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赏识教育,提升初中语文教学效率

2018-09-10李竹青

南北桥 2018年3期
关键词:赏识教育语文课堂教学

李竹青

【摘 要】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可以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对学生的表扬和鼓励是对学生成功的认可,是学习的动力和助推剂。在素质教育的前提下,赏识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合理的运用是必不可少的。语文教师要根据学科特点,针对初中生心理年龄以及学习状态,及时进行分析,适度进行认可,能够有效地促进语文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关键词】语文 赏识教育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03.098

教育者需要通过多样化的方式来提升初中语文教学的效果,最关键的还是通过赏识教育来加强学生学习知识的自主性。众所周知,信心的鼓舞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提高对于学习语文的积极性。特别是教师在进行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赏识教育可以让学生的思维模式得到更新,可以更好地跟上课堂教学的进程,最终对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发展。本文主要结合我国教育改革的发展状况,指出初中语文课堂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且针对这些问题探讨在语文课堂中老师应该起到的作用,让更多的教育者认识到在教学过程中赏识教育所发挥的作用,从而让学生真正提升对于学习语文的兴趣。

一、中学语文课堂中开展赏识教育的意义

赏识教育可以让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发掘自身的优点所在。赏识教育法更加注重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参与度,其最终目标是让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提高。上课期间,提高学生的語文鉴赏与阅读水平依然是语文课堂的基本目标。初中课程中语文学科的学习仍然是最重要的环节之一。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以标准的普通话与学生进行交流,必须意识到对学生进行鉴赏教育,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赏识教育不仅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让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发展学生的长处,了解学生的兴趣所在。随之,老师对于学生了解程度的不断加深,老师也就可以更好的掌握教学进程和课堂情况,让每个学生都可以更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互动中,使学生的缺点得到不断改正。

赏识教育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还可以通过此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如果老师善于运用赏识教育法,在学习中有激发学生理解生活和热爱生活的感情,这才达到了我国现阶段语文综合人文素质教学的目标,教师较高的素养也可以因此显现出来。因此,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教学与结合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已经成为了至关重要的一个过程,提高学生学习的乐趣,启发学生对于新事物的思考,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同时,赏识教育可以更好地让学生将自身的优点在课堂中展示出来。

二、中学语文课堂中开展赏识教育的主要方法

第一,教师可以在上课时适当插入赏识教育的内容,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老师在语文课堂上对于课本内容进行讲解的同时是其应用赏识教育的最好时机,教师可以通过把课本内容的讲解与人文素质培养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学生在完成课文的阅读之后要及时进行难度适中的测验,让学生可以得到收获的乐趣,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信。

第二,语文阅读课也是提升学生素质的关键途径。赏识教育法让学生在对于课文的内容加以理解时更加情感化。想要真正地读懂一篇课文,就需要读者去细细品味文章中作者想要表达出的情感。当学生们完成阅读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口头或者书面形式表达出自己的观点与看法。教师也需要对学生的思想情感進行评价,然后利用评价所起到的引导作用对学生进行积极的指导。通过阅读的方式,让学生接受人文素质培养,这也是赏识教育的目的之一,让老师更加了解学生的内心想法,同时也让学生进行语文阅读更加积极。

第三,营造和谐氛围,让学生爱上语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过程就是一个让学生沐浴教育爱的过程。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教师不应唯分数论、唯名次论,而更应该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应将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给予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作为首要任务。在这个前提下,成功的教学课堂才得以展开。首先,要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学生不是唯命是从,而是和教师站在同样的高度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只有建立了轻松愉快、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学生才敢于站出来发问和质疑,思维才能放得开;其次,要得到学生的信任。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应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增强班级的凝聚力,一个关怀的眼神,一个会心的微笑,一个亲切的抚摸,这些小小的动作都能给学生很大的鼓励,让学生信赖你,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让学生爱上语文。

第四,充分发挥语文学科优势,打造高效课堂。莎士比亚曾说过:“自信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陶行知先生也这样忠告我们:“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中学生身上有着不可估量的潜在能力,教师对学生的相信是一种巨大鼓舞力量。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我充分利用语文学科优势,通过“手抄报竞赛”“演讲比赛”“名人故事征集”等活动,找出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及时、适度地给予肯定和表扬:在“手抄报竞赛”中有的学生版面设计新颖,有的学生知识内容丰富全面;在“演讲比赛”中有的学生衣着得体,落落大方,有的学生知识渊博,文化底蕴浓厚;在“名人故事征集”活动中,有的学生表现方式灵活,画出连环画,有的学生设身处地体会人物情感等等。对于这些学生我及时进行口头语言赏识和肢体语言赏识。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我时常为学生渗透“你不是天才,谁是天才”的思想,让学生相信自己、肯定自己,慢慢地,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提高了,自信心增强了,语文成绩稳步提升。

三、结语

只有在学校与家长不断加强联系的情况下,学生的学习成绩才会真正从他们的课业生活中受益,从学习模式上激发他们对学习的爱好。无论如何,老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起到一个积极的主导作用,多元化、深层次地丰富赏识教育的教学方式,肯定学生在课堂与考试中取得的各种成绩,通过外部激励推动现代语文的发展,牢固对各种知识的理解。

参考文献

[1]毛豪明,韩传信.西方情感教育思想对我国的影响论析[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7(02).

[2]刘奇.思想政治课中人格教育的意义和策略[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2).

猜你喜欢

赏识教育语文课堂教学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给“赏识教育”踩刹车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