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信息化与供应链管理

2018-09-10吴玥王玮

环球市场 2018年4期
关键词:供应链策略

吴玥 王玮

摘要:企业信息化与供应链管理是当前企业发展中面临的两个热点问题。实践证明,一个企业的信息化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该企业的竞争力和发展前景。而供应链管理的应用已经使一些企业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果,正受到更多企业的关注。为了加深对企业信息化和供应链管理的理解,本文对企业信息化技术和供应链管理进行概述,并分析两者的关系,提出了促进企业信息化和供应链管理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中小企业信息化;供应链;策略

随着供应链管理思想在企业管理中的广泛应用,企业的信息化范围已经不只局限于企业内部,企业间信息的无阻碍沟通和商务过程的协同是高效率的供应链管理实现的关键。供应链中企业数量越多,各自使用的信息系统差别越大,越不利于上述目标的实现。如果供应链上多个企业的信息系统的软硬件能够统一、融合,就可以极大地降低供应链的运作成本,在联合实施信息化的过程中企业还可以收益共享,风险共担,且以联盟的形式增强与信息系统厂商谈判时的讨价还价,减少信息化建设的费用。

一、供应链管理与信息技术概述

应该说,自从人类开始有分工,供应链就存在了。但供应链作为一个概念提出来加以研究,并取得应用的效果还是近20年的事情。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内部信息化进程大大加快,一方面进行纵向的上下信息传递,把不同层次的经济行为协调起来;另一方面进行横向的信息传递,把各部门、各岗位的经济行为协调起来,通过信息技术处理人、财、物和产、供、销之间的复杂关系,使得管理人员随时掌握自己公司的生产和库存等状况,控制企业的能力从广度和深度上都大大加强。他们的视野不仅仅是局限在企业内部,而是延伸到供应商和客户,甚至供应商的供应商和客户的客户。同时,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使得企业间的信息传递日益便捷,促进了供应链上各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和信息共享。可以说,供应链管理上升到今天如此重要的地位,其技术基础正是信息技术的支持和企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方法,供应链管理就是对整个供应链中各参与组织和部门之间的物流、信息流与资金流进行计划、协调和控制等,其目的在于通过优化提高所有相关过程的速度和确定性,实现所有相关过程净增加值的最大化,提高组织的运作效率和效益。

二、企业信息化与供应鏈管理的关系

企业信息化是指通过应用信息技术,开发和使用企业信息资源,从而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经营水平和开发能力的过程。企业信息化要求对旧体制进行彻底改革,从产品订货、产品设计、安排生产计划、组织生产、检验到产品销售和售后服务全过程实现信息管理。企业信息化的目的就是通过信息化的手段,为企业的各级决策者提供充分、及时、准确的决策依据,实现企业各类信息的有效集成。信息化的本质是要利用信息化的手段,来使企业在运作生产的环节中能够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而供应链管理则是对企业所处供应链中的各种竞争力和资源进行集成,并对供应链中的各种运作进行同步化、集成化的管理,从而使企业在快速多变的市场中具备高度竞争力,为客户提供最大价值的一种经营管理模式。供应链管理与企业信息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企业信息化是实施供应链管理的基础,而供应链管理则是企业信息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的产物。基于计算机的信息化建设与供应链管理的发展与融合,使企业竞争战略不断创新,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因此,必须加快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步伐,为我国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提供良好的信息技术平台。

三、开展企业信息化和供应链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供应链内企业采用统一技术的信息系统,目的是降低日后系统运作成本

由不同的厂商开发的信息系统在主机、操作系统、数据库及外围设备等方面的结构都不尽相同,大量数据在这些异构的计算资源上进行运算、转换和传输时有可能丢失或出错,有时甚至无法进行数据的交换,这种情况下信息化给企业带来的好处会大打折扣,整个供应链也未能达到最优状态。虽然采用诸如中间件之类的技术可以实现异构系统之间的协作和转换,但此时数据需要穿越中间件层(即多进行了若干次转换),增加了不必要的计算时间;而且这种方法需要增加投资,对于中小企业来说不是一个好的解决方案。处于同一供应链中的企业,在日常业务上往来频繁,它们之间的信息流必须保证畅通无阻,因此,这些企业应该尽可能选择同一厂商的信息系统产品,这对于信息化建设完成之后企业的业务开展是非常有利的。

(二)供应链管理需要信息共享,没有信息共享就会形成信息的“孤岛”

供应链需要来自各个企业的实时、准确的信息。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为实现信息共享提供了必要的硬件条件。为了实现信息的共享,可采取:1)使用转化软件或中间件,充分发挥原有信息资源的作用。在供应链系统中,采用XML技术能够无缝的将原有的信息集成至新的应用系统中。21建立私有网络,借用EDI和XML技术对数据进行处理,实现供应链上合作者之间数据流的集成。3)应用供应链软件,实现供应商和用户业务之间信息的实时集成。41建立基于Intemet的电子市场。5)利用现有的EDI连接提供信息服务。

(三)充分了解行业、供应链和企业自身特点,规避信息化建设风险

尽管在一个供应链系统中,各企业采取合作信息化的方式有着诸多的优点,但合作信息化也并非在任何情况下都是有效的。对于企业来说,信息化建设就是一种投资收益行为。从理论上看,它可以带来效益,然而,这种收益往往带有间接性、长期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而且因行业而异。因此,应该认识到,在某些供应链中,信息化带来的优势并不那么明显,企业在作出是否立即进行信息化的决策之前,需要深入分析所处的行业和供应链以及自身的特点。

四、结语

随着我国加入WTO,经济全球化趋势必将给我国经济的发展带来深远影响。实践已经表明,只有那些积极推进企业信息化,并最终实施了供应链管理的企业,才会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得到快速发展,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陈春明.基于供应链管理的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研究[J].情报科学,2016,24(1):43-46.59.

[2]崔建伟,刘继承.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导入策略研究[J].情报科学,2015,23(4):503-507.

[3]彭兴,杜跃平,曹铿,等.企业信息化与供应链管理[J].情报杂志,2016(12):64-66.

[4]刘力.企业信息化的对策措施[J].企业管理,2017.

[5]林榕航.供应链管理(SCM)教程.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6.

猜你喜欢

供应链策略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我的手机在哪?
基于供应链环境下乐山某超市供应商的选择
基于供应链环境下乐山某超市供应商的选择
改变集装箱供应链商业模式
高考数列复习策略之二
供应链平台更受重视
产品可靠性与供应链集成优化设计研究
Passage Four
基于顾客满意度的供应链绩效测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