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职网格化思政教育的基本逻辑、建构途径及其限度

2018-09-10顾然

信息技术时代·下旬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网格化现代学徒制思政教育

摘要:清晰化是高职院校实行网格化思政教育的基本逻辑,包括信息的清晰化、权责关系的清晰化、技术手段的清晰化。高职院校网格化思政教育的建构,逻辑起点是人类思想发展特征,邏辑演化是对高职院校学生思想的控制,逻辑固化是对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的持续性教育。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高职;网格化;思政教育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指出要实现全方位、全过程、全员育人,“润物细无声”中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这就要求在微观层面上落实,因此网格化思政教育与“三全育人”实现了耦合。值得注意的是,网格化是一种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但是也存在一定的限度,本文试图剖析新时代网格化思政教育的基本逻辑和建构路径,进而探索改进途径。

一、高职网格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清晰化逻辑

网格化管理模式最早应用于社会管理领域,后被引用到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中,网格化管理按照一定标准将学生划分为若干网格,每个网格由网格长或者相关负责人负责本网格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般划分三级网格,一级网格为学校层面,二级网格为院系层面,三级网格为班级层面,通过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方式,建立学生、教师、学校三级联动,教师和学校可以利用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大数据,综合分析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动态,从而采取相应措施。简单的说网格化思想政治教育分为划分网格、信息入格、明确权责、多元参与、信息平台、优化教育六个步骤。它是基于学生社区公寓和党建工作网格化管理模式的创新探索,是在信息化、大数据背景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形式之一。网格化管理模式的优点在于能将学校的众多资源高效地整合起来,打通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流沟通的“最后一公里”,对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来说,可以更直接有效地因材施教,实现教育、服务、管理三者有效结合,真正做到“以生为本”。

新时代高职院校网格化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如火如荼发展,如金山职业技术学院和九江职业技术学院等采取的宿舍网格化管理、学生党员网格化管理,本质上是通过精细化的掌握信息达到对学生思想的监控。信息是开展行动的基础,是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神经系统。只有获得更多高质量的信息,充分了解学生思想及事实的情况,高校辅导员才能采取恰当的行动,实施有效而精准的思政教育。在当前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高校各个角落,不可逆转的嵌入到高校社会事实中,网格长将搜集到的信息输入计算机信息平台,利用信息平台的综合分析,得出学生思想政治状况和结构变化,高职院校借助数据分析系统综合分析,可以自上而下的监控学生思想动态,也能自下而上的针对学生情况进行精准化和实效性的思想政治教育。

信息清晰化维度。清晰化是获取信息程度的描述。信息获取能力和技术先进程度密切相关。管理范围越大越需要更多的信息,信息获取的越充分质量越高,对于问题的描述就能越清晰越准确,随着信息数量质量提升,高职学生思想政治问题不断呈现清晰的图景。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多是粗放的,学生思想中出了问题才发现才进行教育,或者并不知道问题的症结,归根到底是掌握的信息不足。获取清晰的信息才能及早发现学生思想动态的变化从而在萌芽中解决问题。

权责关系清晰化维度。校企网格化思政教育通过校企深度合作与“双师”联合传授,注重学生技能培养的现代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实习过程中的思政教育是既传授科学知识和专业知识,也通过企业师傅传授给学生个人知识,在知识传授过程中进行思政教育,高职教育的现代学徒制现代性的内涵,决定了它是传统学徒制和现代高职教育的结合,校企合作影响着制度规则和组织架构的逻辑建构。现代学徒制中高职学生管理制度和思想政治教育制度会出现变化,现代学徒制的属性决定了校企共同搭建学生德育平台,校企分工合作分别建立网格化思政教育体系,权责清晰,学校主要负责高职学生理论思想政治教育,企业主要负责实践中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校企合作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形成合力。

技术手段清晰化维度。现代学徒制视阈下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地位更加重要。传统高职模式,在学两年,第三年实习思想政治教育处于真空期,在现代学徒制实践中,高职生将会有更多的时间在学校之外,不能接受连续的思想政治教育,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结果不容易巩固,在校时间较短,思想养成需要定期巩固,因此间断的校企合作不利于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养成。高职学院学生就业的部分企业缺乏企业文化,只重视职工完成本职工作,不考虑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其综合素养的形成不可避免要受到一些消极因素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更加需要对高职学生进行精细化的思想政治教育,通过网格化技术实现对学生的全覆盖。

二、高职院校网格化思想政治教育建构途径

新时代校企合作视域下,高职院校采用网格化管理模式进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数量不断增加,分析网格化管理是如何嵌入到思想政治教育,是进一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途径。网格化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在学校中实行,由院系领导、辅导员、专业教师、学生干部等负责各级网格,也要在学生实习的企业中实行,由企业领导、部门领导、企业师傅组成,这样形成企业和学校的无缝对接,企业网格和学校网格“双网”的连接融通,真正实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要求的“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

