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供应链金融背景下中小物流企业融资模式

2018-09-10陶润杰

环球市场 2018年1期
关键词:融资模式供应链

陶润杰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速率的提升,在促进市场多种经济发展的各种力量中,中小型企业在其中的存在性具有必然性。但是因其发展规模异于大型企业,融资难题往往成为其进一步扩大化发展的一个阻力因素。而随着科技、经济的改整和提升,供应链金融作为一种新型的存在开始普遍应用,如何紧抓良机,借力供应链金融解决发展瓶颈,是这些中小企业应着力解决的难题。本文就当下中小物流企业的发展为例,以供应链金融为发展大背景,简述其融资模式构建。

关键词:供应链;金融背景;中小物流企业;融资模式

经济发展大背景之下,一方面增强各个行业之间的联系、交流,一定程度上呈现出强强联合的现象;而另一方面,也导致各行竞争、冲突更为剧烈,在不断地经济冲击之下,发展较处于劣势的中小企业往往会陷入发展泥淖。同时,由于自身发展规模以及信誉度的影响,要想获得长期性、可靠的融资支持也十分困难,贷款方以及相关的政策对此并未十分看重,或者迟迟落实不到,中小型物流企业的发展滞后,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对整体经济的提升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及时分析、实际探究,找出适当的应对策略,尽快改观现状,是一个紧急的厂作。

一、何为供应链金融

作为一个与商业银行直接挂钩的特殊贷款领域,供应链金融还是中小企业实现资金供应的特有方式、渠道。而这个链同时连接的是银行和企业,一方面银行可规划性给予贷款方多种特色兼备的产品和服务[1]。另一方面贷款方借助银行的协助,以此为发展的一大支撑点,积极开拓更大的发展空间。所以在这个链条之内,可以实现银行和企业双方的共同获益,是一个新型的、适应性高的科学性金融模式。

二、融资困难几大原因

首先,作为较落后于大型企业的中小型企业,在一定程度上融资可能性就略低,再加上很多此类型的企业在自我企业形象打造、管理和保持工作上,存在一定的漏洞。同时,有一些企业还存在逾期不还款的行为,这就导致其综评系数低于银行的贷款评比水平。

再者,许多物流企业在发展中,甚至成立的时候就缺乏管理规范,融资方面的风险机制构建工作缺失或者不完善,没有对相应的发展数据进行合理性规划、预算,盈亏估测、是否具备还款能力等的估测工作也没有到位。无系统、无体系式发展定然会增大企业风险[2]。所以,也降低融资成功率。但是,作为同时存在于供应链另一端的有一些银行,风险评估工作的缺失和不到位,也是导致融资最终风险的重要原因。

作为融资参与方中的另一重要存在,担保公司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由于受到市场发展冲击和利益的影响,很多承保公司缺失自身信用。这是由于在发展的过程中,这些企业本身的管理存在漏洞,人员工作责任意识较为低下,相关的责任制度没有落实到每一部门、每一员工。同时, 长久“一对一”担保形式导致许多企业担保负荷大,尤其是相对较弱的担保方,这不仅仅加大其担保的经济压力,更是危及中小企业的稳定发展,从另一个方面增强这些中小企业的融资难度。

三、应对融资难题的相应策略

(一)加强自身诚信形象建设

虽说中小企业的综合发展态势不及一些大型企业,但是在发展的方向、涉及的行业以及存在的数量上均占据相当的优势。但是,由于市场发展的波动性对其发展的影响度较大,加之管理者的管理意识较为薄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这些中小物流企业的企业形象,诚信形象的缺失、信用体系的崩塌,使得各贷款银行不贷、不敢贷,中小企业的发展更为艰难[3]。

所以,积极改观,努力打造、提升企业自身诚信形象,是获得有效性融资供应的首要。其一,这些中小企业管理部门应该主动承担起引导作用,积极整改公司的信息征人、金额预算、款额统计等必要信息,加强监督,加强惩罚力度,力求将一切工作纳入法律规则。其二,企业要积极配合当地相关政府部门,做到经济与制度其发展。只有全面提升自身形象建设,才能够为更好融资打下基础。然后,充分的借鉴可以减少管理探索中的难度,积极向信誉高的大型企业借鉴经验,从中寻找适合企业自身的管理良策,这不失为一个有效之法。

(二)提高中小企业风险体制构建

经济的发展促使各行各业充斥在市场大体系之下,中小型企业在发展中往往十分容易被淘汰,因为在发展中如果波动幅度越大,企业所承担的风险也就越大,这也是许多中小型企业负债破产的原因之一。所以提升中小企业风险体制构建、完善,是为其发展作护航的重要一步”。首先,作为一个中小型物流企业,相关人员的厂作意识要得以纠正和落实。要对人员的健康、心理、工作内容、时间和绩效等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考核,做到风险制度、工作责任“一对一”;其次,企业要落实预测、评价工作,即应对资金花费项目最终质效、工作成绩、盈亏等作预先策划,然后在事发生后给予及时评判并加以改善。同时,清楚企业和银行之间的双向影响关系,银行也应该对貸款方进行综评,以便考察、估评风险大小。

(三)优质化管理担保相应公司

在融资活动过程中,担保公司的存在具有必要性,这是一个企业贷款融资成功的一个重要条件。但是,随着市场发展的复杂性越来越大,许多承担公司的信誉度受到银行质疑,最终影响这些中小型企业的融资。所以,积极强化担保公司担保责任、义务,意义十分突出。一是需要这类公司强化内部员厂管理,将责任一一落实;二是积极整改,完善公司内部经营管理模式,适时调整管理制度,使每一项工作都在法律的范围内展开。同时,这些物流企业还可以加强彼此之间的业务交流,共同承保、共同分担,减少压力。

四、结束语

总的而言,在这样一个新型的背景之下,作为发展风险较为凸显的中小型物流企业,应该紧抓时机,充分利用供应链金融具备的优势资源,积极探索,积极整改。加强自身诚信形象建设,提高融资可能性;提高企业风险体制构建,实现保险融资;优质化管理担保相应公司,多方合作减轻压力。实现整改和资源利用共同发展,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

参考文献:

[1]杨丹清.供应链金融背景下中小企业融资模式探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6(3):50-51.

[2]徐媛媛,刘杨.供应链金融下的中小企业融资模式探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6): 58-60.

[3]张金蕾.供应链金融背景下融资模式与风险管理研究[J].现代国企研究,2017(8):176-177.

[4]刘捷萍.农业供应链金融背景下探究融资困境与出路[J].农业经济,2017(6): 89-91.

猜你喜欢

融资模式供应链
强化粮食供应链韧性
强化粮食供应链韧性
解锁西贝供应链的成功密码
为什么美中供应链脱钩雷声大雨点小
益邦供应链酣战“双11”
益邦供应链 深耕大健康
基于互联网金融与小微企业融资模式创新分析
贵州省XX市新型城镇化试点融资模式探索
互联网金融下的科技型小微企业的融资创新
浅析公租房融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