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生估算意识的培养策略

2018-09-10郭观媛

南北桥 2018年16期
关键词:估算意识意识培养教学策略

郭观媛

【摘 要】估算是小学数学中的重要教学部分,重视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创设良好的数学估算教学情境,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良好的教学目的。

【关键词】小学数学 估算意识 意识培养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6.053

一、创设教学情境

学生数学素质的核心是应用数学的能力,其主要体现在用数学的观点和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因此引导学生在课内外能自觉运用数学方法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教学中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中一切估算的资源,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历,创设现实的生活情景,开展富有生活气息的实践活动,变估算由“可有可无”到“无处不在”,增强他们自学运用估算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意识。例如,带学生参观新建的教学樓的教室和准备装修用的地板砖,让学生估计要装修新教室的地面,大约需要多少块地板砖?学生有的用手比着量,有的想出了先估计教室横着大约能摆几块地板砖,竖着大约能摆几块地板砖,将横竖能摆的地板砖的块数相乘就知道大约需要多少块地板砖了,甚至有的学生还发现了自己家装修时有些地方整块的地板砖摆完了离墙还有一段距离,需要多准备些来填补空缺,所以他建议在实际购买中还要多买几块砖以填补地面接墙处。听到孩子们这些方法,作为教师的我真是不能小觑他们,既通过估算合理地解决了问题,又丰富了与数学有关的生活体验,增强了他们估算的应用意识。

二、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学生数学素质的核心是应用数学的能力,其主要体现在用数学的观点和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因此,引导学生在课内外能自觉运用数学方法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教学中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中的一切估算的资源,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历,创设现实的生活情景,开展富有生活气息的实践活动,变估算由“可有可无”到“无处不在”,增强他们自觉运用估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意识。强化学生估算认知,在解决生活实例中体会估算的好处。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探索估算的思考过程和方法,并在解决生活实例中体会估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从而增强学生的估算意识。

三、对学生多训练

学生有了一定的估算意识和能力后,教师还应该在平时的教学中加强渗透和训练,合理利用,让学生灵活运用,养成估算的习惯,并能带着这个习惯应用到实际生活和数学学习中。估算要渗透到计算的每一个环节中。估算在教学中不仅帮助学生提高计算的速度,还可以帮助学生检验计算结果的正确性。应指导学生在计算前、计算中、计算后进行估算,计算前进行估算。适合于一步的四则计算式题。教师引导学生在计算前进行估算,可分析解出的得数取值大概在什么范围内,这样就为计算的准确性创造了条件。对于四则混合运算式题,在计算过程中,既要观察运算的顺序是否正确,还要对每一步单独运算的结果进行估算,看是否符合计算的有关规律。就是对照分析解出的得数是否在估计的取值范围内或是否符合客观实际。从而判断出在计算过程中有没有错误。

四、挖掘教材中的内容

鉴于目前我们小学数学教材中的估算内容属于起步阶段,呈现的形式比较单一,没能体现出对学生估算能力培养的完整意图。所以教师首先要把估算作为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教给学生。另外,在教给学生基本的估算方法以后,要安排让学生应用估算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练习,以逐步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因此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原来教材中没有要求估算的地方要创造机会让学生进行估算。只要我们创造性地处理教材,估算无处不在。

五、打开学生创新思维

估算作为一种解决问题的策略,不仅能对一些实际问题的结果或结论作出概括性的把握,还能够运用它形成一些不落常规的解题思路,提升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独创性。如比较11/24和19/36的大小,多数学生是先通分再比较,当教师引导学生用估算的方法进行思考时,有学生发现了新的思路:11/24比一半(1/21小一些,19/36比一半(1/2)大一些,所以11/24比19/36小。结合估算寻求独特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并非要一味的求新求异,而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发展学生的思维,为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添加一分动力。

六、课外的延伸

小学年龄段的学生估算能力的培养,是形成思维成熟的过程,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判断能力,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养成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在课外的平时交谈中,我们教师不断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渗透估算理念,在学生思维过程中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如:操场上的那棵柏树大约有多高?小明身高比小亮身高高出多少厘米?学校篮球场大约多少平方米?飞机的速度大约是多少?然后让学生查资料亲自动手验证等,体验其正确性。

七、有效的评价机制

评价的主要目的在于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在教学过程中应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以便更好地激励学生学习,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对于学生估算意识的评价,要从估算的结果来进行评价,同时关注学生估算的意识和估算方法的实施过程,还要关注学生表述估算思考过程的条理性等等。

还是以两位数乘两位数为例,在估算54×48时,估算的方法有多种:(1)小估,看作50×40=2000,结果大于2000;(2)大估,看作60×50=3000,结果大于3000;(3)四舍五入估,看作秀50×50=2500,结果在2500左右;(4)接近整十估,看作54×50=2700。只要学生能说出估算的思考过程,都可以算做成功的估算,而不强调哪种结果最接近准确得数。另外,教师还应多用激励性语言对学生的估算进行评价。

总之,让小学生具备初步的估算能力,需要师生一起增强意识,共同努力。在引导学生实践、分析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初步的估算能力,以拓宽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和数学思维方式去解决生活中的有关问题的思路。

参考文献

[1]汤兴锋.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研究[J].新课程学习(上),2011(4).

[2]史平安.小学生数学估算能力的培养策略[J].信息教研期刊,2011(7).

猜你喜欢

估算意识意识培养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