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供电可靠性的配电自动化系统规划研究
2018-09-10李正卿薛德浛张健
李正卿 薛德浛 张健
摘要:随着国内的电网工程的迅速发展,针对配电自动化系统的整体性能,行业内也提出更严格的标准。但是在我国部分地区的电网工程中,依然有很多不合理的规划的情况存在,例如架设密集光纤通道以及配置遥测与遥信终端,没有与主站能力相互配合系统化规划设计,阻碍了配电自动化性能的性能,本文基于供电可靠性的标准,对供电区域划分、规划技术要点的应用与差异化原则做了进一步分析探析,以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供电;可靠性;配电自动化系统;规划
目前,配电自动化系统作为国内的电力系统工程必不可少的关键部分,在对其进行整体规划设计的过程中,须引入差异化的原则作为基础,也就是按照供电区域的差异,从而应用对应的可靠性规划设计方案。在目前的具体工程实施中,如何把这种差异化原则科学有效的运用,对于配电自动化系统工程可靠性规划来说难度较大。因此本文对于此类问题的研究就有着重要的意义了。
一、针对供电可靠性的配电区域的划分分析
由目前电网工程供电可靠性标准能够得出,供电区域可划分为以下六级,详细划分:(1)在高于30MW/km2负荷密集的供电地区,供电可靠性标准须维持在99.99%,被称作为A+区域。以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城市中心地区进行说明,二者均处于A+区域范围之内。(2)荷密度处于15-30MW/km2的范围内,和A+供电区一样,其供电可靠性的要求也是较高的,这个区域就被称作A供电区域。(3)负荷密度处于6-15MW/km2的范围内,所在供电区在供电可靠标准要求维持在99.965%,譬如一些重点城市的市区、地级市的市区等,被称作B供电区。(4)负荷密度处于1-6MW/km2的范围内,其供电可靠性标准须维持在99.897%,类似发达的城区、地级市的城区,这些区域可以归属于C类区域。(5)当负荷较为分散,负荷处于0.1—1MW/km2的范围内,大多数的农村、城镇供电区,被称作D类供电区。(6)负荷密度低于0.1MW/km2,所在地区的供电可靠性标准较低,偏远农牧区等地区均是这一类供电区域,归属于E类区域。
二、针对供电可靠性的配电自动化系统规划的技术要点分析
(一)主站规划设计技术要点
在配电自动化系统工程的搭建过程中,一定要进行好主站规划的工作,并对其进行细分,包括前置延伸模式以及小、中、大模式。注意,前置延伸模式重点是主站所在的监控区域范围内达到前置延伸,从而充分采集区域内相关的数据信息,实现就地监控目标。对于大中、小、模式而言,通常将可扩容平台当作中心内容,保证它与EMS等关联系统,运用信息交互总线完成互联。由此就可以实现配电网信息的共同利用和优化整合,在这个水平層次上从而搭建对应的配电网图模,以此达到配电网系统的故障检测与维护。对于各个类型的主站规划搭建而言,须以信息流入量的大小作为对应的参考。比如说,小型的主站信息流入量低于10万点内,而中型的主站信息流入量处于50万以内,但是大型的流入信息量却高于50万点。这个时候,需要特别划分硬件设备以及软件模块,大型主站一定要以SCADA软件的配置为背景,将另外的故障维护模块、信息交互关联模块和相关的应用软件配置引入,小、中型主站的配置所采用的高级应用软件则可根据实际进行选择。
(二)继电保护技术要点
继电保护技术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是将供电的可靠性作为出发点。特别是在农村配电网络搭建过程中,充分反映了分支多、供电半径长以及短路供电容量较低等现象,因此为了尽快实现故障得以快速维护,我们实际上在主干线路上能装配置三段式过流保护与维护的设置,同时装置对应的断路器。此外对于城市配电网而言,它的供电半径较短并且短路供电容量较大,如果产生故障问题,就可能产生整定电流值现象。因此能运用级差保护处理方式,从而确保在故障的情况中主、分线路避免彼此影响。
(三)通信和终端部分规划技术要点
在对配电自动化系统工程作规划时,一定科学的对终端进行设计,终端设计通常分为“二遥”以及“三遥”。其中“二遥”一般指的是能够与故障信息提交性能、电流的遥测性能的需求相契合的终端。在现实的规划设计中,其中开关部分并不进行另外的电动操作机构规划设计,只有终端自己具备本地保护性能、可将GPRS以及无线网络关联引用从而完成终端联结功能。针对“三遥”终端,即便是故障须提交信息过程中,也一定要达到与此对应地遥信、遥控、遥测功能,同时进行开关电动操作机构地设置工作,它可充分应用光纤通道进行关联联结。
三、配电自动化系统规划差异化原则应用分析
以某城市说明,此城市的配电可靠性标准很高,大部分地区是B级供电区,其他一部分归属A级供电区,针对此类情况,就一定要进行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差异化规划、而且一定要提高配电操作部门的投入数目,实施分枝式接线作业,增强配电系统的联动性能,同时划分配电线路应用段,在这一系列的操作下,对系统针对性监控。除此之外,运用“三遥”分段技术方式来达到有差异的终端共享同一操作平台的标准目标。通过不同段时间的检测与分析,可以确认此类方式能够和本地供电保护的标准相契合,同时还可以减轻线路的电力负载压力,可以防止不必要故障的产生,使线路的使用寿命有效延长。由此能够说明,基于供电可靠性,配电自动化系统供电区域差异化设计原则有极大的实用效能。
配电自动化系统在电网工程的发展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它的规划是否科学有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供电系统的可靠性。所以必须提高配电自动化系统的规划技术水平。在现实的规划设计中,一定要注意根据供电可靠性需求进行对不同供电区域进行划分,以搞清系统工程中各方面的技术,使各个供电区域内的配电系统均能够契合供电可靠性的要求,推动电力系统工程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郑进嘉.面向供电可靠性的配电系统自动化系统规划探讨[J].科技与创新,2017(12):103.
[2]郑建.面向供电可靠性的配电系统自动化系统规划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20):211.
[3]黄鹤,王思谨.面向供电可靠性的配电系统自动化系统规划研究[J].四川水泥,2016(11):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