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市政工程道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研究

2018-09-10郑军宇

环球市场 2018年19期
关键词:路面施工市政工程

郑军宇

摘要:本文对沥青路面施工的基本特点、准备工作、具体的施工技术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旨在提高道路的质量,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市政工程;沥青道路;路面施工

目前沥青路面在市政道路建设领域使用频率极高,但常常由于自然条件的特殊变化,如低温、高温、交通量急速增长等原因,致使沥青路面耐久性降低,难以达到设计年限,有的甚至在早期就己出现损坏。本文从设计、材料、施工及检验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提高市政道路沥青路面的耐久性、抗水害和抗车辙能力,避免路面早期破坏。

一、沥青路面施工的基本特点

沥青路面是一种用沥青混合料铺设路面层的路面统称,其是基于柔性基层和半刚性基层上的具有一定厚度的路面结构。相比于混凝土路面的成本,沥青路面的成本要明显高一些,但从长远来看,沥青路面带来的效益要比混凝土路面带来的效益高得多,而且在后期维护工作中,沥青路面的维修要简单地多。沥青路面不会有过大的风噪声,能有效地降低车辆轮胎对路面的磨损度,可增强车辆的抓地力,更具安全性;沥清路面具有高韧性,抗压性强,还具有良好的拉伸形变,尤其适用于稳定性较差的路基中;沥青路面在后期维修工作中,无需大规模的修整,可进行部分的维护,有利于减少维修成本费用;沥青路面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可将沥青进行反复地应用。

二、市政工程道路沥青路面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一)分析自身所拥有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根据工程实际,对人员、施工机械、原材料进行筹备和分配,即混凝土摊铺机、路面压路机、平路机、切缝机等主要机械设备和矿料、沥青材料等主要施工材料以及技术熟练的施工人员等的筹备和分配。在进行沥青选型时,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综合考虑施工现场的气候条件、混合料的类型以及交通流量的大小等因素来选择合适的沥青标号。

(二)工作人员务必对施工设备和施工材料进行施工前的检测,确保其没有安全隐患和质量问题,并且需要经过监理工程师的检测和审批。对于进入施工现场的施工材料,务必符合相关的技术要求和规范。对于施工设备,在尚未开工之时就应该保证其水和油都是充足的,并且能正常进行工作。

(三)在沥青混合料的各项技术指标获得监理工程师的批准后,根据《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来确定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此外,还需要利用生产配合比进行铺筑试验,通过这种方式来明确正式铺筑时的整体方案,为正式铺筑提供试验依据。

三、沥青路面的施工技术

(一)沥青拌和施工技术

沥青混合料的拌和,对于道路沥青路面的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沥青混合料的拌和需要从沥青的准备、沥青的用量到混合料的级配、拌合时间以及拌和时的温度进行全方位的系统控制,从而更好的提升混合料摊铺的效果。要保证沥青混合料拌和的质量,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首先,要将采购的各种集料进行分类堆放,在保证集料质量的基础之上,按规定的要求进行配料。其次,要掌握好沥青准备阶段的工作,然后进行加热,从而保障沥青出料时的温度符合要求。再次,要注意控制好沥青的加热温度,按照沥青加热温度的相关标准进行控制,具体的要求是普通沥青加热温度不能超过160℃,改性沥青加热温度则不能够超过190℃。在施工中,必须根据相关标准来考虑不同季节对沥青拌和温度的影响。最后,在沥青混合料的拌和过程中,应该严格根据配料单进行,并且尽可能的保证集料铲运方向与流动方向相垂直,保证拌和后的混合料不会出现花白、离析以及结块的情形出现,达到国家规定的技术要求。

(二)摊铺施工控制技术

在进行沥青混合料摊铺和碾压过程中,在正常温度范围内,就会出现淡蓝色的水蒸气,如果出现黄色蒸汽或者水蒸气比较少,就说明温度过高或者过低,这就会影响施工质量。因此,在运输的料车达到工地后,要对温度进行及时的测定和监测,保证施工能够正常进行;在进行测量过程中,要把触头插捣还未压实的面层的中部,同时还要对多地方进行测定。由此可知,沥青施工对温度要求比较高。对于还未压实的混合料,要保证路面的均匀和平整,不能出现局部撕裂、有波浪和粗糙的情况。在道路施工過程中,选择适当的沥青十分关键,要严把沥青的质量关;要控制好沥青的含水量,保证压实度达到质量标准和要求,同时还要加强管理和养护,防止基层被直接干晒。

(三)沥青混合料的压实

压实后的沥青材料应当符合规定的要求,具有一定的压实度和平滑度。沥青混合料分层压实厚度不能超过10厘米。压实沥青混合料应根据初次压实,复压,最终压实(包括成型)三个阶段。并且应该以缓慢而均匀的速度滚动辊。初始压实是在摊铺后在高温下进行,不得出现推移和裂纹。压实温度应该根据沥青的温度、辊型、摊铺层厚度、温度、混合类型等进行试压之后进行。应该从外面向内部慢慢碾压。相邻碾压带应重叠1/3~1/2轮宽,最后碾压路中心部份,压完全幅为一遍。复压宜采用振动压路机或钢筒式压路机,碾压遍数应经试压确定,并不宜少于4~6遍。复压后路面达到要求的压实度,并无显著轮迹。终压紧接在复压后进行。终压选用双轮钢筒式压路机或关闭振动的振动压路机碾压,终压不宜少于2遍,路面应无轮迹。压路机的碾压段长度与摊铺速度相适应,并保持大体稳定。压路机每次由两端折回的位置应阶梯形的随摊铺机向前推进,折回处不应在同一横断面上。

(四)施工接缝处理阶段

沥青路面的接缝,是直接影响路面平整度和稳定性的工序,操作要认真、仔细。摊铺前应对接缝的位置进行规划,力求将接缝的数量降到最低程度。一般的接缝分为纵、横向两种接缝,接缝边应垂直拼缝。在纵缝上的混合料,应在摊铺机的后面立即有一台静力钢轮压路机以静力进行碾压。碾压工作应连续进行,直至接缝平顺而密实。如果由于工作台中断,摊铺材料的末端已经冷却,或者在第二天恢复工作时,就应做成一道横缝。横缝应与铺筑方面大致成直角,严禁使用斜接缝。横缝在相邻的层次和相邻的行程间均应至少错开1m。横缝应有一条垂直经碾压成良好的边缘。碾压接缝时,先纵向碾压,然后用一台转弯方便的振动压路机进行横向碾压。

四、结语

沥青混合料或粘结矿料在当前的市政道路施工中应用的非常广泛,与其他材料相比,沥青路面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能够以低廉的成本实现较好的施工效果。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将人力、物力、财力等进行有效整合,做好施工前的准备以及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按照相关要求,使施工中的每道工序达到规定的标准。通过一系列科学合理的措施,提高沥青路面的质量,促进市政道路建设的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方长东,姜珊.分析市政工程道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6(9):58.

猜你喜欢

路面施工市政工程
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地下管线施工技术在市政工程中的重要性及应用研究
论加强市政工程管理的有效措施
浅谈沥青混凝土在路面施工中的应用
高速公路橡胶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分析
浅析橡胶沥青面层施工技术应用
外加剂在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应用分析
加强市政工程施工管理的措施分析
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的探讨
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