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学生职业道德与法律法规素养培养的有效研究

2018-09-10董莹

南北桥 2018年11期
关键词:法律素养培养研究中职学生

董莹

【摘 要】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国家大力号召经济向“高精尖”方向发展,逐步提高第三产业占国民总产业的比重,这无疑增加了国家对人才的需求量,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职学校的专业人才培养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不仅需要中职人才有专业的知识,还应该具备优秀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

【关键词】中职学生 法律素养 培养研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1.153

国家高度重视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在“十一五”期间,国家投入数百亿元重点用于支持中职学校实训基地的建设,这为中职学生的专业知识的扎实学习提供了更加优越的条件。但在实际的调查中发现中职学生的专业知识存在不合格情况较为突出,甚至思想道德问题也较为严重,因此,对中职学生的培养方案进行科学有效的规划至关重要,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更要注重学生思想道德及行为规范的引导及培养。

一、中职学生职业道德与法律法规素养培养的重要性

将中职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上有用的人才,培养学生的法律法规素质尤为重要。职业道德是说职业工作人员,在工作时遵守法律法规,有一定的道德素养。这是学生应当必备的职业素质,这也是社会默认的用人要求。比如,对于护理职业工作者,应当为病人提供周到的服务,要把工作当成自己的责任。近年来医患矛盾的曝光程度上升,多以医护人员未能细心、耐心得照顾患者,有个别医护人员未能尽职尽责,以简单粗暴的态度与方式对待病人,这便是医护人员的失职。作为一名合格的职业医护人员,不仅要具备医护方面的专业知识,更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这样才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的员工可以有效地调节工作对象与社会的关系,从而能更快、更好的融入社会。法律法规意识的培养更为重要,与道德要求不同,法律法规是硬性的、是有明确要求的,人一旦触碰到法律的底线,就会受到法律不同程度上的惩罚。当下的中职学生教育中部分学校过于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从而忽视了法律知识的教育。加强对中职学生的法律素质教育有利于,降低将来社会违法行为发生的概率。同时,同学们对学习法律知识的重视程度与兴趣不高,导致法律教育效果较差,学生的法律意识也相对薄弱,这便增加了学生违法的概率。因此,职业道德素质与法律法规意识的培养都尤为重要。

二、当下中职学生职业道德与法律法规素养培养的现状研究

(一)学习缺乏动力,道德素质意识薄弱

中职学生,大多是初中毕业后,因为中考成绩不理想,不能上到理想高中,父母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能在社会中立足,必须拥有一技之长来谋生,这时候中职学校成为广大父母的不二之选。在中职,孩子能有个学上,又能得到一技之长,也不用较早的面对复杂去的社会,然而,这个时候,大多数上中职的学生会产生自卑心理,他们会认为自己比别人差,所以不能上自己理性的高中,再加上这个时候学生年龄较小,心理和心智尚不成熟,长此以往,学生很容易迷失方向,对前途迷茫,更容易放空自己来自暴自弃,学习上也会不知上进。长时间下去,在学生完成学业步入社会时,很容易缺失职业道德,难以在社会上立足。

(二)缺乏法律意识

中职学生进校时,大多是学校门槛低,学生素质也相对比较低。而在中职学校管理约束相较之高中而言,也是较差,这个时候,学生做事只能靠自觉,甚至可以说为自己道德的约束,如果学生在处理某件事一旦违法,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然而,在中职中却存在学生不知道或者不认为自己违法的情况。中职学校,作为一个学校一个教育机构,不仅要注意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也要负责起学生的法律学习教育。如果不及时加强对学生的法律知识培养,将来很可能犯出更大的错误。

三、加强中职学生职业道德与法律法规素养的建议

(一)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中职学校在注意教学生专业知识时,也应该融入素质教育、思想道德及职业道德教育,学校应建立健全完整的教育管理体系,加大对学生的约束力和管理力,不能放任学生的行为,加大对学生犯错的惩罚。同时,应向高中学习,定期对学生的成绩进行考核,严厉打击作弊现象,保证学生专业知识获得的同时,加大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职业道德教育力度,比如说可以将道德错误提升到校规的层面上来,也可以在学习任务不紧张的情况下,有计划的带学生參观具体的相对应的单位,使学生能具体的感受到应试单位对员工的要求,深切的体会到员工工作时所表现出来的认真、敬业、踏实、谨慎的态度,使学生能振奋精神,增强集体主义和社会责任感;学校也可以给学生放映伟大的道德楷模,使学生受到影响。振奋精神,改变行为懒散,能真正的端正态度等。

(二)加强法律法规素养

中职学校应加大法律教育,比如增加法律类课堂的课时比重。只有学校高度将学生当前的法律意识淡薄问题重视起来,学生的法律问题才能得到有效解决。中职教师在培养学生法律意识时,可以适当举例,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在举例时,可以适当举几个反例,这样有助于让学生了解违法的严重后果,有利于让学生意识到法律的权威性、让学生法律的底线不容侵犯。教学案例不仅要服务于教学学内容,还要保证事例的时效性,最好可以列举学生身边案例,这样更利于让学生理解。通过案例形式的教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让同学们理解法律内容,了解法律程序,学习法律知识,善于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让同学们懂法、守法。为同学敲响警钟,以此避免中职学生因年少时的懵懂与无知给人生留下遗憾。

职业道德素质与法律意识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都是特别重要的。中职学校一定要加强这两方面的教育程度,应当探索出适合中职学生学习的模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职业道德素质影响着学生的工作质量与道德修养,法律意识关乎着学生生活与工作的底线问题。中职学校应当培养出有技术、高素质、懂法律的社会人才,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国家与社会。

参考文献

[1]何李媛.强化职业道德教育,全面提升中职生综合素养[J].华夏教师,2017(2).

[2]刘媛.德育课教育对中职生职业道德的培养分析[J].未来英才,2017(11).

[3]唐冬梅.案例教学法在中职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7,2(23):119.

猜你喜欢

法律素养培养研究中职学生
高职院校学生法律素养养成探析
多措并举让语文学习兴趣“浓起来”
浅议如何提升人民监督员监督质效
法治中国视域下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培育
浅谈中职英语单词教学策略
浅谈如何在语文课堂上激发中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