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与现实:基础美术教育的知识观及课程组织
2018-09-11郑巧灵
郑巧灵
【摘要】知识观的确立对教育的意义极其重大,随着近现代知识观的不断革新,教师的教学观和学生的学习观也因此发生改变。美术作为一个人文学科,在以后现代主义知识观为代表的知识观的影响下,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在悄然发生变化。从基础美术教育知识观的新旧形态入手,分析知识观的改变对美术教育的影响和课程组织的变化。
【关键词】现代主义知识观 后现代主义知识观 课程组织
知识观是指理解知识的方式和对知识所持的态度。这种意识对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具有指导意义。早期学者认为知识是客观存在的真理,是稳定的,具有普遍性和价值中立性的特质。这种稳定的知识观把知识看作现实世界的客观反映,被称为现代主义知识观。在这种知识观的影响下,美术学科单纯只是对于绘画、雕塑技巧研究和学习的一种技术性学科,缺乏与学生个体联系,产生审美兴趣和美学意识的发展过程。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利奥塔认为知识与科学的追求发生分歧,知识是受到社会价值的指引的学说,体现一定社会时期人们对于价值的追求,认为知识是不确定性,多样性和不稳定性的后现代主义知识观初见雏形。
一、知识观的改变对基础美术教育观念的影响
教育是以知识为核心的活动,教育的发展离不开知识观的改变,知识观影响着教育工作者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在中小学的课程改革中,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和学生发展,不再单纯的教授知识,传授技艺。这与知识观的改变密不可分。与现代主义知识观相比,后现代主义知识观认为知识不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和解释,而是由认识者的认识能力、兴趣、利益驱使共同作用的结果,具有不确定性;知识应该构建在具体的情景中,而非单独抽象的;知识不是理性科学和经验的产物,而是具有价值功能,依附于社会而传播;知识具有显性和隐性特征,具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特点,类型是丰富且多样的。这种知识观的转变对2001年颁布的《美术课程标准》具有理论的指导意义,是知识观影响基础美术教育的直接体现。
在《美术课程标准》中,改变了美术的学科定位,把美术定义为人文学科而非技能学科,强调美术对于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重要性,弱化美术对于绘画技巧的要求,把学习美术变成探索和发现美的过程。
知识观的革新引发《美术课程标准》的革新,《美术课程标准》的改变也影响教师教学观的变化,传统的美术教育关注学生对于技巧的掌握,在教学中教师侧重实现教学目标,忽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和反映,不对学生的审美意识加以引导和激发。而新的标准则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改变以老师为课堂中心的情况,让学生合作探索,共同交流,自发地接触和学习知识。在这个过程中,改变老师的课堂主导地位,通过老师引导学生,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形式,让学生在学习美术知识的过程中引发审美意识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形成高雅的审美意趣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新的知识观下的课程组织
后现代主义知识观催生出的结合实际,关注学生的教育观念让基础美术教育变得灵活、开放,更加注重学生的个体发展。我国九年制义务教育的主体是儿童和青少年。以小学时期的儿童为分析对象,这一时期的学生,对世界的感知和美的界定没有形成自己的认知,就像是一张白纸,具有极强的可塑性,这一时期的美术学习对学生在感受美、创造美和养成积极向上、自信乐观的个性起着决定性的意义。因此基础美术教育应以引导学生的思想为主,引发学生的审美意趣,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形成学生特有的审美形态,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因此在课程组织是要注意从以下几点入手。
1.教師树立正确的教育教学理念
教师是教学课堂中的主导,教师的教学观念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因此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至关重要。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美术教育在提高整体素质的主要作用,尤其是将美育作为小学教育方针之后,美术教育受到了空前的重视,迎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传统小学的美术课堂上教师把课堂的重点放在讲课上,忽略学生的反应,学生基本处于被动地位,根本无法引发自主思考,这样的教学模式限定了学生的思考,不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因此,教师要多让学生动手绘画,把课堂从单纯的教变成有目标有方向的引导。让学生在相互讨论,自我的创作中有意识的联系美术知识,真正理解和体悟到知识,形成相对牢固的记忆。
2.正确使用教材,跳脱“教教材”的教学方式
美术是一门相对宽泛和主观的人文学科,因此美术并不存在特定的标准和法则,在美术的学习中更加注重的是学生对艺术具象化的理解,而不是生搬硬套学习技法的过程。如果教师只是一味照本宣科,按照课本为学生讲课就失去教师本身存在的意义。教材学生人手一本,具有文字基础的学生通过阅读读本就能够对课本的内容有大致的了解,但由于学生
年龄较小,只能对形象化的美术作品产生一定的印象,而无法引发思考,这就失去基础美术教育的意义。因此,教师在讲课时,要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教材知识提供一种相对明了清晰的教学方向和内容,教师应以教材为基础,在讲授教材的过程中穿插更为深入浅出的解读,便于学生理解课本的知识。以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年出版的七年级美术课本下册第八课《写意花卉》为例。国画是中国传统的绘画形式,学生对于国画这一表现形式并不陌生,但是对于工笔和写意的绘画方式不能有效的区别,写意画重神而非形,是一种水墨渲染的艺术,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欣赏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徐悲鸿四位国画大师的写意花卉作品,分析作品的意境美,再结合写意画和工笔画的用纸区别,让学生明白国画用纸的玄妙,对比工笔的真实和写意画形散神不散的高雅意境,在了解过知识之后,再让学生根据写意技法进行自我创作,感受中国写意画的水墨交融的深远意境。这种依托于课本,而衍生出课本的教学方式,才能真正发挥出教材的作用,便于学生理解知识。
3.教学课堂灵活化,引导学生发散思维
基础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让学生对于知识有大致的了解。而美术是人类文化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起源于早期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劳动,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密切相关。所以美术课堂就应该在有序的组织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小学生的阅历相对较少,对事物就具有很强的好奇心,这种好奇的心理能够活跃学生的思维,同时小学时期的学生们,对于故事也没有抵抗力,一个小故事就可以让学生们安静下来,故事也可以由学生来讲,儿童时期的学生是单纯活泼的,愿意在人前积极的展示自己,可以利用这种方式,让学生收集与美术相关的故事,如神笔马良,画饼充饥等,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美术课程的组织中要注意理论讲述与动手实践相结合,注意提升动手实践课在课程安排中的比例,在给定学生相对开放的主题之后,让学生利用画笔,颜料自由的发挥。学生并没有形成思维模式的固化,他们相对活跃,没有束缚的大脑会迸发出一些创意性的灵感。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因人而异,对有想法和美术特长的学生加以引导,发现学生的潜力,鼓励学生自信心,激发学生创造力,有助于学生进行审美思考,进而引发审美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