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小学语文“分层施教”的教改方法浅谈

2018-09-10旦增

南北桥 2018年16期

旦增

【摘 要】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一样的树叶,世界上也没有完全相同的学生。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得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都不相同,尤其是农村地区的孩子们,在智力方面以及学习能力方面差距更加明显。在农村小学里,教学硬件设施不完善,师资资源短缺,导致学生学习知识的两极分化情况比较严重,所以“一刀切”的教学方法早已不适应现代的学生了。然而,“分层施教”的教学方法则更能体现其优势,有利于激发各层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各层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获,从而对学习充满热爱与激情。

【关键词】小学语文 分层施教 教改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6.166

自古以来就提倡“因材施教”,可是这句口号喊了这么多年,真正实施的又有多少人呢?即便是“因材施教”也是针对优等生而采取的教学方法。然后在“分层施教”的教学方法下才能使各层学生都积极的参与到学习中来,才能人尽其才。在这种“分层施教”的教学模式下,教学就有了“弹性”,更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让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挑战难度系数比较大的题目,进一步开发他们的智力。让学习能力稍逊的同学们,去夯实基础,从而收获自信。因此,农村小学语文“分层施教”的教改方法很有意义。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浅谈。

一、“分层施教”教改方法的必要性

根据搜索到的农村地区语文成绩的统计情况来看,学生分数差距太大。最高分和最低分能相差到七八十分,结果让人惊诧。这就不得不让人反思:成绩相差如此悬殊的孩子,学习能力当真毫无差别吗?留相同的家庭作业,作业完成情况能一样吗?听一样的课,学习效果能一样吗?如果仍然采取之前的老方法——“一刀切”,恐怕会让那些学习成绩比较差的孩子对学习的兴趣下降,甚至产生严重的“厌学”情绪。对于那些成绩优异的学生也未必全是有益,“讲慢、讲浅了”这些学生也就不耐烦了。在这种情况下,实施有效的“因材施教”即“分层施教”非常有必要。

二、“分层施教”的具体实践

(一)备课的分层

备课是教学的第一步,也是很关键的一步,在备课这一环节,就要全面考虑到各层学生的特点,根据他们的学习能力的不同,从而给他们初步设定学习需要达到的目标。给学习能力较强的同学预定的学习目标就高一些,对学习能力较差的同学设定的初步目标就相对低一些。比如说:在讲李白《赠汪伦》这首诗时,对优等生和差等生的学习目标的设立就不同,要求差等生需要把《赠汪伦》这首诗会读会背会写,再把握住中心思想就行。而对于优等生来说,他们除了要达到上面提出的最基本的要求外,还需要仔细赏析每一个句子用到的手法,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以及是如何表现这些细腻的情感的。这样的安排,充分考虑到各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能够满足各层学生的需求,从而调动大家上课的积极性,为上好课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提问的分层

一节好课,不是单纯的让老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的灌输知识,而是课堂氛围比较活跃,同学们积极踊跃地提出问题与回答问题,老师和同学之间有趣的互动,是你问我答互相学习。学生在回答老师的问题时,是跟老师交流的时刻,是两种思想发生碰撞的时候,在受到老师的肯定与表扬后,学生会更加自信更加踊跃地回答问题。老师对学生的表扬,便是刺激他们不断学习的强大动力。所以说,既为了提高大家的积极性,又为了整体学生的进步,在课堂问题的提问上,也要有所分层。对于学习比较差的学生,回答比较难的问题,会让他们倍感压力,尤其是回答错误或者无法回答时,会加大他们对学习的抵触情绪,质疑自己的智商,甚至會产生自卑心理,影响以后的发展。对于学习能力比较强的同学来说,太容易的问题没有什么挑战性,也会降低学习积极性,再者也不利于刺激大脑的智力发展,不利于学习能力的再次提高。因此,可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从可以充分调动各层学生的积极性。

(三)作业的分层

为了检验学生对于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巩固之前学过的知识,作业是必不可少的。要想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离不开课下作业的巩固。所以在留作业的时候也要有针对性的分层留作业,避免出现优等生“吃不饱”,差等生“吃不了”的现象。只有有针对性的分层留作业,才能让各类学生在写作业过程中不断的认识自己,认清自己,在学习上更加自信。

(四)评价的分层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学习过程中老师的评价对于学生的成长具有很大的影响。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我们要用不一样的评判标准,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应该有不同的期望。只要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就应该获得鼓励与肯定。当差等生有所进步时我们该不吝啬鼓励的言辞,对他们加以赞许与肯定。当中等生停滞不前时,我们该加以引导,使其更上一层楼。当优等生有所懈怠时我们该及时劝告,让他们认清自己,继续努力。

三、结语

在语文教育中要想凸显素质教育的精神,我们就必须要做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充分挖掘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在农村地区小学生的学习层次参差不齐,受到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相差较大也不足为奇,可是,要用正确的方法去解决,在农村实行小学语文“分层施教”的教改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符美权.基于新课程的中学数学开放性教学模式探索[J].改革与开放,2009(6).

[2]魏薇.新课程教学设计[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4).

[3]杨华.学习策略方法教学问题诊断与引导[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