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杜813块兴隆台蒸汽驱潜力调查及研究

2018-09-10姚颖

中国化工贸易·上旬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储层

姚颖

摘 要:曙一区杜813兴隆台含油面积2.22km2,地质储量1712×104t。是超稠油主力开发区块,目前总井数316口,年产油27×104t,处于蒸汽吞吐开发中后期,区块产能迅速降低,选取接替技术可有效地改善老油田开发效果,从而进一步提高老油田采收率,其中蒸汽驱是目前稠油较为成熟的开发方式。

关键词:储层;周期规律;动用程度;蒸汽驱

1 地质概况

曙光油田杜813块构造上位于辽河盆地西部凹陷西斜坡中段,曙一区南部。区块北接杜84块,西邻杜212块,东与杜80 块相接。区块开发目的层为兴隆台油層,含油面积2.22km2,地质储量1712×104t,标定采收率19.1%,可采储量327×104t 。

1.1 构造特征

总体构造形态为一向南东倾斜的单斜构造,地层倾角3~5°,油藏埋深760-930m。全区共发育断层3条,其中Ⅲ级断层1条,Ⅳ级断层2条;

Ⅲ级断层:杜65属同沉积断层,控制曙一区兴隆台油层的构造、沉积及超稠油的分布;Ⅳ级断层:杜79断层断距较小,为分块断层,形成不同断块并控制沉积;杜206断距小,延伸长度短,起到复杂断块作用,控制块内油水分布。

1.2 沉积特征

区块为扇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沉积微相类型主要有水下分流河道、河道间、河口砂坝、前缘薄层砂等微相。物源主要来自北部和西部。

1.3 储层特征

储层砂体发育好,岩性粗,成熟度低,储集空间以原生粒间孔为主,储层物性好。砂岩厚度一般为40~120m,靠近物源区砂岩厚度大,砂地比高。北部物源好于西部物源。区块主要发育兴Ⅱ 、兴Ⅲ组储层。储层岩性主要为含砾砂岩、不等粒砂岩、中细砂岩和粉砂岩,以不等粒砂岩为主,粒度中值0.26mm,分选系数1.87,泥质含量10.6%,胶结类型主要以孔隙式为主,胶结物主要为泥质。

1.4 油藏特征

杜813块兴隆台油层埋藏深度在760~930m,含油井段一般为40~110m。纵向上可分为5个油层组,其中兴Ⅰ为水层;兴Ⅱ组及兴Ⅲ组油层较为发育,油层厚度分别为18.8m、10.2m;兴Ⅳ零星发育;兴Ⅵ组仅在断块北部发育。 兴Ⅱ组为纯油藏,兴Ⅲ、兴Ⅵ组为边底水油藏,油水界面-910~-940m。

原油性质为超稠油,具有“四高一低”的特点:原油密度高,20℃时原油密度为1.0098g/cm3;原油粘度高,50℃时原油粘度为165405MPa.s;凝固点高,为26.1℃;胶质沥青质含量高,为50.98%;含蜡量低,为2.298%。

原始地层温度为39.0℃,地温梯度为3.3℃/100m。原始压力为7.5~9.4MPa,压力系数为0.98。

2 蒸汽吞吐效果评价

2.1 开发现状

杜813块1997年试采,2002年开始采用一套开发层系,在北部油层厚度大于50m区域采用70m井距,油层厚度在20-50m范围采用100m井距正方形井网滚动开发,目前共投产直井279口。2004年开始采用直-平组合式井网开发,共投产水平井37口。截止2017年底,区块共有油井316口,开井216口,日产油737t,平均单井日产3.4t,年产油26.9×104t,采油速度1.57%,采出程度21.5%,累积油汽比0.35。

2.2 压力变化

直井:原始压力系数0.98,目前压力系数0.24,下降0.74,已处于蒸汽吞吐开发中后期。水平井:原始压力系数0.75,目前压力系数0.23,下降0.52。

2.3 周期规律

周期间产油量、油汽比1-5周期上升,5-10周期平稳,11周期后开始下降,整体呈“抛物线”型变化。

2.4 动用程度

直井:杜813块储层为高孔高渗储层,储层吸汽状况总体较好,根据吸汽剖面统计结果,区块强占57.9%,中等吸汽占27.9%,不吸汽占14.2%,并且在纵向上主要表现为上部1/3-1/2的油层吸汽好,下部油层相对较差。

井间水平井:投产前地层平均温度在42℃,接近原始温度。吞吐数轮后,根据井温资料水平井水平段受到层内非均质、汽窜等影响,动用不均矛盾较突出,目前低动用段占到38%。

杜813块北部70m井距油层有效厚度大,发育Ⅵ组,动用较好,采出较高,中南部100m井距平面动用差异较大,特别是南部区域受出砂影响,动用较差。

2.5 转驱条件

杜813兴隆台块与总公司、辽河油田蒸汽驱地质参数对照表

杜813兴隆台油藏发育基本适合实施蒸汽驱的条件。

2.6 初步井网规划

根据区块井网规划及目前采出状况,建议优先选择北部70m井网区域规划转驱实验井组,初步规划转驱井组4个反9点法注汽,区域含油面积0.12km2,地质储量107.6万吨,采出程度37.4%。

3 结论和认识

①杜813蒸汽吞吐后期效果逐渐变差,潜力有限,要开展方式转换;②杜813兴隆台油藏发育基本适合实施蒸汽驱的条件。

参考文献:

[1]余高伟,王先礼.蒸汽驱在稠油油藏的应用[J].油气地质及采收率,2001.

猜你喜欢

储层
X射线元素技术在储层保护方面应用的研究
冷冻断裂带储层预测研究
优质储层主控因素研究方法
储层开发动态地质评价理论与技术进展
致密砂砾岩优势储层预测方法综合研究
X区块储层敏感性评价试验与成因研究
压裂液长期滞留对低渗透储层的伤害试验研究
储集层地质评价和油层物理描述及油气藏建模方法研究
DW油田东营组二段储层三维地质建模研究方法
储层岩石颗粒大小对波阻抗反演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