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企人力资源动态管理机制问题研究

2018-09-10钱楠

环球市场 2018年1期
关键词:动态管理国企人力资源

钱楠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经济的快速发展,私企的比例越来越高,发展迅速,对国企形成了强有力的冲击力和竞争力。国企本身的体质重,无论是转型还是本身制度调整都有很大的弊端,造成了国企发展相对较难,市场竞争力变小,再加上前几年的下岗潮流,很多国企倒闭、拆散、重组,国企的人力资源流失非常严重,形成恶性循环。国有企业必须重视人力资源的管理,减少人力资源的损失,使企业进入良性、健康的成长状态。

关键词:国企;人力资源;动态管理;机制

一、健全人力资源动态机制的必要性

本文的人力资源动态管理机制,主要是指“职务能上能下、薪酬能升能降、人员能进能出”。长期以来,国企人事劳动分配制度改革不断推进,成绩有目共睹。但从现状来看,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依然不能完全适应企业发展需求,“优胜”与“劣汰”、“激励”与“约束”分割,重前者、忽视后者,前者易做、后者难落实。而人力资源动态机制,首先会树立起正确的用人、分配导向,引导大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业绩观、成长观,激发大家自觉追求向上和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打消一些干部员工“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没有功劳有苦劳”的想法,有效起到鼓励优秀、鞭策平庸的作用。

其次,健全人力资源动态机制会充分体现竞争的精神。它含竞争、激励、约束机制于一体,并能营造公平、正义的企业环境,有利于优秀者脱颖而出,促进员工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最后,会推动优胜劣汰、奖优罚劣的常态化,帮助企业不断打造精湛干部员工队伍,实现人才辈出。

二、国有企业人才流失原因分析

(一)薪酬在同行业中较低

随着各行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有很多私企应运而生,这些企业前期或者从长远的发展角度出发,为了吸引优秀人才会将薪资待遇较传统企业高一些,虽然会增加成本,但是对招聘人才有很大的激励性。相比之下国企的反应速度慢,变革、转身、转型缓慢,等发现问题准备改变时,已经有大量的人才流失。甚至有些国企被称为某某行业的培训基地,一些人才在国企学到了本领,掌握了技术,积累的经验都转投到薪资较高的其他企业中。

(二)职业规划不合理

很多国企的制度墨守成规,制度几年不曾改变,岗位不定,上升空间少的可怜,甚至有很多人都将国企视为铁饭碗,在里面混资历,经常有一个岗位下面有很多人在排队等待升迁。而国企又是一个靠经验和资料说话的企业,一些有能力,但是资历和年龄相对较少的人才,升迁无望,只能望洋兴叹,转投能够提供更好的发展空间的企业进行发展。随着行业的发展,也派生出很多新的岗位和职业,一些国企不能把握市场动态,及时调整岗位需求和内部职业规划制度,错失了很多留住人才的机会,导致人才在企业中郁郁不得志,失落的離开。

(三)企业氛围和管理水平较差

结合实际情况分析,现在很多国企企业每天就是重复着工作,不求革新和发展,在外人看来,是一副混吃等死的模样,每天的生活机械化,向上发展的积极性不足。另外,有些国企的领导往往是情商高、资历老,但专业知识和管理水平有欠缺,不能与时俱进。尤其是在处理一些现实的冲突时会显得手足无措。再加上管理体制不变通,死板,每日机械化的流水线式的工作,让企业缺少活力,管理粗放,难免会造成国企的员工产生懈怠的思想。很多积极向上的人才为了求发展和改变,就会离开国企,向管理制度灵活,适应时代的企业中投靠。

三、国企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创新的措施

(一)及时更新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理念

想要满足国企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发展,实现完善与提升的目标,就要先对企业中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进行创新。只有真正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才能不断提高人才的储备力度,同时也可以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招聘计划,从而严格落实好这一方案。可以说只有实现人尽其才的目标,才能确保企业中的人才可以得到发展自己的契机,从而也就可以提高自身的工作积极性,宗教活动参与到企业发展建设中去。其次,是要求国有企业积极相应国家的号召,真正将企业的发展作为工作的重点,在为员工提供有效工作岗位的同时,激发出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二)做好岗位设置工作

对岗位进行创新不仅是对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一种考验,同时也是对企业发展的一种考验。真正做好员工的合理分配工作,才能提高员工的工作认同感,在满足了员工个人发展的同时,也可以提高企业中对人才的利用率。相关部门在对岗位进行分配时,也要从员工的专长出发,确保所安排的岗位可以充分展现出个人能力。其次,还要做好科学的轮岗工作,以此来提高员工工作上的多样性,避免员工出现单一重复工作的现象,要给予员工可以展示自身特长的机会。在对员工进行分配管理时,也要求管理部门要给员工一定的信任,这样才能让员工在允许范围内展现出自身的能力,主动参与到创新中去,让学生得到锻炼,从而激发出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三)改进和创新考评体系,务求简明、精准

(1)推进全员绩效考核。强化业绩导向,完善以岗位责任制为中心的考核评价与激励约束机制,把岗位责任落实到具体的工作目标之中,建立重点工作目标、常规工作目标、临时工作目标三大类考核指标,再分解量化成有进度、有成果控制的任务事项。(2)推动“提升型”的干部业绩考核。坚持树立正确的业绩观,将引领新常态、实现科学发展作为干部考核的核心,考核体系要从注重干部横向比较的“竞赛型”考核,转向注重干部业绩纵向比较的“提升型”考核。(3)健全考评工作日常监控体系。构建由考评主管部门为主导,计划统计、行政综合、纪检监察、审计内控等部门为重点,相关职能部门日常参与的监控体系;完善目标运行情况定期报告、公示、台账等制度,确保企业考评信息充分、结果精准。

四、结语

国企要认清本身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和缺陷,采取措施进行优化和调整。有问题就会有相应的对策和方法。要做到遇到问题积极想办法,寻找有效的措施进行变更,不要怕阻力,要勇于和困难做斗争,扫除变革路上的一切障碍。同时要注意用人机制,能者上庸者下,优胜劣汰,所有的企业都以盈利为目的,所以企业中的每个人必须创造价值。另外企业内部要多注重交流,民主化,众人拾柴火焰高,只有共同努力才能创造企业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马科,国企人力资源管理的制度缺陷及其创新[J].中国集体经济,2016 (21):110-111.

[2]朱文进,国企人力资源管理战略创新初探[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20 (12):106-107.

猜你喜欢

动态管理国企人力资源
用安全管理的理念,加强县支行安保工作
浅析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控制
工程监理对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控制探讨
宝鸡:松绑人力资源
新形势下切实解决国企党建工作弱化虚化问题的思考
超越机电数控液压夹具生产线厂房项目施工进度计划及资源优化设计
国企改革的困境及出路:基于动态关系治理的新视角
试论人力资源会计
寻找人力资源开发新路
人力资源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