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情感之花在贫瘠的“土地”上盛开
2018-09-11林晓雪
林晓雪
【摘要】感情是文章的细胞,是最真挚的最浓郁的感情的流露,如何让自己的情感之花在作文中尽情绽放?从构思、激发学生真挚情感、想象、语言等方面加以阐述。
【关键词】感情 构思 想象 语言
感情是文章的细胞,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最怕看见自己的学生那毫无感情的文章,文章不是无情物,任何文章都包含着作者的喜怒哀乐。这种“情”寄托在时、地、人、事、物、景中的“情”,是最真挚的最浓郁的感情,它能够使文章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能够引起读者共鸣。
怎样才能使学生的作文妙笔生花,让情感之花在作文这块贫瘠的土地上尽情绽放?
首先有情之文的构思从互动命题开始。作文写作的起点是命题。多年来,作文教学大多是教师命题学生按题作文,教师把写作意愿强加给了学生,这就使学生不能唤起写作欲望。
一、弘扬学生写作个性,激发学生写作热情
作文命题最好让学生参与,平时让学生自己搜集好的作文题,让课代表征集、登记,建立作文题库,全班学生从中选定“我能写”“我想写”的题目,写自己熟悉的生活,表达最深切的感受,抒发最真挚的情感,让他们有一吐为快之感,以点燃起学生的写作情感。
不仅如此,如果谁的标题能被采用,这无疑也大大增加了该学生的成就感、自豪感,从而激发该生的写作热情。
在学生的作文中,他们会不约而同地将小草赋予“默默无闻、顽强不屈”,梅花赋予“凌霜傲雪,铮铮铁骨”的意象,夕阳必是“人老心红,发挥余热”,他们很少写母亲的虐待、父亲的寡情、老师的无德、失败后的落寞惆怅,他们极力的掩饰自我,乖乖的用一块裹脚布,折腾出三寸金莲。他们的那一套话语系统是那样的粗浅甜腻,老气横秋,文章中到处充塞着伪圣化的情感、功利化的思想和成人化的语言,唯独丧失了自己的真情实感。
苏东坡说“文章最忌随人后”,陆游也说“文章最忌穿百家衣”。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就要引导学生投入自我情感,要鼓励学生实现自我心灵的开放,要激励学生表现自我,把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
《易》中有言“修辞立其诚”,鲁迅为文“深邃人的性情”,巴金的文章“掏出自己的心”,自始至终贯穿的就是真情,冰心也曾经说过,“表现自己的文学,是创造的,个性的,自然的,是未经人道的,是充满特别感情和趣味的,是心灵的笑语和泪珠。”学生作文也应该是自己一泓心泉的自然流泻,只要真实,写什么都可以,心口如一,“以我手写我心”,释放心灵,但愿学生的作文多一些童趣、童心、童真,少一些虚假。
二、有情之文的写作需用想象点燃感情之花
感情是看不见的,但它却可以像大海一样波涛汹涌,感情是真实的,可却又像雾里看花,似真非真。可谓“闻人间有真情,情在虚无缥缈间。”
曾读一篇作文教案,指导教师说一篇文章要想动情感人,还要善于写虚,所谓“虚”就是作者的主观感情,也就是抒情、议论、想象的句子,一篇好文章就是虚与实的完美结合。想象正是靠这点亦真亦幻的心理冲动,使得感情在虚实交辉中更加灿烂、真切、丰满、动人。
学生初写起文章来都有些无从下手,常常停留在“高兴死了”“痛苦的诉说”等外在描写上,难以把虚表现出来。如果能教會学生用想象去表述情感,那么一定会淋漓尽致。如老舍在《济南的冬天》一文中用了这样的设若——“就是下小雪吧,济南的冬天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这个句子不仅写出了济南冬天的秀气,更写出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特有的慈母般的感情。
想象是不是比知识更加重要呢?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却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
通过想象,学生的个性可以得到张扬,写出的文章也别有一番风采。想象就像催化剂,使感情之花更加灿烂绚丽。
三、有情之文的写作要注意语言文采飞扬
语言的“文采”表现为用语生动、自然活泼,词语丰富、运用自如,句式多样、舒卷灵活,意蕴丰富、意境深远,善于运用各种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等。富有文采的语言才能把文学作品所反映和所表现的对象,惟妙惟肖的描写出来,给读者如身历其境的美,才能唤起读者的感情和想象力。唐代大诗人李白“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极尽夸张,有失真实,但读者却能深切感受到诗人绵长的忧思和不绝的愁绪,字字珠玑,句句含情。
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又是难点,这不仅因为作文具有很强的综合性,而且因为学生的作文受心理因素的制约。因此,教师只有在学生的作文过程中,使他们心有所思,情有所感,加上合乎规律的训练,才能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调动他们生活的积累,写出有情之文。有情之文,必须是首先感动自己,做一个有情之人,方才能够抒写真情,感动他人,文章贵在有情,让情感之花在作文这块贫瘠的土地上尽情地盛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