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能力探析
2018-09-10李正言
李正言
摘要: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是加强党的建设、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促进我国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的重要保证。本文从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概念入手,分析了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现状及问题,提出了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能力的路径思考。
关键词:领导干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问题;对策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是我们党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建设法治中国的宏伟蓝图,需要全党全社会共同努力,而党员干部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组织者、推动者和实施者,必须把法治作为基本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贯彻到治国理政的全过程,使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
一、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内涵
全面依法治国,不仅要有完善的法律制度做保障,还需要树立正确的法治理念。通常来讲,法治思维是运用法治价值来认识世界的思维方法,指法治价值在人脑中形成法治要素,指导人们行为的一种思想、观念和理论。法治方式则是在法治思维的指导下,运用法治手段和法治方法执行法律规范、强化法治监督的实践过程,是将思想转化为行动的外在表现。法治思维是法治方式的前提,法治方式是法治思维的保障,两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没有法治思维就没有法治方式。
二、当前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我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不断深入,我国各级领导干部在运用法治思维能力上有所提升,但是在实践中还是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官本位“思想严重,法治思维意识淡薄
“官本位”是我国几千年封建社会官僚贵族享有的各种特权,是人治社会的产物。少数领导干部人治观念、特权思维、官本位思想还比较严重,在处理具体问题时,出现以权压法,以言代法的现象。还有部分领导干部法治思维观念淡薄,在处理一些涉访涉法问题时,不能够正确对待,对一些涉及经济利益的问题,采用非法治手段和方法解决现实中的问题和矛盾,使日益激化的矛盾更加白热化,造成了部分地区群体性事件多发、频发,致使个别领导干部为追求暂时的稳定而牺牲政府的公信力和法治原则。
(二)运用法治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足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普法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十分重视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将其列为重点考核内容。但是仍然有一些领导干部忽视了普法规划的重要性,对法律法规和法治精神的学习不到位,在具体的工作中不懂法、不用法,不依法办事的问题屡见不鲜。有的领导干部为了追求个人政绩,上马“面子工程”,片面追求GDP,用非法治思维进行决策,造成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严重影响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
(三)不重视决策程序的合法性
科学的决策来自正确合法的程序。只有严格按照合法的程序进行决策,才能有效地避免决策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各级政府的事关社会管理和公共利益的重大事项的决策都要进行合法性审查,但是在实践中有些领导干部在城市征迁、重大项目上马等事关公共利益的重大事项的决策时,不按法律程序公告公示、财产评估、召开听证会等必经的法律程序办事,导致决策失误,增大了维稳成本,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四)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法治思维能力欠缺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新兴媒体和网络信息的飞速发展,公民的维权意识在日益增强,对法治政府建设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还有一些领导干部习惯依靠自己手中的权力发号施令,在市场经济管理过程中,不依法办事,权责不分,与民争利,不能够有效地创新社会经济管理。少数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做好群众工作,化解矛盾能力明显不足,不能够运用法律手段理性地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致使社会矛盾沖突在积累爆发前得不到有效地化解。
三、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能力的对策
(一)树立法治理念,提高运用法制思维的能力
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依法治国、公平正义,以人为本、以法为尊、保护人权、依法治权等法治理念,不断追求自由、平等、公平、公正、公开的法治价值,使领导干部能自觉用法治理念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用法治思维解决问题,推动工作,自觉而坚定地维护社会主义法治的权威性和公信力。法治思维的养成特别是法治能力的提高,关键靠实践。各级领导干部在领导和推进依法治国的过程中,一定要放下身子、躬身实践,凡是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第一原则就是按法律办事,有法律规定的,遵循法律规定;没有法律规定的,遵循法治原则、法治原理。
(二)要加强法律法规学习,不断提升运用法治思维能力
要注重领导干部学习方式方法的时效性和针对性,通过法律“进机关、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乡村”等工作载体,潜移默化地影响领导干部的法治思想,增强领导干部对法的认知,形成法制意识,提升法律修养。还可以通过外出考察、挂职锻炼等方式,使干部开阔眼界,增长见识,磨炼意志,积累经验,增长才干,不断完善和改进干部学法用法制度,形成学法用法的新常态和长效机制。
(三)重视法治实践,提升法治思维
领导干部依法办事的实际工作中,要善于和勇于发挥法治的合规、引导、保障和惩处作用,真正起到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规范秩序、打击犯罪的作用,促进社会经济健康发展。在具体的法治实践中要真正体现公正、公开、公平的理念,更好地为社会管理创新和执法规范化服务。通过行政诉讼法定代表人出庭应诉、主持听证、行政复议、旁听法庭庭审、外贸外商谈判、总结分析案例等法治实践活动,提高运用法治思维的实践能力。
(四)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法治环境不断提升运用法治思维能力
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能力,加强法律体系建设营造良好环境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一是推进和完善立法工作的科学化。立法的顶层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权力界限要厘清,滥用权力要防止,还要规范权力内容,在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中做到法治先行,使科学立法工作在法治的框架内运行。二是加强司法公正和依法行政的立法程序,规范领导干部的决策执行的法律和程序,制约和监督行政权和司法权的运行机制。打造法治政府和阳光政府,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四、结语
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的能力,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新时期,领导干部只有充分具备了法治思维和运用法治思维的能力,才能依法履职、依法决策,才能更好地推进经济社会健康有序发展,才能真正做到以法治凝聚改革共识、规范发展行为、促进矛盾化解、保障社会和谐。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单行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4.
[2]段斌.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能力探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5(08).
[3]陈昊.提高领导干部法治思维能力是推进依法治国的关键[J].青年与社会:下,20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