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推进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

2018-09-10李春枝

南北桥 2018年3期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效率教学方法

李春枝

【摘 要】初中是学生成长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教师在学生的这个过程中要极其注重他们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这个阶段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提升学生的法律基础和道德品质,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提升他们的道德素养。本文主要针对如何推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提出了几条有针对性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 教学效率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03.136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才能够提高学生的教学效率,有效的帮助学生培养法律意识,提高道德素养。所以,为了更好的推动道德与法治教学,我提出了以下几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将生活情景融入到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堂中

将生活情境融入到教学课堂过程中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融入生活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一种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一)选择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的情景

在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选择与学生相关的教学情境才能够更好的帮助学生融入到课堂的学习过程当中,如果提供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很难理解,学生就会对这个情景产生不适应感,不利于教师的课堂教学,所以选择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教学情境可以更好地推动课堂的教学开展。比如,学生在购物的过程中买到了假冒的商品,店主的诚信问题以及学生需要在这个过程中维护自己的消费权益,通过这个简单的实例,教师可以将课本上的知识融会贯通,将生活情景融合进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

(二)创设多种类型的教学情景

教师在开设教学情境的过程中,除了要考虑到教学内容的问题外,还要注重教学模式的重要性。例如,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创设合作型的教学情景,让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互相帮助,激发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团队合作的精神。另外,教师还可以创设竞争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胜负欲,让他们竞争的过程中增加自己学习的动力,可以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效率。

(三)在课堂教学中实现角色扮演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教材中的内容,教师可以通过一些事例,让学生亲自扮演事例中的人物,来体验当事人的心情,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例如,教师可以把课堂教学当作法庭进行模拟,不同的学生担任不同的角色,根据初中生的特点,他们会积极的参与到这种教学活动当中。通过模拟真实的情景,帮助学生身临其境的体验一些道德与法治中的真实案例,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和道德素养。

二、开展专门的道德教育,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初中阶段学生的学习非常重要,但是相比之下,帮助他们提高道德素养更为重要,所以教师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學过程中要极其注重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教会他们要做事,先做人。

(一)开展专门的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

学生在学校学习的过程中,课堂教学是他们的主要学习场所,所以,教师要充分借助课堂教学的时间帮助学生普及道德知识,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借助一些真实的案例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激发他们内心的共鸣,最大程度的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二)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感,使他们产生感情上的认同

在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素养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要从心理上认可道德品质的重要性,所以教师要注重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感,让学生在情感上对道德品质的提高感到认同,才能够将课程更加顺利的进行下去。仅仅通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讲解,很难抨击学生的心灵,所以,教师一定要根据自身的一些经验和经历来帮助学生更好的深入理解。

(三)组织道德教育活动,磨炼学生的意志

在进行道德品质的教学过程中,除了一些理论上的指导,教师还应该适当的组织一些实践活动来帮助学生增强道德素质,磨炼他们的意志。例如,学校应该每个月组织一次劳动周,然后让每个学生都参加到这次活动当中,锻炼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通过这次活动也可以发现一些具有优良品质的学生,并且要对他们提出表扬。然后将这些学生的优秀案例进行宣传,树立道德标兵,让其他学生向他们学习,认识到自身的不足,提高自身的道德品质。

三、开展法治教育,激发学生的意识和行为

初中生在道德与法治的学习过程中,一定要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识,能够利用法律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同时也能够做到不侵犯其他人的权利和利益,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开展法制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一)传授法律知识,学习最基本的法律常识

在近几年的违法犯罪势力当中,初中生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这正是因为初中生的法律意识越来越薄弱,没有意识到法律的重要性,自己出现一些违法犯罪的行为也不自知。所以,教师首先要为学生传授正确的法律知识,让他们了解基本的法律常识,尽量避免在以后的生活过程中出现违法犯罪行为。教师可以通过借助一些真实的案例来为学生进行讲解,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一些视频或者观看一些图片等等,将真实案例与教材中的内容相互融合,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

(二)组织开展法律讲座等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风气

学生生活的环境对他们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为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法律意识,学校首先要为他们营造正确的校园风气,定时的组织开展法律讲座等实践活动,然后呼吁学生积极参加。学生通过法律讲座,可以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另外,学校还可以开设其他的实践活动,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办一些法律主题的手抄报或者开设一些法律知识竞赛等等,将一些好的手抄报作品在全校进行展览,将法律知识竞赛中的优胜者进行奖励表扬,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充实法律知识,提高法律意识。通过开设这些实践活动,不仅树立了良好的校园风气,而且帮助学生认识到法律的重要性,最大程度的避免了他们在以后的生活和工作过程中出现违法犯罪行为。

四、结束语

道德与法治是初中生必须要学习的一门课程,不但对他们的学习很有帮助,而且对他们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和道德素养是教学的最终目的。教师要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将生活情景融入到课堂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共鸣,将法律意识和道德品质深入学生内心,让他们认识到学习道德与法治的重要性,通过开设一些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培养道德素质和法律素养。

猜你喜欢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效率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效率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