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文教学实践分享
2018-09-10鞠静
鞠静
摘要:作文教学是摆在小学语文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化解难题,消除小学生对作文的畏惧心理,首先要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其次是通过教师的赞美,激发学生创作潜能;最后是读写结合,让学生能做到厚积薄发。
关键词:习作 难题 兴趣 潜能
作文教学是摆在我面前的一道难题。学生怕写作文,即使有了写作材料也难成文。这学期我就亲身亲历了这样的事。
为了让学生写好人物的外貌描写,课前我让学生每人准备一张自己母亲的照片。第二天习作课上,我通过多媒体出示了某位学生的母亲的照片,对他们说:“屏幕上照片中的这个人,是我们班某位同学的母亲,大家猜猜看这是谁的母亲?”大家纷纷举起了手。我叫了数名同学,他们的意见竟是惊人的相同。
“李浩的母亲!”同学们哈哈大笑,并把目光投向了李浩。
“为什么?”我故作惊讶。
“你看他们的眼睛是那么相似。”一个同学立即站起来说。
“是吗?他们的眼睛是什么样的?”我吃惊了。
“是那种上眼皮有点浮肿,下眼睑较厚的那种。”他边思考边回答。
“而且眼角都较长。”又有一学生站起来补充道。
“他们的嘴也很相似,都是嘴角有些上翘。”
……
多么细致的观察呀!随着课程的开展,母亲们的外貌特征逐渐被找出。这不就是我平常时时强调的“人物描写要抓住其主要特征”吗?如果把他们刚才的观察一一记录下来,不就是一篇人物外貌描写的文章吗?
我接着说:“干脆我们做个游戏吧,题目叫‘猜猜看,这是谁的母亲’。大家把最吸引你的照片上的人物形象描写出来,让其他的同学猜猜你写的人物到底是谁,看你表述得好不好,怎么样?”
听了这话,学生兴致勃勃地拿出作业本,认真地写了起来。
第二天,学生的作文本都交上来了。我高兴地看了几本,发现他们写的没有我想象的好;又看了几本,还是没有课上说得精彩。再翻几本,我彻底失望了。看到这一篇篇与我的想象大相径庭的文章,我陷入了沉思。
让学生自由地说,他们总能说得颇有特点、具体生动。可要学生自己写,他们却不知如何去写。究其原因,可能是学生在写作时背负着“完成作文任务”的沉重心理,不能轻松地用最平常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
学生对写作存在畏惧心理,那么,我该怎样引导学生完成写作任务呢?对此,我展开了调查,发现了这些情况:
姜晓:“每次作文我都挖空心思,想写一篇好文章。可想了很久,也难以下笔。即使找到了素材,也不会用语言表达。时间一分一秒地被浪费了,最后也只好糊弄一篇交上去。”
孙新:“我还是觉得写日记好一点。写日记是用自己的语言,写自己的事情、自己的想法,总比为应付老师而写的作文强。 ”
刘丽:“我的文章常常被老师拿来在班上诵读,还贴在学习园地,推荐到报刊杂志。所以,我挺喜欢写作文的。”
……
通过调查,我终于探出了“新路”。就学生本身而言,他们年龄小,生活积累少,而且语言贫乏,没有掌握写作技巧。其实,对作文缺乏兴趣是学生不喜欢习作的主要原因。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布卢姆曾指出:“那些对学习有兴趣、能主动学习的学生会比那些对学习没有兴趣、不愿学习的学生,学习得更好,学习得更快。”
我认为,鉴于学生的写作态度,目前首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一、培养写作兴趣,敲开作文之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活动式作文教学可以让学生兴趣盎然。我在指导学生写《×××,我想对你说》一文时,让学生从班上的“悄悄话”信箱中取出一封题为《班长,我想对你说》的信,读给大家听。之后,学生都想一吐为快,说出自己的心里话。
随后,我把学生的作文全都贴在教室的墙报上。我暗自观察,发现许多学生表面上不在意,却时不时“无意”地从旁经过,阅读别人的作文。学生不仅需要老师的赞扬,还要寻求同学们的认可。正是这种获得更多读者的愿望,使学生挖空心思在“怎样才能吸引人”方面下功夫,对写作产生了兴趣。
我因势利导,运用发表式作文教学引导学生悟“他人之境”,走“自我之境”,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点燃学生的创作激情。学生写作的畏难情绪消失了,思维得到了激活。
二、赞美学生,激发其创作潜能
赞美能使胆怯的人鼓起勇气,使自卑的人重塑信心。每一个人都需要赞美、被认可,所以我们在指导学生练习写作时,一定要多赞美他们。学生写作时会觉得艰苦,但一旦受到赞美,就会“乐此不疲”,愉快地创作。因此,给学生以赞美,就等于给了学生自信心。利用赞美激发他们的潜能,从而为写作之用。
三、读写结合,厚积薄发
“读书是学习,写作是创造。”只有把读写紧紧结合起来,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苏轼曾言:“为学之道,在厚积薄发。”读书的过程就是“厚積”的过程。这一过程开阔了学生视野,训练了其思维,帮助其增长了知识。只有有了一定量的积累,学生才会在写作上有质的飞跃。
我指导学生“读中悟写、读中悟序、读中悟情、读中悟理、读后创新”五步结合,让学生把看到的、观察到的融入自己的思维,感知、碰撞后,形成自己的独特见解,写出读书心得。我要求学生对阅读物的精彩词、句、段、篇及见闻有选择地摘抄、读记,然后进行赏析、评价、再创造,以此加深印象。在读书笔记中,学生可以随意写出自己的想法。
为了使学生坚持记录读书笔记,不断提高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我定期评价学生的读书笔记,对学生进行激励。除了简单的“优”“良”外,我还在班会上让全班同学品味、欣赏有创新意识的读书笔记。经过半年的实践,我班学生的观察笔记、读书笔记、课后练笔数量和质量都大幅提升。
通过以上几种方法,学生的写作兴趣浓了,知识面扩大了,写作素材丰富了,练笔机会多了,作文水平得以快速提高。
参考文献
[1]陈小梅.小学作文书面评语研究[D].聊城大学,2017.
[2]唐敏.小学童话作文教学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6.
[3]邢雨青.小学第二学段作文教学策略研究[D].苏州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