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篇
2018-09-10
40年在人类历史中不过是白驹过隙,然而互联网的40年却不断在颠覆人类已知的生活方式、工作状态,通过令人叹为观止的互联网速度将一件又一件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变成可能,构建一个全新的“地球村”。
模式1:网购
情怀解读: 1996年的11月,加拿大驻中国大使通过网络购进了一只景泰蓝“龙凤牡丹”,这是中国第一宗网络购物,从此网购进入千家万户,甚至还有了属于自己的双11购物狂欢节。
模式剖析:当前网络购物平台多种多样,既有京东、天猫等综合类的,也有宝宝树、酒仙网等垂直类,还有一些错位竞争的,例如拼多多、唯品会等,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当前,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到5.33亿人,其中使用过手机网络购物的有5.06亿人,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44.5%,倍受全球瞩目。
深远意义:网络购物带动信息产业、物流产业、制造业等迅速发展,并促进国民经济向高效化、节约化和协调化前进。
模式2:定位服务
情怀解读:开车出门找不到路开启地图进行导航、在地图上寻找网红餐厅进行打卡、寻找附近的人加个好友聊天……这些事情在定位服务出现之前,是万万不敢设想的,2006年之后这些行为慢慢成为普通人的日常。
模式剖析:定位服務的核心就是地图导航、地图社交。地图导航可以方便地让人们去目的地,而不会迷路、避开堵点、了解花费的时间以及可能产生的费用,还是打车软件的基础;地图社交改变了我们的交友方式,不再是通过一个手机号码、QQ号码从而认识,而是通过地理位置从而认识。
深远意义:定位服务在出行、外卖、地图、酒店、旅游等领域掀起了一场场革命,普通人的生活方式随之改变,基于线下场景的O2O公司成为万众焦点,BAT互联网巨头争夺的制高点。
模式3:移动支付
情怀解读:以前吃饭买单、超市购物、交水电气费等都是用现金,如今通过支付宝、微信等移动支付手段就可以轻轻松松搞定。大家想想自己是不是好久没有用钱包了?这就是移动支付带来的便捷生活,令无数国外网友羡慕不已。
模式剖析:移动支付主要是扫码支付,商家可把账号、商品价格等交易信息汇编成一个二维码,用户扫二维码就可以完成支付,如今扫码支付有上限设定。此外,还有指纹支付、声波支付、刷脸支付,这三种支付方式都比较新颖,且各有优点在未来很可能其中的一种取代扫码支付成为移动支付的主流方式——2018年第一季度中国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超40万亿元人民币。
深远意义:移动支付带动了中国国内传统行业从线下走向线上,促进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成为新经济的发展引擎之一。
模式4:网红
情怀解读: 中国第一批网红慕容雪村、流氓燕、芙蓉姐姐、天仙MM等是通过论坛制造的,进入社交时代后成名更加容易,2016年中国短视频网红第一人Papi酱就靠3分钟短视频将身价推高到1亿元,成为千千万万网友争相模仿的对象,如今也许一个15秒的短视频你就可以成为网红。
模式剖析:早期的网红多是依靠自身的特点或者风格出名的,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在看到网红背后的粉丝经济后,不少专业团队出现了,成为网红背后的推手,将网红制造产业化,如今流量平台上位后,更多的网红是流量平台挖掘并支持的。
深远意义:网红是互联网的一种“草根偶像”文化,网红的出现反映了普通网民的心理需求,特别是满足了青少年群体追求自我的需要。
模式5:共享经济
情怀解读:共享经济是被共享单车带起的,而共享单车的概念又是起源于1965年的荷兰阿姆斯特丹市,那个时候阿姆斯特丹市推出了一个共享自行车的纯政府公益项目,免费且不设站点还能随用随还。
模式剖析:共享单车火了,成为中国新经济的一张名片后,各种共享应用随之诞生了,共享充电宝、共享房间、共享卫生间、共享图书、共享货车、共享奢侈品、共享雨伞、共享篮球、共享睡眠、共享健身房、共享马扎、共享KTV……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
深远意义:共享经济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民众公平、有偿地共享一切社会资源,是一种时髦的生活方式,为中国经济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