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品”医院的管理经

2018-09-11

中国卫生 2018年3期
关键词:医务社工广州市

为不断加强医疗服务管理,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改善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感受,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在一个“精”字上下足了功夫。在《医院“十三五”发展规划》中,“医院做强做精,建设特色品牌综合医院”是重要的战略规划。把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做“精”,把学科建设做“精”,把医疗服务做“精”,把人文关怀做“精”。“精品”定位的确立,让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这艘百年大船航行的更稳、更准、更远、更快。

医疗质量精细管理

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及周边医疗卫生行业发展状况,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提出了“精品”发展定位。医院愿景明确提出“打造病人信赖、员工满意、特色鲜明的精品医院”的目标。医疗质量是一家医院的重中之重,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通过精细化管理,建立医院质量和安全管理体系,不断提升医院医疗质量水平。

在完善医院质量和安全管理体系方面,医院建立了质量与安全管理三级体系,从决策、管理、执行环环相扣,规范了医疗质量,有效保障了医疗安全。建立医疗质量考核数据库,开展医疗质量考核,通过对数据的分析与挖掘,为全院医疗质量管理的目标与计划提供决策性支持,将质量与安全工作贯穿到日常工作中;建立移动医疗信息系统,提高了工作准确率和效率。

为提升优质护理内涵,医院全面开展优质护理工作,制定优质护理服务工作规划,开展亲情化护理服务活动,深入推进护士护理患者责任制,提高各科室专科护理服务水平,开设多个护理门诊,建立患者微信群,为患者提供专业护理咨询,得到了广大患者的好评。

学科品牌精准发展

医院对各学科进行精准式开发,针对各个学科的不同特点,制定不同的发展路径。在最新广东省医院最强专科评比中,医院烧伤整形科、骨科、心血管内科、普外科、皮肤科、内分泌科、重症医学科均榜上有名。

发展优势学科,提速学科建设。成立广州市首个代谢性疾病临床营养研究院士工作站——“陈香美院士工作站”,为临床病态营养研究所、肾内科、营养科、内分泌科的发展提供了动力。与医院特聘教授陈孝平院士共同组建“广东肝胆胰肿瘤个体化诊疗联盟”,使普外科发展有了质的飞跃。聘请著名心血管病专家韩雅玲院士为医院特聘教授,筹建院士工作站,推动心血管内科医疗与科研再上新台阶。扩大优势专科的规模,加大亚专科建设力度,以品牌专科的发展带动其他专科共同进步。建立创口与瘢痕治疗中心,强化烧伤亚专科建设,成为广东省首家中国创面修复专科建设单位。建立卒中中心和胸痛中心,通过资源整合,建立诊疗绿色通道,实现多学科无缝合作,提高重症患者的治疗速度与质量。

发挥创伤烧伤实力,建立应急品牌。建有广州市创伤烧伤紧急医学救援队,是广东省红十字会医疗应急救援队,是广州市红十字会医学救援志愿者服务队队长单位,多年来参加突发公共事件紧急医学救援10余起,2017年医院开展空中医疗救援项目,进一步树立了医院“应急”品牌。

看病就医精品服务

医院以“五星级酒店”标准优化医院服务内容、流程,打造精品服务品牌,不断扩宽医院服务的宽度、深度、精度。

了解患者需求,优化就诊流程。定期开展第三方满意度、内部满意度调查和结果分析,医院综合满意度近3年稳步提升。设有专门的患者随访中心,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诊疗护理服务提示。目前,医院开放了自助服务机、微信、支付宝、网站等就诊服务渠道,医院门诊排队叫号系统将挂号、报到、排队功能结合在一起,方便患者安排时间、合理就诊。医院客服中心为患者配置老花镜、直饮水机、雨伞套等便民服务设施。

创新医联体服务模式。积极开展专家下沉坐诊,服务社区,2017年上半年共派出专家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坐诊20人次。积极探索家庭医生服务模式,组建家庭医生团队,为签约居民提供医疗服务。建立医联体平台系统,实现了双向转诊、门诊挂号、床位预约、检查预约、异地标本采集功能。建立医联体心电诊断中心,使患者在社区医院就能享受到三甲医院的心电图检查就医服务。

创新健康教育体系。医院整合了有线电视资源、多媒体机资源,搭建院内电视宣教平台,播放医院服务信息、健康科普信息。在全院病房内派发多媒体机,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健康宣教。医院还被评为“中央补助地方素养促进行动项目”单位、广东省健康促进示范医院、广州市首批健康医院,健康教育项目多次获得省内外表彰及项目立项。

医患和谐精诚关怀

做好医院人文关怀工作,既是医院医学人文理念的体现,更是建立良好医患关系的有效润滑剂。

为此,医院首创广州市医务社工项目。2013年,医院成为广州市首家实施医务社工常态化工作单位,医务社工项目做出了特色、做出了亮点。常驻医务社工12人,是目前全国规模最大由单个社会组织承接驻点医院服务的医务社工服务专项,服务覆盖全院,首次在国内建立“医院——社区——家庭间连续性和一体化”的医务社会工作服务体系框架。项目多次获得国家级、省级、市级表彰,得到患者及家属的一致好评。

医院还开展了系列爱心公益项目,先后与多家公益团体签订合作协议,建立广州市红会医院大病救助基金、重症贫困青少年救助基金,为困难患者提供帮助。积极与社会公益团体合作,共营公益爱心项目:与中国儿童希望基金合作“希望之家”项目,为贫困患儿家庭提供过渡住房;与北京轻松筹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展流动书屋项目,并开设住院患儿梦想众筹平台,为住院患儿实现梦想。

猜你喜欢

医务社工广州市
麓湖春天观景
A Social Crisis
广州市岭南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青春社工
Two angels for teens amid pandemic 疫情下的青少年天使
广州市一元文化有限公司
广州市中淲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致逝去的医务者
无舵雪橇生物学监控与医务监督概述
此“社工”非彼“社工”——对社区工作者和社会工作者概念的澄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