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语文新课改课堂教学方法

2018-09-11盛文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8年4期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语文教学方法

盛文

摘要: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是对当下教育的一个全新尝试 而初中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学生的综合成绩素质以及学校的教学课程建设都是很重要的。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如何把握并上好语文课,对整个中学语文教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就新课改下初中语文的课堂教学方法进行了相应的探讨。

关键词:初中语文 ;新课改; 课堂; 教学方法

一、先学后教,转变教师教学观念

作为新时期的初中语文教师,首先应用发展的目光来看现在的时代,创造性地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语文教育本来就缘自于生活,是生活的反映。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以前如死水一潭、活力不再的“灌注式”语文教学弊端——肢解文章的分析、纯知识的训练、纯技巧技能的强化,学习为了考试的“应试教育”境地,对新时期教育是极不利的。应把握新的课改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起始年级“闪亮登场”的机会,来更新我们的思想,转变我们的教学观念,武装我们今后的课堂教学,丰富我们今后的教学内容和形式。

二、让学生自由选择语段学习,打破课文有先到后的讲授法

以前的语文课堂教学中,一直沿袭着课文从前到后的顺序性讲授,这种传统的讲授法的弊病是把学生局限在自己事先画好的一个圈子内,无形中使学生的思维受到限制,能力受到束缚。这恰好与新课标所提倡的教学法背道而行。所以在有些课文的教学中教师应因势利导,让学生自由选择学习课文的先后顺序,真正使他们拓展思维。如《孔乙己》一文开头便对咸亨酒店大写特写,对于那个社会那个酒店学生是空中楼阁,朦朦胧胧。倘若硬让学生先从乏味的、自己不理解的开头去学,那只能变成“强扭的瓜”了。让学生从自己喜欢的语段开始,结果大多数学生选择的是断腿后的孔乙己最后一次到店的情节,即整个文章的高潮部分。学生能把全文最精彩的语段找出来,学生会很认真的自己去探究,也就很轻松的将其它各情节贯穿起来。

三、创设情境教学

实践证明,在语文教学中创设情境教学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使学生置身于优美的情境中才能够发掘出学生的潜能,丰富他们的个性发展。一般情况下,情境创设应该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并且在课程开始之前,就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出师表》的时候,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了解“三顾茅庐”中诸葛亮的故事,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能够很快地进入学习状态。

利用课外知识导入或者是视频、设置悬念等一些导入办法,能够有效地丰富学习内容。教材的导入在内容以及形式上会更加灵活,不管是什么形式的导入,都应该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作为主要目标。

四、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与学生的自主探究作用

学生的自主探究需要教师的导航,否则很容易偏离学习重点和难点的航线,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导航:

1、意见分歧处点拨,引导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难免对有些问题产生分歧,我们不要简单的充当裁判的角色直接判定谁是谁非,而要从课文的内容、情感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巧妙的点拨,使学生自己悟出结论。

2、我们提倡阅读过程中的多元化理解,但我们不能一味的强调学生的独特体验,而置教学内容本身的价值取向于不顾,这样不利于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必然会削弱教学内容在提高学生精神境界、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等方面的熏陶感染作用,教师在教学中既要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又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在学生多元化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正确的价值取向上进行理解。

3、朗读课文是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主要活动之一,在学生的朗读不能很好的表情达意时,教师可进行适时的范读以帮助学生正确体会把握文章的情感,以推进学生的自主探究。

五、巧妙点拨,引导多角度、多方位的思考问题

新课标的出台,新课程的实施,促使了语文试题的主观性、独创性、发展性。这就要求教师把教学活动的重点聚焦到学生的“学”上,完善人格,培养研究创新精神和格物致知的精神。德国文化教育家斯普朗格曾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播已有的东西,而是把人的创造力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比如在学习《迢迢牵牛星》时,学生提出了一个疑问:诗前两句说“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意为织女星和牵牛星相隔遥远,而为何后面又说“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如何理解这里远和近的矛盾?我抓住这个契机让学生谈自己的理解。有学生认为:两颗星相距的确很远,但是虽然因此而无法相见,但是两颗诚挚忠贞的爱心却始终相依相伴。“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所以在他们看来,这河汉也就“清且浅”了。而另外的同学却认为:那浅浅的天河,定然不甚宽广。可是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却不能骑着牛儿来往。咫尺之间,却无法倾诉衷肠,只能无言凝望。只能等待用一年守望一日的团圆。泰戈尔说:“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我就站在你的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而是/明知道/彼此相爱/却不能在一起”。若是无法相见是因为隔了万水千山,那么这种悲伤总还有个理由来消释,但是明明只有咫尺之间却如远在天边,这种无奈才更加令人刻骨铭心。

總之,教育是任重而道远的,新课标刚刚启动,作为青年教师首先应适应课改,敢于自己创造新的教学方法,真正做到教学相长,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发学生封存的天资,放飞学生囚禁的情愫,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学生热爱语文,会学语文,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艳.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语文高效课堂[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2(74):233.

[2]任永利《我的新课程》陕西出版集团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3-6

(作者单位:浙江省仙居县白塔中学317317 )

猜你喜欢

新课改初中语文教学方法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索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