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河南省新型工业化路径选择问题研究
2018-09-11刘俊英
李 垚,刘俊英
(河南大学,河南 开封 475000)
河南省地处中原腹地,其多个地区也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大背景下 ,加之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中原经济区等国家区域战略的继续推进,河南省的战略地位日益突出。虽然,河南省新型工业化发展潜力巨大,但在河南省新型工业化发展进程中还存在规划不科学、粗放式发展、产业结构失衡、生态文明理念亟待提高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了河南省新型工业化质量,因此探究河南省新型工业化路径问题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1]5。
一、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基本内涵
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新型工业化中信息化与工业化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注重生态文明等关键点也是新型工业化道路所要求实现的。如此内涵丰富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也必然具有经久不衰的鲜活生命,是经得起时间的检验的符合中国国情的道路。
二、河南省工业化概况:理论与现实
(一)河南省工业化进程的阶段与问题
“一带一路”新形势下,河南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已成为必然选择,如何更好、更快地进入新型工业化,应当先对当前工业化发展给予清晰的定位。见表1。
表1 工业化进程分段表 美元
根据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霍利斯·钱纳里对工业化进程分为3个阶段来看,2015年河南省地区生产总值GDP为37 002.16亿元,人均GDP为39 123元,按照2015年人民币对美元的平均汇率6.23来计算,我省的人均GDP折算为6 279.78美元,第一、二、三产业在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分别为11.4%、48.4%和40.2%,通过上述钱纳里的工业化标准可以得出,目前河南省工业化进程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2]89-91。
然而,经济基础较为薄弱的河南省在发展工业化的同时,导致了环境污染、结构失衡、产能过剩等问题。
(二)河南省工业化:要素贡献率的视角
工业化的发展离不开各种要素的投入,各要素投入也需有一定比例才能实现最佳的经济效益。因此,通过分析技术进步、劳动力和资本等代表性要素对河南省经济增长的贡献,区分各要素贡献率,这对河南省新型工业化的路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1.由C-D模型计算产出弹性系数
20世纪20年代末,美国数学家、经济学家柯布和保罗·道格拉斯在继承和发展前人研究成果上,提出著名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其是用来预测国家和地区的工业系统或大企业的生产和分析发展生产的途径的一种经济数学模型。
表2 河南省各要素时间序列分布表
选取1996~2015年河南省相应的数据,根据上述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可得
(1)
根据Eviews的输出结果,该回归方程的判定系数R2=0.997 4,其中ln(K/L)、 常数和时间的t统计量值分别为12.51、6.22和2.12,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均显著[4]1-18。
将上式转化为
Y=1.75·e0.016·t·K0.537·L0.463
(2)
由回归方程式(2)可得,河南省资本投入增长1%,带动河南省生产总值0.537%的增长,劳动投入增长1%,带动河南省生产总值0.463%的增长,且河南省的技术进步年增长率为0.016%。通过测定河南省的资本和劳动产出弹性系数,这就为下一步测定河南省的要素贡献率提供依据[5]5-17。
2.测定要素贡献率
1957年,美国学者索洛通过研究美国的经济增长,提出一个基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来衡量和计算技术进步的贡献率的方法,被称为“索洛剩余”或“剩余法”,用公式表示为ga=gy-αgk-βgl(其中,ga表示技术增长率或全要素增长率,gy表示总产出增长率,gk表示资本增长率)[6]115-116。
图1 河南省要素贡献率
通过上述分析,2009年到2012年河南省的劳动投入贡献率较低,这是由于我省本身就是一个人口大省,劳动力资源较为丰富,但由于我省平均劳动力素质不高,导致大部分劳动力从事低技术产业,并且河南省产业、企业数量有限,岗位早已饱和,故贡献率较低,甚至有负增长。而2013年以后,河南省的战略地位越来越突出,加之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建立、郑欧铁路的开通等,为河南带来了大量的资本投入和劳动岗位,这也使得资本投入和劳动力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小幅度增长。
通过上述主要要素对河南省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实证研究分析,技术贡献率对经济发展作用突出。因此,要想实现新型工业化道路,就必须走适合河南省自身发展的技术创新之路,发挥自身优势,并在引入和发展高技术企业和产业的同时,积极改造传统产业,实现我省跨越式发展[7]3-4。
(三)河南省技术创新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的技术进步取得了长效的发展,河南省对其技术创新的投入强度逐渐加大,但是与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有较大的差距。如2013年河南省R&D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只有1.1%,而大多数发达国家像美国、韩国、德国等均达到2.5%以上。虽说我省R&D经费支出逐年稳步增长,但从现状来看,如果河南省要想走出一条技术创新之路,可谓是具有一定难度,还必须要加大对省内研究性企业或机构的扶持力度,加大对R&D经费研究投入。通过对技术创新与新型工业化的实证分析,以及结合河南省的工业化具体情况,走技术创新之路已成为河南省新型工业化的必然选择。那么,如何发展技术创新成为必须解决的难题。见表3。
表3 河南省与世界发达国家研究经费对比表
三、河南省新型工业化路径:走技术创新之路的实证分析
技术创新是经济增长的源泉,从第二部分对河南省的技术贡献率测定,河南省的技术贡献率到达70%以上,由此可见技术创新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一)技术创新与新型工业化实证分析
对于新型工业化评价指标的文献很多,例如王中亚在《构建区域新型工业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一文中,运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使用了经济发展、经济效益、资源与环境、人力资源与科技创新和信息化作为一级指标,并把人均GDP、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人均邮电业务量和R&D人员数等作为二级指标(王中亚,2013)。本文充分考虑指标完整性以及数据获取难易程度,从经济效益、环境资源、信息化和能源消耗指标四个指标,选取人均GDP、工业固体废物利用率、人均邮电业务量和单位GDP能耗降低率来代表新型工业化的四个指标。而对于技术创新,则选用R&D支出费用作为其指标。见表4。
