教师可以丰富教学形式,加强师生互动,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除讲授法之外,教师还可以选择角色扮演法、小组合作学习法和情境模拟法开展教学。比如在学习《小英雄雨来》时,教师可以提前安排学生扮演文章中的角色,模拟文章角色进行表演,以此来增加阅读文本的现场感,加深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
三、结语
“师生互动”的小学语文课堂体现的是“合作”的教学模式,在“合作”教学中,学生得到充分的重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得到增强,有助于语文课堂教学,为此小学语文教师要积极的研究“师生互动”的学习策略,制定科学的“互动方法”,让学生在与教师的“互动”中学到丰富的知识,掌握相应的技巧,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蒋丹.谈小学语文课堂中师生互动的实践性[J].中国校外教育,2013,(10):26.
[2]辛英.小学语文课堂中师生互动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Z1):268.
[2]唐小蘭.浅谈小学语文课堂的师生互动策略[J].新课程,2016,(3):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