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初中音乐欣赏教育中审美能力的培养

2018-09-10文丽

南北桥 2018年16期
关键词:音乐欣赏审美能力学生

文丽

【摘 要】音乐是人类在生活实践中通过对天地万物各种声音的创造性的总结吸收,进而发展起来的一种优美的艺术形式。音乐可以用来表达个人感情,对万事万物的思想总结,音乐价值的体现除了作曲者的工作以外,还需要有人来聆听。

【关键词】音乐欣赏 审美能力 学生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6.139

初中学生的音乐教育要结合学生的实际音乐发展水平,同时还要考虑到初中阶段音乐教学的实际情况、教学经验,制定科学的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力求提升课堂教学的具体效果和质量。在引导学生学习对音乐的欣赏过程中,首先要认识到音乐教育与其他文化课程教学的差异,文化课教学侧重对学生相关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而且具有强烈的实际应用作用。但是音乐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培养学生对音乐美的理解与感悟,提升学生对音乐的审美水平。

一、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意义

作为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音乐的鉴赏和审美能力越来越受到老师、学生的重视,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学习音乐审美方面的内容和知识,促使学生不断发展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通过在课堂上对相关音乐专业知识的学习,不断提升学生的音乐综合知识以及对音乐的欣赏与感受能力。在帮助学生对相关音乐作品进行欣赏与学习,促使学生在音乐中感受到作曲家强烈的思想感情,比如有的作曲家在曲谱之中蕴含着自己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学生在充分感受音乐的魅力过程中可以进一步领悟音乐里面含有的强烈的思想感情,引起学生出现感情上的共鸣,这样,欣赏音乐不再是简单的、机械的动作,而是对思想感情、心理发展的有益帮助,促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状態,加深学生对世界万物的理解和认识,进而有效提升了学生的综合水平。

二、音乐欣赏教育中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方法与策略

1.选择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任何事物的学习在兴趣的指引下往往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在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音乐的赏析和审美之前,要充分了解学生对音乐的理解水平和具有的基础知识,还要通过调查问卷等形式来了解学生在音乐欣赏方面的兴趣和爱好所在,比如学学生比较喜欢流行音乐,当然也有部分同学对古典音乐具有强烈喜爱。这些学生在音乐方面的爱好、兴趣可以作为老师开展具体教学的指导性资源与信息。

对于喜欢流行音乐的学生,老师可在事前下载时下流行的热歌,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等形式进行播放,先满足学生对音乐的需要,在此基础上,老师还要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有的同学对古典音乐具有强烈爱好,可以为学生带来《二泉映月》之类的经典曲目,当然在引导学生欣赏音乐的同时不要仅仅局限于音乐本身,还可以具体介绍一下作者的生平事迹,以及课堂学习曲目的产生背景和在人们中引发的反响。比如《二泉映月》老师可以为学生讲述作者阿炳生活的时代和环境,以及他在音乐道路上走过的曲折多变之路,这些内容可以有效吸收学生的注意力,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这样一来,老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具有的音乐作品的欣赏时,学生可以在短时间内进入音乐营造的氛围之中,通过对曲目产生过程的讲解,学生更容易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当然也就更容易体会到音乐作品中蕴含的深刻意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

2.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设置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对于学生的音乐欣赏与审美能力的提高具有直接而深远的作用和意义,在选择具体的教学内容时,老师要坚持流行音乐与古典音乐的有机结合,坚持学习与兴趣的平衡,坚持教学与实际的紧密联合。从相关研究我们可以知道,当下很多学生往往偏爱流行音乐,这一方面是因为流行音乐具有较好的市场流通能力,同时也与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又一定的关系。明确这点之后,老师在安排具体的教学内容时,要把学生的兴趣与教学目标内容进行一定调节,做到科学设置,对多种音乐风格的教学内容进行多方面教学,进而充分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3.根据音乐教学的特点开展对比教学。音乐教学具有自身的特点与方法,音乐的表现需要具体的节奏、旋律,而且相同的曲目在不同的乐器上具有不同的感觉,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根据具体的内容开展对比教学。为了引导学生不断领略音乐的特殊魅力,就要积极引导学生感受音乐中的差异性,通过对不同音乐内容的具体感受,充分了解作者通过曲目表达自身感受的变化与统一,促使学生领会不同的音乐中蕴含的具体的思想感情,进一步加深对音乐内涵的理解。

比如在演奏传统曲目《昭君出塞》的过程中通过运用多种乐器进行演奏,可以引导学生对各种乐器的音色、作用进行深入理解,进而激发学生明白在相关曲目中运用特定乐器的道理。还可以促使学生明白音乐自身具有的对比,以及音乐在多方面表现出来的魅力与美感,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消化吸收,不断提升学生的音乐赏析与审美能力,进而帮助老师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

4.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进行音乐联想。音乐作为一种具有高度抽象性的艺术形式,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在学习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相关联想,这是因为音乐在特定的旋律、节奏中蕴含了深刻的感情和内涵,这些内涵需要学生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进一步发挥自身的联想能力与想象能力,对音乐中蕴含的感情内容进行具体化,这样才可以对音乐完成深刻的理解和认识。比如在学习《十面埋伏》的时候,就需要学生充分发挥自身联想能力,鼓励学生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充分发挥想象,把自己从局限的课堂上解放出来,想象以下音乐带给你的具体画面以及动作、人物。

通过把音乐转化为具体可感的画面和人物动作,进一步加深对音乐内涵的理解,加深对作者在音乐中放入的思想内涵的认识,这样一来还可以把音乐欣赏提高到一个更高的高度,音乐的欣赏不再局限于听觉,而是充分调动了视觉、感觉等多方面的感官,因此可以完善学生对音乐内容的进一步理解和认知,还可以帮助学生培养丰富的联想能力和想象能力。这个过程也就是音乐欣赏与审美需要完成的内容的具体体现,把音乐的深刻内涵内化为自身的思想意识,不断加深对音乐思想性的感悟。

参考文献

[1]应卞卞.审美教育运用于初中音乐教学的几点思考[J].艺术科技,2014,06:346.

[2]孙达.基于中职音乐欣赏教育审美能力的具体应用[J].科技风,2014,18:232.

猜你喜欢

音乐欣赏审美能力学生
学生写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