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高中政治合作学习

2018-09-10陈如文

南北桥 2018年16期
关键词:自主课堂高中政治合作学习

陈如文

【摘 要】在高中思想政治课自主课堂构建中,合作学习对课堂结构优化、学习方式转型、教学策略创新、课堂文化培塑等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但也存在着“形式化”“表面化”等不良倾向。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旨在从情境学习理论所提供的思想和方法中寻求帮助,从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标、课程资源、课堂教学、价值取向等角度,对高中政治自主课堂合作学习的优化策略做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高中政治 情境学习 自主课堂 合作学习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6.028

相对于以往思想政治课教学囿于文本知识的单一化传授、知识体系的模式化构建和大面积的机械化训练,情境学习理论下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则更注重知识生成与情境的联系,反对把知识当作“一个整体的、自足的,从理论上讲与学习和使用它的情境相脱离的东西”。其通过给学生提供与现实环境相似的活动与情境,并提供与教学内容相匹配的丰富的课程资源,使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交流中主动、有意义地学习,人类的知识在这一情境过程中实现“情境理性”的自然生成。因此,基于情境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思想政治课“合作学习”,在课程目标设置上要更注重知识的情境化,以具体的实际运用情境促进思想政治课“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等学科素养的发展,以及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关键能力的形成。

一、教学资源的获取上,更注重“真实情境”中的“真实知识”

“真实知识”应该是在真实的工作、生活中需求的知识,而不是学生难以接受、难以理解的东西。从思想政治课的学科需要来讲,思想政治课是一门现实指导性很强的课程,是经济、政治、生活等方面真实需求的知识。《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强调思想政治课教学要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生活主题中,引领学生在认识、适应和参与社会的实践中感悟理解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知识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在“保护文化遗产的价值”教学时,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合作学习情境。多媒体展示三幅不同时期(古代、近代和现代)建筑图片,分别是希腊帕台农神庙(世界文化遗产)、上海外滩民生银行和自己学校的高一年级教学楼“之远楼”,引导学生对三幢建筑物的建筑特点和建筑风格进行比较,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它们之间的联系。学生从自己生活和学习的“之远楼”这一“真实情境”出发,分析和比较三幢建筑之间的联系,很自然地感受到三幢建筑物的文化风格一脉相承,感悟到保护文化遗产对于“传承人类优秀的文化、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其后,进一步将学生的身份置于“真实情境”进行角色反思和行动探究:假如你是一名文化遗产保护志愿者,应该怎样做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这一问题把感觉远离学生的“文化遗产”话题一下子拉到现实生活的“真情境”之中,学生在学习、讨论、交流中,每一个人都深深地感受到有责任有义务去保护文化遗产,参与其中,做一个敢于担当的好公民。一般情况下,在设置“真实情境”时会受制于教室空间、教学实际等诸多局限,作为教师往往会借助多媒体的手段进行情境模拟,但必须认识到多媒体只是载体,其内容必须是“真”情境的再现。

二、教学设计的预设上,更注重“非指导性”

与其他学习理论不同的是,情境学习理论下的知识、学习和学习者的身份都具有生成性。在高中思想政治自主课堂的教学预设上,教师创设的情境往往具有“非指导性”意味,由学生自己来选择相关的、有用的信息,尋求可能的解决方案,释放了学生自主管理与自主学习的欲望。“非指导性”并非“不指导”,“较少有直接性、命令性、指导性”等特征,“较多有不明示性、间接性、非命令性”等特征。在情境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合作学习,教师并不是完全放弃了“指导”地位,放任学生的“自由学习”,而是转而以更加软性、人文和智慧的角色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在具体的教学设计的预设上,必须做到“细粗结合、收放自如”。

这里的“细”,是指教师不仅要熟知思想政治课的课程理念、课程标准、课程思路,更要因时而变、随事而制地设置教学情境,做到“身与事接而境生,境与身接而情生”。而“粗”,则要求教师在民主的氛围中科学地把控课程的方向与深度,坚持课堂的自主开放,不对课堂进行过度操控,让自主、合作、探究成为课堂教学的基本生态。这对教师的预设能力提到了很高的水准,教师应具备按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需求,以“重要他人”的心理定位来推动课程实施的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如在“民族节日的文化意义”教学时,笔者展示了一组中国春运图片并相应提出三个小问题让学生自由讨论:春运是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人口大迁徙”,人们不远万里赶回去是干什么?为什么会挤在春节期间回家?对此我们有什么感想?这些问题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相关,学生讨论和交流时争先恐后,滔滔不绝,老师被搁置在一边成了一名“旁观者”,但学生在讨论交流中自然而然地与文本知识联系在一起,深度理解了“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对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起着重要的作用”“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也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载体”。

三、教学价值的取向上,更注重“情境”的价值表征

情境学习理论“不是把知识作为心理内部的表征,而是把知识视为个人和社会或物理情境之间联系的属性以及互动的产物。因此,参与基于社会情境的一般文化实践是个人知识结构形成的源泉”。社会情境是具有价值表征的,每一种情境都是一个小社会,其中有善恶美丑,每个人彼此分享各自的价值观念,并不断的吸纳、濡染与重塑,最终建构并秉承体现国家意志的共同的价值观念。情境学习理论下的思想政治课合作学习,注重情境中内蕴的价值观念,并影响着每一个学生正确价值观的树立。思想政治学科作为学校德育课程的重要组成和重要载体,“立德树人”是其具有本源意义的课程价值,理应坚持更高的政治站位,发挥更大的育人功能。

四、结语

总之,高中思想政治课创设良好的“合作学习场”需要情境学习理论的指导和帮助。“生活即教育,社会即课堂,人生即远足”,整个社会就是高中思想政治自主课堂的教学情境。我们的教学只有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情境和实践情境,才能使学生真正地领悟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思想、基本方法,从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唯有如此,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学科生命活力,才可以得到持续性的激发与创生。

参考文献

[1]巩子坤,李森.论情境学习理论视野下的课堂情境[J].课程·教材·教法,2005(8).

[2]高文.情境学习与情境学习[J].教育发展研究,2001(8).

猜你喜欢

自主课堂高中政治合作学习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多媒体手段的有效应用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教”与“学”结合,构建高效自主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