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推动苏州众创空间发展政策建议

2018-09-10邵蔚

环球市场 2018年4期
关键词:众创苏州市创客

邵蔚

摘要:推动大众创新创业、发展众创空间,是我国构建创新生态体系、实现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重要驱动。在发展创新经济战略的导向下,建设众创空间成为时下备受关注的话题。本文从众创空间作为孵化器发展的新模式的视角出发,认为众创空间本质上是工业4.0与创新2.0浪潮下受互联网因素影响形成的一种新型孵化器。本文结合苏州本土以及其他地方政府鼓励政策,对苏州市众创环境鼓励政策提出建议和参考。

关键词:众创;众创空间;创客;孵化器;工业4.0

一、苏州市现有政策分析

良好的众创环境离不开政府政策的有力推动,在《苏州市关于实施创客天堂行动发展众创客空间的若干政策意见》中,苏州市在支持众创空间建设、突出市场运营导向、集聚创新创业主体、健全创业激励机制、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强化科技金融支撑、落实税收扶持政策、降低市场准入门槛、营造创新创业氛围、加大统筹协调力度这十个方面突出对苏州地区发展众创空间的支持力度。具体来说,体现在:

(1)优化‘育新苗’的生态环境。建设众创空间服务区,包括技术交易平台、资源共享平台、科技金融超市、洽谈对接平台。

(2)成立苏州众创空间联盟。通过搭建资源共享平台,实现创新创业服务资源面向广大公众开放,降低创业成本和门槛,推动大众创新。

(3)完善配套措施,营造众创空间发展的良好环境。全面完善服务、提供入驻补贴、鼓励社团活动、定期举办大赛、培养创业导师、人才,挖掘优秀项目及团队;完善苏州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苏州研发资源共享平台、科技金融超市等,营造创新创业氛围。

(4)完善创业投融资服务。支持天使投资、创业投资、股权投资等,鼓励互联网股权众筹融资试点。创业信贷支持,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鼓励使用专利技术进行融资。创新创业企业可纳入本市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贴政策范围。

二、苏州市未来政策建议

参考北京、上海、深圳、南京、杭州等地政府众创以及创新支持政策,并且结合苏州本土众创环境土壤的性态,本文列出如下发展空间:

(1)建立创业学院、建设创业教育基地,培育青年群体尤其是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参考上海“创业启明”行动,重点发展建设一批创业学院,组建创业导师队伍,推动系统化创业教育和技能实训的普及,利用创业教学、实训平台鼓励大学生创业,激活青年人口创新活力。

(2)加大人才引进力度,链接海内外创新资源。由于与北京、上海地区存在历史差距,需要强化创新环境的基础建设,关注研发机构建设、科技计划项目、科普活动、高层次学术会议等,借助政府资金扶持发展。进一步加大优秀人才引进力度,从海内外整合各类创新资源,并完善配套的人才留住机制。

(3)完善社会共享平台,设立创客服务专区。进一步开放科研成果、促进专利集成、实现技术转化;借鉴上海“全城创客”行动,建设硬件开源平台、开放共享精工实习基地、仪器设施共享平台、专业技术服务平台、加工车间等资源和设施,建立创客产品路演与展销平台、智能硬件产品交易平台。

(4)文化与媒体上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鼓励创客信心。开展多层次不同人群的创业活动,举办民间创客空间宣传活动,扩大创客在民间影响力,同时培养容忍创业失败的宽容环境。

(5)扮演好服务型政府角色。开设政务综合服务窗口,便利创新创业活动;重点培育并优先发展科技类社会组织,简化审批环节;支持科研机构深入开展协同创新,鼓励企业设立科技项目;做好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鼓励产品的技术突破、更新升级、外观设计创新;规范创客空间的建立,实行创客空间政府认证制度、发行创客空间牌照(这个是我自己想的,主要针对市场上驳杂繁复的创业噱头),设立市场创客平台建立最低标准,打击创客空间造假现象。

(6)正确引導科学合理的创新方向,避免人才扎堆在资源过度集中领域。针对广州出现的人才过度集中于软件开发现象,苏州市政府应切实调研苏州本土产业情况,定期公布政府引导产业方向,引导公众关注城市发展薄弱环节,鼓励创新力量进入薄弱领域。(各地政策都没有提及,新闻中有提到扎堆现象)

(7)建立完善创客空间、创业孵化区的管理机制。参考《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科技型企业创业孵化集聚区管理办法(试行)》,建立入驻企业信息报告制度及披露机制、创业孵化集聚区信息报告制度及披露机制,定期对创客空间、创业孵化区进行检查,保证其正常运作和活动进行。

(8)建立以苏州工业园区云彩孵化器、苏州创客空间为典型示范意义的创新示范区。通过示范区在全市范围内扩大创客影响力,以点带面,鼓励各地建立创客空间、高校建立创客社团。

(9)完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引导民间资本依法设立科技成果转化创投基金(上海、深圳),鼓励互联网股权众筹融资试点活动,支持设立第三方创新券运行管理机构(上海);撬动银行业、保险业资源(广州),创新信贷服务产品(上海、深圳);鼓励国有产业集团参与设立创业投资企业(上海);政府试行股权有偿资助制度、创新券补助制度、创新产品与服务远期约定政府购买制度(广州),财政经费支持融资对接,优化科技投融资激励和风险补偿机制,试点科技成果转化“投资损失”免责政策(上海)等。培育新技术新产品应用的市场环境、多层级科技资本市场,打造科技创业金融服务链。

参考文献:

[1]范海霞.各地众创空间发展政策比较及启示[J].杭州科技,2015(3):53-57.

[2]王佑镁,叶爱敏.从创客空间到众创空间:基于创新2.0的功能模型与服务路径[J].电化教育研究,2015(11):5—12.

[3]严旭,鲁德银.众创空间发展策略探析[J].商业时代,2016(7):103—104.

猜你喜欢

众创苏州市创客
兰州出台《众创空间认定管理办法》
校园创客交流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西安市级众创空间可资助30万元
朝阳“五个工程”促进众创空间发展
今天我叫早
创客,你是什么段位?
创客时代
上海“工商众创十一条”出台 给创业降门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