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探究

2018-09-10乐波

南北桥 2018年11期
关键词:道德情操情感教育高中语文

乐波

【摘 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改革,教育部门愈发重视起高中语文的教学了,逐渐也发现了其中存在的教学问题。情感教育就是现如今高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一重大问题,直接影响了学生学习语文的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高中语文 情感教育 道德情操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1.085

在新课程背景下,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已然成为了语文教学中重要的步骤之一,在教给学生必要的语文知识的同时也要陶冶他们的情操,让他们细细品味中华上下五千年的人文精神和历史情感。所以,语文教师要增强对高中生的感情教育,如此一来才能充分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让学生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质。基于此,本文将着重探究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让高中生能够全面提高自己的语文学习能力,学会如何做人。

一、探究情感教育之于高中语文的教学作用

众所周知,语文教学本来就和情感教育不可分离,二者相辅相成,唯有一同教给学生,才能让语文教学的精髓被学生所接受。目前的情感教育不仅满足了语文教学的必要条件,更是新课程背景下应运而出的创新型教学模式。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教师在教给学生基础的语文知识的同时,也要教会他们如何做人,重视对情感的教育,将情感教育潜移默化地融进对学生的日常教育中,成为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所以教师要合理的将情感教育与语文教学相融合,培养高中生的人文情怀,让他们在中华历史中学会前人的精神品质。

当然,情感教育作为最适合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模式,它能够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他们的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自己的所长。新课程背景下,教育部门要求教师要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教育,让高中生在学好知识的同时能够学会如何为人处事,做一个至情至性之人。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被应试教育的思想所束缚,教出来的学生大多都只会刻板的学习语文知识,与教育部门的教学初衷有所违背,不利于培养高中生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总而言之,情感教育如今已经被教育部门所重视,要求语文教师能够在日常的教学中潜移默化学生的语文学习思想,始终保持对语文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帮助他们在人生最重要的阶段建立起正确的情感价值观念,做一个既能好好学习又通人情世故的乖学生。

二、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中实现情感教育的策略分析

第一,教师要让学生细细品味阅读文章里的复杂情感,影响他们的思想意识。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阅读文章都是经过精挑细选之后让学生们学习的,所以其中蕴含的情感和精神品质都是值得高中生细细品味的。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的教学需要得到改进,教师要让学生充分体会语文学习中的精髓,用心去感受每一篇文章蕴含其中的真情实感,通过教师有意识的引导和帮助来培养起高中生的综合素质。想要让学生充分的体会阅读文章中的情感,需要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让高中生能够在课堂上真正的释放自我,完全融入作者的情感之中,如此才能更深刻的接受情感教育。高中时期的阅读文章不同于初中时期,它更加深刻和抽象,学生要从不同的角度去对它进行分析和探讨,才能真正理解其中蕴含的丰富情感,与作者之间产生情感的共鸣。总之,想要在语文教学中实现对学生的情感教育,首先就要从思想上转变教师的教学思想以及学生的学习意识,让学生愿意花时间去慢慢体会阅读文章中的丰富情感,对文章进行二次创造,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和意识,这才算是情感教育的第一步,让高中生真正意识到情感教育。

第二,教师要保证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充分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语文是一门贴近学生生活的语言性学科,所以它的情感表达非常直接,通过语言或是文字都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而高中生接触语文最多的时刻便是语文课堂上,所以想要学好语文,接受情感教育的洗礼就需要学生在课堂上积极的参与,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掌握阅读文章中的作者情感,更好地了解这些情感背后的故事,进而更加深刻的体会作者的意图和思想。因此,在进行语文教学时,教师需要让自己的语文课堂变得生动活泼,以此来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让他们愿意去主动探索语文学习中的奥秘,探究情感教育。高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佳作,但学生若是一知半解的进行学习,自然是无法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和思想。所以,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当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来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去,主动了解所要学习的阅读文章的背景资料,通过与同学之间的讨论和探究来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发现,在脑海中勾勒出情感框架,进而更深入的理解文人墨客所留下的情感。久而久之,高中生就能学会如何自己去进行情感学习,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

第三,语文教师要与学生之间构建起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能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语文,体会情感教育。进入更高阶段的学习之后,语文已经成为学生学习其他科目的一种基础,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基础。如今学生学习的阅读文章大多都与情感教育相关,其中蕴含了丰富的人文情感,需要学生仔细思考和品味才能有所感悟。但想要达到情感教育的目的还需要教师和学生之间有良好的沟通与交流,建立起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如此一来才能更轻松的进行情感教育。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过于一板一眼,几乎与学生之间“零沟通”,这样的教学方式直接导致了高中生刻板的语文学习,根本无法深入进行情感教育。其实,语文学习的精髓就在于让学生自己去感悟万千文章中的各种思想情感,将这些人文精神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精神品质。可惜过去的教育模式让学生在学习时放不开,所以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要给学生营造出开放式的学习氛围,在语文课堂上多与学生进行交流和互动,努力创建一个和谐平等的课堂氛围,让高中生能够随时说出自己想说的,自己亲自去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这样才能够更有效的在语文教学中自如的进行情感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

三、结束语

众所周知,语文这门学科其中蕴含了丰富的情感和思想,需要教师慢慢的引导和帮助学生,才能让他们逐渐接受情感教育。总而言之,高中语文教师要不断地创新自己的教学方式,这样才能潜移默化学生的思想和意识,合理的开展情感教育,全面的提高高中生的人文素养和语文综合学习能力,让学生学好语文,成为至情至性的人。

猜你喜欢

道德情操情感教育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留守高中生情感教育的对策探讨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