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析
2018-09-10雷雪芹孟艺璇
雷雪芹 孟艺璇
摘 要:“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迎来了新的机遇,但也面临重大挑战。“互联网+”环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产生重要影响,文章结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深刻剖析原因,探寻新的路径和方法,不断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保障体系,构建心理健康教育网站,培养高素质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积极探索“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
关键词:“互联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网络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结合,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课题。网络是大学生学习、生活、人际交往、情感交流的重要工具,网络文化生活丰富了大学生的认知、心理、情感和学习生活,为大学生健康成才提供机遇,但网络也充斥着迷信、色情、暴力等不健康信息,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带来严峻挑战。现阶段,“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注重路径创新,营造积极有利的网络平台,培养大学生良好心理品质,增强心理健康教育意识,提高大学生自我调控能力,促进心理素质与专业素质、道德素质、身体素质和文化素质等方面协调发展。
一、“互联网+”环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一)“互联网+”环境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1.提供情感宣泄的平台
互联网具有虚拟性和隐匿性特点,人们在网络世界可以隐匿种族、年龄、性别、社会地位、职业和地域等,摆脱现实生活压力,大胆展现自己个性,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大学生进入大学校园后,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的巨大变化会给他们带来很大压力,比如:自由支配时间增多、人际交往范围扩大、学习自主性增强等会使部分大学生产生心理压力,感到茫然无措,失落、自卑、焦虑情绪随之发生,网络可以让压抑的情感得以宣泄、波动的情绪得以疏导,同时帮助解决心理难题。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渐成熟时期,情感表达对他们的健康成长尤为重要,很多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不能满足自己的情感需要,通过网络寻找寄托。应试教育模式只注重知识培养而缺乏人际交往能力培养,造成很多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较弱,虚拟的网络世界为大学生的自由交流提供平台。大学生通过网络可以获取心理安慰、精神寄托和鼓励,网络为大学生的情感体验提供宣泄和释放的空间。
2.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
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是在网络空间以网络为载体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与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在时间、地点、环境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别,具有教育关系虚拟化、教育内容多元化、教育手段自主化等特点。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运用网络技术对大学生进行心理测试,开通心理网站为大学生了解心理知识提供平台,在网络空间中,许多性格内向的学生会把当面不想讲的疑问、困惑通过网络方式和老师交流沟通,有利于老师掌握学生的最新思想动态,通过网络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排忧解难。学生通过心理网站了解更多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认清真实的自我,遇到心理困惑时能做好自我调节工作。
(二)“互联网+”环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消极影响
1.认知行为盲目
大学生通过网络空间认知世界,在短时间内接收大量信息,当外界信息输入超出人的正常接受负荷之后会对人造成心理压力,未消化的信息残留会干扰学生思考、生活和学习,造成认识麻痹,导致思维能力下降。网络信息多元性、网络隐匿性等会使大学生在认识上出现以偏概全的现象。大学生社会经验不足,上网目的不明确,具有盲目性,易被不法分子利用,上当受骗,长期的认识错误会使大学生陷入不良情绪,产生自卑心理,出现心理疾病,严重的会自暴自弃。
2.人际关系淡化
网络交往容易导致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片面化和简单化,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人际交往遇到困难,会通过网络虚拟的人际交往来寻求安慰、鼓励和支持,对待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可能采取消极态度,易形成恶性循环,导致人性迷失和人的异化。有些大学生长期沉迷网络不能自拔,出现在线时精神亢奋、离线时精神倦怠的状态,对身边的人和事冷漠无情、漠不关心,容易产生空虚的心理状态,陷入空洞、孤立的人生状态。迷恋网络的大学生参加班级活动和校外实践活动次数很少,与同学和老师的正面交流机会减少,不愿参加集体活动,在现实生活人际交往中缺乏耐心,人际关系逐渐淡化。
3.人格塑造异化
“人格是个人在社会生活中呈现的整体状况与方式,是人的心理与行为特质的总和。”“人格健全是个体心理健康的核心,而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形成过程实质上也是健全人格的形成过程。”网络的隐匿性和虚拟性让大学生在行为表现上随心所欲,网络无中心化导致集体意识淡薄和自我意识膨胀,对现实生活中性格内向的大学生来讲,有助于磨练性格、培养胆量、抒发感情,但也会导致部分大学生行为不受控制,粗话连篇,网络和现实中判若两人。很多学生忽视现实社会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尤其是网络游戏中不同角色的扮演,易使他们出现双重人格和多重人格障碍,在现实中迷失自我。网络色情的泛滥使部分学生人格发生扭曲,学生的心理和行为偏离正常轨道。
4.价值取向功利化
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定型,消费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潮通过网络不断向大学生渗透,世俗化、功利化的思想让很多大学生只注重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只注重个人利益而忽视社会利益,只注重索取而忽视贡献。大学生长期沉迷网络会远离正常的情感沟通,在网络上对热点问题的疯狂跟帖和他们的心理冲动性有关,这种冲动心理易被不法分子利用,向大学生潜移默化地渗透个人主义、利益主义、资本主义的思想,偏离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取向,冲击原有的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价值取向。
二、“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
(一)心理健康监督机制有待完善
部分具有不健康心理倾向的大学生不愿与父母、老师、同学交流,在现实生活中失落感、自卑感、疏离感强烈,受传统观念和社会舆论的影响,他们更不愿意进行心理咨询,通过虚拟的网络寻求心理安慰。还有些大学生受学习压力、人际交往压力、就业压力、生活压力等影响,心理负担过重,精神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他们通过网络麻痹自己,在网络世界中找存在感,逃避现实压力,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得到及时解决,易引起精神分裂等不良心理问题,目前网络心理健康监督管理体制不健全,管理机构职责不明确,管理人员素质和责任感有待提高。
(二)大学生自身特点
有些大学生学习成绩不好,遵守纪律观念淡薄,人际交往能力较弱,社会责任意识不强,在现实生活中遇到困难时不敢面对问题,借助网络逃避挫折。还有些大学生生活缺少明确目标,学习没有找准方向,交友范围有限,只有通过网络游戏获得成就感,在网络中满足自我实现需要。大学生处于情感体验高峰期,现实生活中会遇到个人情感问题,如果情感问题不能及时疏导会引发心理问题,网络为大学生提供情感倾诉和发泄的空间,在网络空间中大学生可以畅谈人生、理想、感情和痛苦等,但网络空间如果缺乏必要的约束会导致情感失控,严重的会引发犯罪行为。
(三)网络特点
