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历史教学现状及解决措施
2018-09-10覃胜国
覃胜国
【摘 要】教师应分析历史教学之中存在的问题,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在历史学习之中,老师可以多角度、多层次、多方面对学生进行分析和指导,使学生真正的、全面的认识和学习历史。采用多元化的方法,引导学生去思考,提高课堂效率等,营造有趣的、有效率的高效课堂。
【关键词】初中历史 教学现状 解决措施 方式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9.157
一、目前现存的历史教学问题
1.历史课堂教学模式过于陈旧,教学方式单一。“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这种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通过讲授能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可以较为系统地获取、接受书本上的知识,充分体现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但其弊端也相当明显,就是严重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的是“以教师的教授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在教学实践中往往容易形成“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
2.学生缺乏学习历史的激情。历史绝不只是过去的历史,它与现实社会有着紧密的联系。而现实中历史教学仅限于课本里固定的知识,脱离现实;学生学习历史也只是为了考试,历史学习成了死记硬背的任务,根本没办法与现实社会相联系,更不会以史为鉴,毫无学习激情可言。
3.教师不重视学生的课外历史知识阅读。初中历史教师在现阶段的应试教育体制下,非常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比较关注学生的成绩走向。反而,教师很少关注以及重视学生的课外历史知识的阅读量,很少关注学生在课外有没有涉猎一些历史报刊、杂志、书籍等相关知识来充实自己。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历史教师认为学生只要掌握好书上的内容就行了,不需要花时间、精力等阅读课外历史的知识。教师的这种认识使得学生的眼光变得狭窄,不能充分的领略到历史文化知识的魅力所在。
二、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促使学生健全人格的生成,使受过教育的人生活的更具有意义,更能为其他人和社会做贡献。而历史教学正是以人类历史来丰富学生的智慧,完善学生的人格,是促进人类生命发展和完善的学科教育,因此我们应该转变观念,不能以升学为标准衡量学科作用,应该树立持续发展的教学观念,以学生个体为主体,在历史教学中注入生命的含义、时代的感觉,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充分体会到生命所在,智慧所在,人生价值所在。其次,学校还应提高历史教师素质,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以调动历史教师讲课的积极性,使历史教学的作用得到充分体现。
三、重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首先,注意课堂导入的形式,尽可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爱上历史学习。同时,注意课堂教学内容的丰富性,注重历史知识与其他科目的结合,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
四、灵活运用现代化技术
身为一名中学历史教师,一定要提升自己对于多媒体教育设施的操作能力,在传授历史知识的时候,应该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设施增强学生的知识容量,激发其学习兴趣和为其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使中学历史教学的质量得到整体提高。许多学生都表示,所学习的历史知识比较枯燥,这让很多学生都对历史失去兴趣,很难让学生自己拥有学习知识的欲望,这个时候老师就应该利用现代化教学设施,把和学习的知识有关联的资料都展示给学生看,让学生对历史的感觉更加贴近。比如说在讲解人民解放军抗战取得胜利这个时刻,可以稍微让学生观看一下“渡江战役”的影音资料,让气势磅礴的战争形势改善学生的学习状态。向学生展示的内容很容易被控制,这能够有效提升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五、创新历史教学手段
随着教学模式的创新、网络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新的教学模式被广泛应用于历史教育课堂上。历史老师一方面要改变传统教学方法,另一方面要擅用现代化教学设施。通过使用新的教学方法及现代化教学设施,提高教学质量。当前,绝大部分初中生对历史学习不够重视、缺乏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基于这种情况,老师在教学中可以采取播放影音资料的形式,刺激学生的直观感受,激发他们学习历史的热情,从而培养他们的历史责任感及民族自豪感。
六、布置有效的作业
在进行教学工作的同时,教师也要对课后作业予以重视,布置适当的课后作业,帮助学生做好课后知识的复习工作,巩固知识点的学习。课后作业的布置要灵活,不要局限于書面作业中,而应当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学生进行多种多样的作业学习。比如,在进行“二次革命”学习的时候,笔者给学生布置的作业是进行小组讨论,自行对第二次工业革命成就展进行展览设计,学习准备博览会,学习通过多种途径查找资料,如工具书、参考书、互联网等等。在学生进行博览会设计的时候能够有机会接触课外知识,培养学生主动吸取各种知识的意识。通过对博览会的设计,一方面使学生感受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巨大推动作用,培养学生尊重科学、尊重知识的意识;另一方面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到博览会的设计中来,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团结协作意识。
七、与学生多沟通
历史是一门内容丰富多彩,知识蕴含广泛的学科,受很多学生的喜爱。可是由于中学生对学科的一些偏见和学生学习中的一些障碍等原因,影响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因此,教师要积极地与学生沟通,化解学生思想上的一些偏科行为,排解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才能更有效地组织历史的课堂教学,使学生将历史学习当成一件轻松、愉快又很重要的事去做。
总之,我国目前初中历史教育的现状仍然存在着诸如“填鸭式教学”、“以教师为中心”等不科学的现象,这是长期受到应试教育影响的必然结果。新课改的推出就是改善这种不良现状,让学生能够真正理解历史的精髓。但是由于传统的教学理念根深蒂固,很难在短时间内就使教学理念得以更新,所以这是一场持久战,需要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才能最终获得成功。
参考文献
[1]聂延虎.初中历史教学现状和改进对策[J].学周刊,2015(24):39.
[2]嵇秀梅.初中历史教学现状及改进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5(10):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