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学生数学基本功的培养与实践探索
2018-09-11万作英
万作英
【摘要】厘清师范生应掌握的数学基本功的内涵,深入研究数学基本功的本质属性和特点,探索数学基本功的构成要素及实施要求,构建“三维融合·三位一体”训练的新模式,积极回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优秀小学数学教师的需求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师范生 数学基本功 模式
初中起点七年一贯制师范生的培养目标是小学教师。因此,担负着现在的学生和未来的小学教师双重角色的师范生,必须在扎实掌握数学专业知识的基础上,熟练地掌握通用基本功,还应该具备系统扎实的学科基本功和教学基本功。
一、数学基本功的内涵
目前,关于数学基本功方面的研究成果并不多见。有学者认为数学基本功是教师教学的活动方式或动作方式;也有学者认为数学基本功是小学数学教师业务素质的总和等;李永杰老师综合各种观点提出:数学基本功是从事小学数学教学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事实上,数学基本功是反映在教师的教学活动中,其外在的表现是教师的教学行为方式,但这种外显的行为又受到教师的教育理念和专业知识水平的支配。所以,数学基本功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运用专业知识和教学实践经验完成教學任务所具备的心智技能与行为方式相统一的教学行为系统。
二、数学基本功的形成过程
数学基本功是经过长期训练而形成的熟练的、自动化的反应过程。它一般要经过传授与练习方能完成。由于数学基本功既有心智技能的特点,也有动作行为的属性,它的形成过程既包括认知领域的学习吸收,也包括行为领域的操作训练,还需要其它技能的密切配合和更高层次能力的支持。例如,元认知:自我意识、自我监控、自我评价;人的社会活动技能:交流、合作;一般的心智动作:听、说、读、写等。
三、数学基本功的构成要素
从“通用性”来看,适合所有学科的基本功即通用基本功,包括“三字一画一话”;从“学科性”来看,数学学科应有的专项基本功即学科基本功,包括读写、计算、画图和语言基本功等;从“专业性”角度来看,教师课堂教学基本功即教学基本功,包括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教学研究和指导课外活动等。
四、数学基本功的培养模式
根据教师专业化发展要求,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构建了“三维融合·三位一体”数学基本功培养模式。“三维融合”就是课程资源、学习环境与教学模式是在课堂教学中统一实现的、共处于学习活动过程之中,它们之间彼此糅合,融为一体。“三位一体”就是将通用基本功、学科基本功与教学基本功整体构建到数学基本功这个范畴体系之中,是以学生数学基本功的发展为指向的统一整体。
五、数学基本功的实施要求
1.深化课程改革,突出师范性。要科学制定《数学基本功训练培养方案》,编写具有师范特色的《师范生数学基本功训练》教材,填补学科、专业和课程的空白。要组织教师去开发、利用和整合课程资源,将文本课程、网络课程和实践课程融入到数学基本功的教学和训练体系之中。要加强实践环节教学,让学生及时接受新课改中数学基本功的新特点和新要求。
2.细化训练内容,体现系统性。数学基本功的训练内容和各阶段的要求要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体现训练内容的先进性与小学教学实践相统一、训练内容的呈现顺序与训练过程相统一。
3.强化制度执行,坚持一贯性。要把数学基本功训练落到实处,必须完善各项制度,严格监督考核。在课堂教学上,每节课教师都要留出5分钟左右的时间指导学生做基本功练习或讲解数学基本功知识或让学生登台讲课;在学习评价上,要根据学年训练内容,实行基本功人人过关达标考核制度等。
4.优化训练方法,增强科学性。要建立和形成发挥学生主体性和多样化的训练方式,拓宽“课堂教学—课外训练—教学基地”等渠道。要充分运用现代化的视听技术,通过模拟课堂加强对学生的基本功训练。要通过“示范讲解—自主训练—展示交流—学习评价”四环节教学模式,构建有效的课内学习与课外训练相结合、理论认知与行为训练相结合的教学运行机制和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李永杰.师专数学教育专业学生数学基本功的探讨[J].平顶山师专学报,2002,(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