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小学生数学课前预习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2018-09-10蒋小娟

南北桥 2018年16期
关键词:核心素养

蒋小娟

【摘 要】《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自己的思想进入数学课堂”。由此可知,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及学习主动性,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而预习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拓展思维能力、想象能力的重要一环,对核心素养的落实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在自主发展教育中,教师要帮助学生确立主体地位,发展多向思维,培养创新意识和多种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教师要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引导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办事、学会做人、学会合作,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而这些在数学课前预习中可以得到很好的落实。

【关键词】课前预习能力 自主发展教育 核心素养

中圖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6.046

在教学中,我主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学生能做的事情一定要自己去完成,预习不但可以让他们提前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自由支配学习的时间和方法,还能让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现谈谈我在培养学生预习能力的一些做法:

一、通过调查问卷,弄清学生在预习方面存在的问题

我针对中高年级学生做过一次调查研究,发现在数学的课前预习这一块不但有80%的教师思想守旧,学生也从来没有经历过预习这一过程。提到预习时60%的学生得到的结论都是老师说的一句话“回去预习第几页”就完了,80%的学生也认为预习没有什么用。从这些现象来看,显然学生和教师都没有意识到课前预习对于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当然就更谈不上如何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了。

二、转变教师教育观念,认识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要在课堂内外同时进行

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自主发展越发重视,只是落实到教学中就显得没有了特定的方向,特别是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上,我所看到的周边学校以及本校中存在的这种现象更严重一些,教师的思想观念还停留在以前的老式教学中。现在的新型课堂教学不仅要求学生能够独立预习,教师也要参与到学生的课前预习中,不能总是以每天相同的一句话“回去预习第几页”就完成了课前预习,老师要重视课前预习的教学效果,帮助学生进行预习,提高预习效率,发展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所以教师要真正认识到培养学生预习能力的重要作用,加强理论和实践的学习,彻底转变教育观念,从应付了事,到真正用到正确的方法去完成每一次的预习布置。

三、针对不同的课型设计不同的课前预习方法

新课程非常重视预习能力的培养,将此作为终身学习的必备能力之一,虽然之前有很多与之相关的研究,然而我发现方法多是鼓励机制、竞争机制为主,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如何培养学生的课前预习能力的具体做法没有深入的研究,而我在使用过后,发现其实用性不太强,还是要针对不同类型的课提出不同的预习方法才行。

第一,新课预习方法探究。很多老师在课前不喜欢学生回去预习,为什么呢?担心学生只是走马观花的看一遍,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不但没有起到预习的效果,反而在第二天上课的时候以为自己会做了,就不爱听老师上课了,从而得到了相反的效果。其实只要用好了预习方法,学生在长久的练习中就会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第二,练习课和整理复习课预习方法。我准备的预习方式是思维导图预习(或列表、构图)+题单的方式进行,让学生回家之后,找到学过的内容,以及之前所有与之相关的知识采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联结起来,做成图式,第二天上课之前先进行展示,题单的设计跟之前新课的设计不一样,主要内容是:1.你能记住本小节(或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吗?2.有哪些地方是不太明白的,写出来。3.在预习的过程中,你有什么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问题呢?我一直以来都在这方面对学生进行反复训练,发现学生对于思维导图的方式接受度比较高,因为可以自由发挥画导图,并且还有上台展示的机会,老师会将做得好的同学的照片发到班级群中大家欣赏。这种预习方式学生也是比较喜欢的。

第三,几何图形课预习方法。几何图形的教学本身就是比较直观的,需要学生动手实际操作,在感知的基础上去发现,去理解。因此我在教学与图形有关的内容时,布置的预习作业一般都是与操作有关的内容。如我在教学五年级的长方体的认识的时候,我在课前预习中的要求是:1.回去找一个长方体的纸盒,把它拆开,看看是什么样子的,再把它组装回去。结合之前找长方形的特征的方法找到长方体的特征。2.做一个前后知识联结的思维导图,看看长方体的内容与之前学习的内容有什么联系。3.让学生用小棒做成一个长方体。第二天上课之后我发现原本需要很多时间才能完成的内容因为学生的课前预习变得容易多了,大大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第四,统计课预习方法。因为涉及到统计与概率的内容,其操作性比较强,所以我在课前的作业一般都是以调查数据为主,让学生去走访,进行实际的调查,收集到比较真实的数据,并提出相应的问题,制成一个整理式的题单。通过这个知识的形成过程的体验,学生对于课堂上的内容掌握会更快、更好。

四、对学生的预习效果进行及时的鼓励和表扬,可以在预习中加入竞争元素

教师在布置了预习作业以后,切不可抛开不管不问,一定要在第二天的课堂中及时有效的进行反馈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如果只布置不检查,让学生意识到老师都不重视,那么久而久之学生对于预习就不再关注,无法达到想要的效果了。在课堂中,可以适当的用加分或发小红星的方式鼓励学生在预习中提出好的问题,及时的表扬。也可以进行预习效果评比,渗透竞争机制,让学生一边做一边感受成功的喜悦,这样一来,才能提出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才能有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是当前数学新课程提倡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其能满足建立生态课堂“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以学促教、能学不教”的教学要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高兰平.《谈小学低年级学生预习习惯的培养》[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2(18).

[2]杨雁.《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J].新课程(下),2014.

[3]罗芳.小学生数学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J].学园,2014第32期.

猜你喜欢

核心素养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