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思维的培养
2018-09-10喻清平
喻清平
【摘 要】思维作为一种能力和品质,作为人的智力的核心,它是人的智慧的集中体现。促使学生开启自主思维之门,拓展思维的宽广度,是教育赋予我们的新使命。
【关键词】初中物理 思维能力培养 案例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09.084
我国著名的化学家戴安邦先生说过:“智力因素包括动手、观察、查阅、记忆、思维、想象、表达七种能力,其中思维是智力因素的核心”。思维作为一种能力和品质,作为人的智力的核心,它是人的智慧的集中体现。正因为如此,中外教育家总是把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培养学生成才,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在于思维,在于科学的思维。
一、设置情景、以乐导思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在这里强调了乐学的重要性。现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和实践也表明,人有了愉快的心情,才会满怀激情地渴求知识。苏霍姆林斯基则进一步指出:“课堂教学应成为欢乐愉快的认识活动。”因此,教师要使学生以学为乐,必须在教学中千方百计地创设乐学思维情境,以乐导思,乐中获知,例如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的教学中,首先以生活中的现象为切入点,展示三双鞋,防滑鞋、普通鞋、溜冰鞋,问学生“如果同学们下雨或下雪天上学,你会选择哪双鞋?如果你们想去溜冰,你会选择哪双?”说出你选择的理由。在学生回答之后,再通过一些小活动打通学生生活的世界和书本世界界限。如“请同学们用手按在桌面上滑动,体验手的感觉,脚在地上蹭一蹭,体会脚的感觉;橡皮在纸上涂擦时手的感觉;推桌上的书时,手的感觉”等。学生能感觉到这些滑动过程都受到摩擦阻力的作用,且摩擦阻力的有大有小。通过探究的前奏撩拨铺垫,激起了学生探究思维的火花,学生能正确“提出问题”、合理“猜想假设”就水到渠成了。这种教学情境,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激发了学生思维。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也为我们创设乐学情境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课堂内一曲动听的歌、一幅优美的图画、一则富有哲理的故事,都可以愉悦学生的精神,活跃学生的思维。
二、组织讨论、以议启思
大作家萧伯纳说过:“如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彼此交换,我们每个人都有两个思想,甚至多于两个思想”。课堂教学也应取其精神,提倡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可以引入“辩论赛”、课堂集体讨论等形式。通过讨论和争辩,以辩促思,以辩明理,从而引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产生。
例如:在初三物理“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课中,通过实验进行合作探究,课前提供给每一实验组的器材除了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外,另外提供电阻箱、已知的定值电阻、电流表等多种器材,让学生分组合作探索测定待测的方法。教师事先按异质分好小组,每个小组选出小组长,组长负责,组长按能力分配给成员任务,并做好协调工作。每个小组结合桌上的实验器材,尝试设计多种的实验方法,并通过小组成员的讨论与交流,成员在交流中学会听取、求助、支持、说服、建议、总结,最后确定本小组的实验方案,并通过合作小组探讨制定计划及着手进行实验。各个小组借助桌上已有的实验器材,一试身手,并收集数据,再进行分析、比较、概括、归纳,进行思维加工,形成结论。由于学生积极参与探究,因此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事实证明,让学生自己动脑发现问题,讨论争辩,会互相启发,集思广益,其效果远胜于教师讲解。
三、“关切意外”激起探究思维的浪花
叶澜教授指出“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行,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它告诉我们:课堂上学生学习不是预约的,而是学生与教师、同伴“思维碰撞、心灵沟通、情感融合”的“动态”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会有许多意外与惊喜。
如学生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就出现了“在实验过程中很难保持物体匀速直线运动,这样摩擦力大小就不等于弹簧秤的示数,同时在拉动过程中弹簧秤也在移动,读数也不方便”等意外情况。“能克服吗?你们是怎样克服的?”、“意外”激起探究思维的浪花,在学生经过一番交流、实践之后,发现“把物体和弹簧秤保持静止,拉动下面的长木板,能同时克服以上两个困难。”
在正常的情况下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时,都是用弹簧秤拉着物体匀速直线运动,这种方法很难保持物体匀速直线运动,摩擦力不一定等于弹簧秤的示数,同时在拉动过程中弹簧秤也在移动,读数也不方便。学生能想到把物体和弹簧秤保持静止,拉动下面的长木板来克服这两个问题。
四、加强实验探索,发展思维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特别是在中学教育阶段,物理实验对于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设计性或探索性实验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物理知识和实验技能,还要求他们灵活地、创造性地综合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设计性或探索性实验在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培养他们的意识和创新能力等方面所具有的作用是其他常规实验所无法比拟的。
例如,“在装满水的杯子中能放多少回形针”的实验,先由学生进行猜想,然后通过实验来验证他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同学们都惊讶于在水溢出之前居然能放这么多的回形针,真是意想不到。又如,在学习大气压强时,可给学生做这样一个实验,将一小试管插入装有水的倒置的大试管内,发现小试管居然没有掉下来,反而徐徐上升。这样的结局,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的学习热情一下子就高涨起来了,从而引发他们强烈的学习动机,促使他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自觉地阅读教材,寻找答案,课堂上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总之,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同样,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方法也很多,对于中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教学内容的传授,更要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引导和训练,授之以渔而非鱼,往往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更容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真正达到现代教育的要求和目的。
参考文献
[1]汤继泉.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运用目标教学[J].济南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2]陈宝库.初中物理教学中几个问题的思考[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0年02期.
[3]乔海英,张万喜.图示法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方法[J].内蒙古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4]乔海英.图示是初中物理教學的重要方法[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0年S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