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问题
2018-09-10佟祥龙
佟祥龙
摘要: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呈现蒸蒸日上的态势,但是行业内部仍旧存在隐患,不少厂家自身研发能力不足,大部分技术只能靠专利购买以及合作的方式,但良好的市场前景使得新能源汽车品牌大批量出现,造成了一定的行业隐患。本文基于对中国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厂商比亚迪为例解析了目前行业内存在的一定问题。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发展;问题
一、比亚迪2018第一季度财报问题
2018年3月28日,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002594.SZ,以下简称比亚迪)发布了2017年年度报告。
财报显示,2017年比亚迪营业收入为1059.15亿元,同比增长2.3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0.66亿元,同比下跌19.51%。在比亚迪的营收构成中,汽车及相关产品占营收的比重为53.46%,同比减少0.68%,仍然是比亚迪的最主要收入,其次为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占到了38.21%。;二次充电电池及光伏业务收入占比为8.28%;其他业务占比。.05%。
比起2016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0.52亿元,同比增长78.94%的业绩,2017年业绩逊色,利润下跌近2成。
比亚迪在年度报告中指出,展望2018年,中国经济将继续维持积极向好的发展势态,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将进一步提升经济增长质量,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新兴产业将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比亚迪在年报发布的同时,也对2018年第一季度利润做出预计,比亚迪预计今年一季度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同比暴增200%以上,乘用车销量同比增长超20%。但销量的增长喜人,利润预计下滑75.2%-91.8%,下滑原因主要是受到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的影响。
二、比亚迪利润暴跌的原因
(一)国家补贴
国家补贴一直是比亚迪利润来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国家战略需要,加快新能源汽车的示范推广,充分调动整车企业参与研发生产的积极性和消费者使用新能源汽车的可接受性,从而培育产业、激活市场,为此国家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包括财政激励工具(如财政补贴)和非财政激励工具(对新能源汽车不限行、不限购),其中影响最大、最深、最广的当属财政补贴。早在2009年,我国发布了首个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对公共服务领域的节能与新能源车辆进行补贴。此后,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政策历经几轮补充修订,在补贴对象、补贴范围、补贴额度及补贴区域上进行了不间断调整和细化。目前,国家已明确指出2016-2O2O年新能源汽车补贴实施退坡机制,2O2O年以后新能源汽车有可能进入无补贴时代。
4月27日,比亚迪公布了第一季度的净利润为1.02亿元,同比下滑83%;扣非后净利润为亏损3.29亿元,上年同期为盈利4.46亿元。但于此同时,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销售上拿到的国家补贴为6个亿。新能车的兴衰,可谓是完全系于补贴政策。
2016年底,国家发布2017-2018年新能车新的补贴政策,总体上国家补贴比2016年退坡20%,地方补贴不得超过国家补贴的50%。对于比亚迪,2015年、2016年分别收到政府补助5.81亿元和7.11亿元,但在2017年上半年,补助仅只可怜的800万元。
(二)电池技术发展
比亚迪在北京举办了2018媒体答谢会,会议提出將热销车型换上全新的三元锂电池组,该电池有着能量密度高、低温性能好、放电倍率高等优点。
但是其居高不下的制造成本一定会给比亚迪的成本控制带来更大的负担。而且磷酸铁锂电池造成的巨大污染也让国家减少了对于磷酸铁锂电池的补贴力度,进一步压缩比亚迪的单车销售利润。
(三)成本问题
比亚迪的产品在市场上很受欢迎,每辆高级车型平均可以拿到5万元的国家政策补贴。这也是比亚迪利润的重要来源。为了打开市场,比亚迪主打自己汽车的科学技术,在同等价位来说,比亚迪自身车辆配置无疑是居于前列,但这种竞争方式极大的增加了比亚迪的自身成本就电池技术来说,比亚迪确实居于世界前列,但其研发成本也成为了极大的负担。
(四)竞争对手增加
新兴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尤其是中国市场对世界各大汽车制造商来说都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国内的合资品牌如华晨宝马、北汽奔驰、上汽通用、一汽大众以及广汽丰田等企业都开始引进外国品牌的电动型号汽车,并且各个主要汽车品牌如宝马、奔驰、奥迪等都积极在华开展了电动汽车的销售计划。而新能源汽车的巨头美国特斯拉也已经在上海开始建造工厂来弥补自己的产能不足并加强在华汽车销售能力,而且特斯拉新款汽车价格已经达到30万左右,可以预期在未来会对比亚迪以及其他新能源汽车造成巨大影响。
三、市场分析
不仅对比亚迪,对整个中国汽车行业来说,发展的前景再次出现障碍,在中美贸易战打响之后,中国政府决定大幅下降汽车及汽车配件的进口关税,出现了所谓“豪车”价格下探的趋势,随之而来的是更为惨烈的行业竞争,中国的汽车制造业想要走出困境依旧要脚踏实地积极发展自身技术,才能在未来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领先。
参考文献:
[1]王洪生,张玉[J].云创新: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新模式:以比亚迪新能源汽车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15(23):195-199;222.
[2]滕冀.助力城市交通电动化与立体化,比亚迪专注打造高品质纯电动客车[J].人民公交,2017(4):104.
[3]吕婧.比亚迪投资价值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5(1):426-427.
[4]裴亭.上市公司“比亚迪”的投资价值分析[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