表4 新型工业化指标
(二)影响技术创新的因素分析
为了寻找影响技术创新的因素,本文选取了R&D研究经费支出、研究人员占就业人员比例以及外商投资这三个指标。见表5。
表5 河南省R&D因素数据表
根据表5,对R&D研究经费支出取对数形式,记为lrdt。把研究人员占就业人员比例和外商投资分别记为rzb、fi,并对外商投资取对数记为lfi。
对以上几个指标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可得
其中判定系数R2=0.985,自变量lfi、rzb和常数项t统计量值分别为6.78、1.08和4.38,且F统计量值为239.54,说明上述表达式联合显著[8]85-88。从上述模型得知,R&D研究经费支出与研究人员占就业人员比例、外商投资这两个变量有关,且各个自变量的系数均为正,说明对因变量研究经费支出均为正相关,对其有明显的正向促进作用。通过研究影响技术创新的因素,对下一步如何提高技术创新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三)结论:走技术创新之路
综合以上分析,结合河南省工业化的现状等,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通过测定河南省主要要素的贡献率,可以看出河南省技术创新对河南省的工业化发展具有重要的贡献,其贡献率基本在70%以上,远远高于资本与劳动的贡献。
第二,通过对技术创新与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实证分析,得出实现新型工业化的关键在于技术创新。并且结合河南省的技术创新的现状,进而从理论上得出,技术创新为动力的新型工业化之路,已经成为河南省实现新型工业化的必由之路。
第三,如何实现和发展河南省的技术创新之路?能否把握“一带一路”这个重大机遇来发展技术创新,这也是必须考虑和解决的问题。
四、把握“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机遇,实现技术创新之路
(一)“一带一路”倡议背景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即“一带一路”,是在世界经济深度复苏调整、地缘政治环境错综复杂和我国经济转型攻坚克难的背景下,国家根据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新形式提出的跨区域经济合作的创新思路,旨在全方位推进我国深度改革开放,构建区域经济合作新格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了基础,增添了新活力[9]12-17。
在此思路上,河南应当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倡议,明确自己的“一带一路”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和商贸物流中心、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区域互动合作的重要平台、内陆对外开放高地的战略地位。通过“一带一路”倡议,促进技术创新发展、推动高水平承接产业转移,进而通过技术创新的发展,促进“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并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又好又快地发展本省的新型工业化。
(二)实现技术创新之路的思路
1.发展航空驱动型经济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成立,不仅促进了河南省经济的发展,最重要的是为本省企业增加了与外企的合作和联系,通过航空港区这个平台优势,逐渐引入高新技术,加快了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聚集,这为打造创新高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的保障。除此之外,河南要继续发挥其“交通枢纽”的区位优势,完善基础设施,以传统“米”字形铁路网为依托,提升高铁、地铁、普铁、城铁“四铁”联运水平。加快打通省际高速公路,推动干线公路升级改造,跟进国家“互联网+”计划,构建信息网络安全。
2.发展大物流
河南地处中原腹地,对外贸易较少,而“郑欧铁路”的运行,为河南省打造了一条便捷快速的国际物流通道,是河南省对外开放的关键一环。自2013年“郑欧铁路”正式开通以来,极大地带动河南经济的发展。见表6。
从上表6的数据可得出,近几年河南省对外贸易较2010年左右有明显的提升,对外开放程度明显提高。2011年河南省对外贸易较上年约翻了一番,而河南省从2011年对外贸易总额326.42亿美元到2015年对外贸易总额的737.8亿美元,短短5年时间里实现了近两倍的增长,这和郑欧铁路的开通密不可分。
同时,郑欧铁路也为我省带来了外资的投入,这对加速我省开放程度,以及我省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都具有重要影响意义。
3.以创新驱动为动力
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永恒主题,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工业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目前,世界大多数发达国家都以科学技术创新作为国家的发展战略,以“再工业化”的战略布局,来谋求新的产业竞争优势,走创新驱动发展之路。
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为河南省加大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科技合作、交流、技术引进和输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河南省应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积极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科技合作和交流,逐步形成政府引导下的以企业为主体、合作园区和港区为载体、科研机构和大学为研发动力、发展重点高技术项目的合作模式,实现多元化和多样化[10]5-9。
目前,河南省已经形成了多个产业园区如豫塔矿业产业园、宇通产业园、乌克兰产业园、吉尔吉斯斯坦亚洲之星产业园等境外合作园区建设,引入了多个高技术型企业,“一带一路”倡议为河南新型工业化的发展,起到了引领未来的作用。
4.生态文明与工业发展并举
生态文明是工业化高度发展阶段的产物,从世界范围来看,老工业基地或城市转型发展,带来的都是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传统企业转型、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绿色经济的启示。过去几年,河南省的人口、生态环境以及资源与经济发展矛盾日益突出,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应摒弃“工业区就是污染区”的传统观念和“先污染、后治理”的西方发达国家发展工业化的老路[11]44-48。走技术创新之路,不仅能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且更能提升企业生产技术水平,减少环境污染,既发展了河南省的经济,又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生态文明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