网络具有虚拟性、开放性、隐匿性、自由性和可操作性,网络信息具有共享性,社会地位具有超越时空界限的平等性,在网络世界,不同生活方式、价值取向和思想观念等存在冲突和融合,网络用户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自我超越,满足自我实现需要。大学生长期依赖网络会使得性格孤僻、冷漠、非社会化,出现人格异化现象,在面对现实世界时不知所措,易引发心理疾病。网络使色情内容更易传播,手法更为快速隐蔽,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对于自控能力较弱的学生来说,出于好奇心理会主动寻找暴力色情信息,网络上不健康的信息和性觀念更易引起大学生性心理的畸形发展。
三、“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路径
(一)完善心理健康保障和防御体系
针对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种种问题,高校应不断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保障和干预机制,加强对大学生网络行为的心理引导。高校各个职能部门应建立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加强机构管理,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有效保障。同时,高校还应探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方法,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和心理素质进行研究,建立网络心理测验平台,通过心理测试获得大学生心理、情感和个性等方面资料,建立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档案以及大学生心理健康预警记录;及时跟踪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变化、情绪情感变化和思想动态变化,更新网络心理健康档案系统,加强心理档案规范化管理,建立一支高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这支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应该具备较高的专业技能和组织沟通能力,是专业互补、专兼结合、素质较高的人才,形成良性互动的心理健康教育格局。同时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防御机制建设,不断完善心理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制度、有心理问题倾向学生跟踪制度、来访学生心理信息反馈制度、班级心理委员制度,健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监管机制,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趋向科学化、规范化,对可能发生的危机事件,要及时向辅导员、学生处、心理健康中心、保卫处等部门反馈,做到提前防范,减少校园危机事件的发生。
(二)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网站
根据大学生自身特点和网络特点,积极创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加强对大学生网上心理引导和调适。加强心理网站建设,尤其重视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在线课程的配合,师生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在线听课、在线交流、网上心理辅导、网上心理测试,实现师生间良好互动,不断丰富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和形式,提高教育实效性。成立网络心理咨询室,开展网上心理健康教育征文活动,开辟网络心理论坛,举办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讲座,举行大学生学习、人际关系、就业和考研等相关问题的专题讨论,制作心理宣传画册和相应的声像资料,广泛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加强与学生心理和情感的沟通和交流,帮助学生疏导心理疑惑。通过网络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满意度方面的调查,真实把握学生思想和心理动态,及时发现学校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不足,提高心理咨询效果。逐渐完善“三方参与、四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针对有心理问题倾向的学生,学校、家庭、医院三方应形成合力,学校邀请家长参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通过网络等渠道加强和家长探讨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发挥学校家长教育合力作用。定期组织医院相关心理专家给学生开办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对有严重心理障碍的学生要及时转到医院进行治疗。学校应不断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监管系统,形成“学校—院系—班级—宿舍”四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
(三)培养高素质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
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能力和素质的提高对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现阶段,网络教育中教师角色的变化对教师能力和素质提出较高要求,一是具备深厚的心理学教育专业知识。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要根据网络教育内容的宽泛性、网络教育环境的复杂性、网络教育对象的多样性等特点不断丰富自己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努力提高心理学教育专业知识和技能,注重学生个体性发展,针对不同学生心理特点,及时有效解决学生心理问题。二是具有较高电脑操作技术和网络技术。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教育工作者应该具备较强现代教育观念,熟悉运用网络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满足学生个性需求,在现代教育理念指导下积极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开发网络教学资源,优化教学效果。三是具备较强的驾驭能力、突出的指导能力。网络教育需求多元性、教育对象多元性等特点要求教师能驾驭虚拟的网络课堂,教师能积极引导、启发学生,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惑,促进网络教学有序进行。四是富有创新精神。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应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和技术开发网络教学资源,不断培养自己创新、创造意识,积极构建新型教学模式,探求创新性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李永占.网络对大学生心理的负面影响及教育对策[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7(1).
[2]王晓虹.大学生生命教育[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5.
[3]段鑫星,赵 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4]龚 民,李 烺,谢曼君.网络环境对高职高专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3).
[5]吴峰丽.基于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研究[D].南京:南京邮电大学,2011.
[6]刘秀伦.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途径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5).
[7]章剑锋.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8]毛国红.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江苏石油化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
[9]郑显亮.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其教育对策[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