(一)网格化思想政治教育逻辑起点

人类思想发展的特征是网络化发展呈开环状态。高职学生自我约束力较差,思想来源简单,容易受不良因素影响,如果不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会任由自然状态的散漫发展。人类思想发展历程显示,思想无拘束自由发展中最容易养成,但是自古以来,为了方便统治和控制,加强思想教育控制是管理的必要手段,对于作为社会主义接班人和社会变革主体的高校大学生,更加需要进行思想政治控制和管理教育,对高校学生进行社会主义理论和路线的思想教育,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必然要求,当然,校企合作,在学校受到强制性规范性的思想教育,较在企业实践中师傅对于徒弟思想教育效果稍差,企业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因为对于学生利益有更直接的帮助,也更容易被学生所感知和体会,因此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地位更加重要。

(二)网格化思想政治教育逻辑演进

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紧迫的政治任务,在利益多元化的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缺乏阵地意识,容易被不法思想所占據,因此实施网格化思想政治教育在体现了对大学生思想控制基础上,需要针对学生需求加强教育和管理。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固化,呈闭环形式,网格化思政教育通过自上而下了解每个学生思想状况,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实施精准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维护学校各项工作稳定。针对学生思想发展的开放性,网格化思政是将开放转化为封闭控制的有力工具,通过清晰的掌握情况也了解到了高职学生的需求。如浙江舟山群岛新区旅游与健康职业学院的“网格走寝 师生连心”实践,通过将党建工作下沉到寝室,实质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下沉,有利于学生诉求的被采纳,也有利于对相关信息进行“加减乘除”的处理,为思想政治工作决策部门提供依据。

(三)网格化思想政治教育逻辑固化

通过网络途径对学生进行经常性的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新形势新问题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网格化工具具有实时性和便捷性特点,部分院校将高年级优秀毕业生作为网格长,避免了师生关系的代沟,高年级学生更容易获得低年级学生的好感,低年级学生在思想上的问题更容易向其倾诉,作为优秀毕业生也能在学业和思

想上给予更多的切合实际的指导。对于校外实习学生,网格思政教育无疑是有效途径,但是也存在效果不佳的情况,容易浮于表面,不能深入,网络化手段需要辅助其他思政教育手段,在企业需要师傅、部门领导等网格长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与学校理论性思想政治教育不同,在企业要更加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匠精神、职业道德等价值观和理念的教育。通过学校和企业的双网联合,对学生进行持续的全方位的思想政治教育并不断巩固。

三、网格化思政的限度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神中强调要“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在高职院校实行网格化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实现思政教育的横向联动和纵向深入,在实现对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覆盖的同时,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精准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但是,在目前的网格化思想政治教育时间来看,高职院校网格化思想政治教育也有一定的限度,需要学校网络与企业网络协同开展具体的思政教育。

(一)高校社会事实信息化的限度

社会事实是指各种物品、人员以及行动,社会事实要经过信息化处理,生成能被使用者清晰掌握的符号信息。学生数量以及教学设施统计方便,但是学生活动进行社会化处理相对较难,辨别是否为可用信息困难度更是大。此外,网格负责人的个人行为,如漏报、瞒报等也会导致网格中学生思想动态情况的不准确,阻碍下一步教师或者学校采取教育的进程。只有高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时刻注意信息的整理归档、上传信息平台,保证有用的事实信息上网,才能为信息利用奠定基础,这是网格化思政教育的难点,要做到信息适度,最大化的提高信息的有效性。

(二)信息搜集能力的限度

信息搜集是基础,只有信息完整、准确,才能为思想政治工作者使用。网格中网格负责人是核心,多由辅导员或者团总支书记、党总支书记,由于网格负责人管理学生较多,或者身兼数职,不仅要对网格内学生思想工作服务还要应付上级检查,再加上部分网格负责人没有受过专业的培训,容易出现信息采集和处理能力不足,导致将有用信息漏报或者将无用信息上报。

(三)信息利用的限度

大数据时代,通过网格化信息技术,对学生思想政治状态的信息收集起来,关健步骤是信息的利用,也就是大数据的分析和有用信息的提取,目前综合利用信息的效率较低,容易出现“选择性关注”,对于信息不能充分利用,随着学生数量增加,收集的信息源源不断增加,受制于现有技术和人员,导致大量信息的浪费,信息技术的“信息孤岛”问题阻碍高职网格化思政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通过多样的信息技术,但是,技术的融合性欠佳,再加上各部门信息的保护,并不能实现信息的共享,这就降低了网格化思政教育的有效性。

网格化技术是信息化时代引入思政教育的有效手段,可以提高高职学生思政教育的时效性和有效性,可以在微观层面进一步落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在落小落实上下功夫,可以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但是也要避免新瓶装旧酒,需要校企合作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思政教育,改进思政教育的方法,增强思政教育的有效性。需要制度与技术并重,管理学家芳汀指出,技术是镶嵌在现有制度基础之上,只有技术融入现有制度,才能得以执行,否则现有制度会排斥新技术,因此,要尊重教育发展规律,尊重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使技术与制度融合,更好促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晨.网格化管理模式下高校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研究[J].理论观察,2017(5).

[2]李怀杰.大数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的转型—以电子科技大学为例[J].思想教育研究,2016(12).

作者简介:顾然(1989.03-)天津市人,研究实习员。

猜你喜欢

网格化现代学徒制思政教育
智慧社区视野下网格化社会服务客体研究
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实践及启示
河北发力网格化监管信息化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现代学徒制在创新型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应用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农村网格化建设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