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益肾祛痹汤联合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2018-09-10李丰林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8年5期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实验组

李丰林

【摘要】目的:观察益肾祛痹汤结合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方法: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益肾祛痹汤联合甲氨蝶呤和柳氮磺胺吡啶治疗方案,对照组采用甲氨蝶呤、柳氮磺胺吡啶和尼美舒利联合标准治疗方案,连续观察2个月。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6.7%,对照组总有效率70.0%,较对照組而言,实验组患者治疗后部分症状、体征以及实验室观察指标改善程度明显占优。结论:较之西医临床标准疗法,采用益肾祛痹汤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关键词】益肾祛痹汤;类风湿性关节炎

类风湿关节炎(RA)为一种由于自身免疫功能失调所导致的关节和关节外多系统损害的慢性炎性改变,病变特点为滑膜炎,以及由此造成的关节软骨和骨质破坏,最终导致关节畸形,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1]。由于其病因尚不清楚,所以目前尚无特异的治疗药物和手段。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2],在西药慢作用类药物联合用药的基础上配合口服中药益肾祛痹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并观察该疗法对患者病情的影响及相关指标变化,现报告如下:

1 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纳入标准

参照198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类风湿关节炎修订分类标准[3]:(1)晨僵至少一小时(病程大于等于6周);(2)三个和三个以上区域的关节炎病程大于等于6周;(3)腕、掌指和近端指间关节炎中至少有一个关节肿胀;(4)对称性关节肿胀;(5)类风湿结节;(6)类风性因子阳性;(7)X线改变。以上七项指标中只要具备四项或四项以上即可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研究对象需将有严重心血管、肺、肝、肾及造血系统等疾病及肿瘤患者;合并有其它风湿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疝,干燥综合症等的患者排除。

1.2 研究对象

采用病例对照方法设计研究方案。自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其间,民乐县中医医院依据纳入标准确诊为类风湿关节炎的患者总计120例病例,其中男性23例,女性97例,患者年龄27~75岁,平均年龄49岁,病程9~83个月,平均病程40个月。全部病例无严重心、肝、肾、肺功能不全,亦无消化道出血,溃疡及结核病史,非孕期或哺乳期妇女。随机将120例病例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60人,试验组60人。

1.3 治疗方案

对照组采用临床标准疗法:甲氨蝶呤(MTX)7.5~10mg,静脉点滴,每周一次;柳氮磺胺吡啶(SASP)10g,每日2次,口服;尼美舒利100mg,每日2次,口服,疗程两个月。

试验组采用MTX+SASP+益肾祛痹汤联合疗法。甲氨蝶呤和柳氮磺胺吡啶用量同临床标准疗法,益肾祛痹汤用法具体根据病人体质,症候,脉象,四诊合参,辨证后分为寒症,用补肾祛寒治痹汤加减法,方药如下:炙附子6g续断10g杜仲10g牛膝10g炙山甲9g淫羊蕾8g水蛭6g透骨草20g寻骨风10g自然铜6g随证加减用之;热症用补肾清热治痹汤,用药如下:黄柏10g秦艽10g地骨皮10g生地10g丹参10g山柏子20g透骨草20g寻骨风10g自然铜6g随证加减用之,每日-剂,疗程两个月。

1.4 观察指标

通过治疗前后观察指标测量来判定治疗效果。

晨僵:采用同一水平的目测模拟刻度表来衡量晨僵时间(min)。

主要相关体征:(1)关节指数:压痛关节数乘以压痛分级(0-3级)评分的总和。(2)关节肿胀指数:肿胀关节数乘以肿胀分级(0-3级)评分的总和。(3)双手平均握力血压计测量。按mmHg衡量。

实验室观察指标:包括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定量(RF)、血沉(ESR)。

1.5 副反应观察

用药其间观察记录病人的不适表现,治疗前后分别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及心电图等指标。

1.6 统计方法

对原始数据进行科学编码,采用Epi Info3.5.1建立数据库,数据分析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统计学方法采用u检验。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实验组治疗后显效18例,有效4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7%,在治疗过程中其不良反应较轻微1例,有轻度恶心1例,出现轻度纳差1例,对照组治疗后显效4例,有效38例,无效18例,总有效率70.0%。经对症处理后均能坚持用药,整个过程未发现肝肾功能损害,血尿常规均正常。

2.2 观察指标比较

2.2.1 治疗前后晨僵、主要相关体征变化

治疗后实验、对照两组各项症状体征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改善。对两组进行比较,实验组晨僵、关节压痛指数、关节肿胀指数改善状况优于对照组(P均<0.05),双手平均握力改善状况差别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2 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变化

患者自身前后比较,治疗后CRP,ESR,RF,FG及VEGF等实验室指标测定值均低于治疗前。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CRP,ESR,RF具有下降趋势,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2。

3 讨论

传统中医认为,该疾病因“风、寒、湿”邪入侵人体所致,属“痹症”范畴,外邪侵体致血气阻滞,引起关节瘀肿,若得不到及时有效治疗,常会加重病情,导致肢体、筋骨、关节、肌肉等处发生疼痛,重着,酸楚,麻木,或关节屈伸不利,僵硬,肿大变形。如《素问·痹论》指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故祛风、除湿、散寒为治疗本病的基本原则。益肾祛痹汤对于治疗久痹风、寒、湿偏盛者有显著疗效,为治疗风寒湿痹的基本方剂,该方具有益气和营,祛风渗湿,通络止痛之功效。临床中由于辨证的不同,可分为寒痹和热痹,故在临床治疗方面需根据不同的病情随诊加减。在治疗寒证方中,笔者以制附片为君药,为大辛大苦大热之品,其辛散祛风,味苦燥湿,性热散寒,故可祛风除湿、通利关节而止痹痛。臣以续断、杜仲、牛膝、淫羊霍、自然铜,治以补肝肾、强筋骨、活血通络。佐以炙山甲、水蛭、透骨草、寻骨风,治以祛风湿、活血、舒筋止痛,使以甘草调和诸药。在治疗热证方中,笔者以生地、桑寄生等补肾外,又根据“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的理论[3]。特以黄柏坚肾清热。痹之化热,往往病程较长,病体虚赢,热入阴分,下午加重,故选用了地骨皮滋肾降火,治骨蒸劳热、止盗汗除烦之品为辅佐,再配以生地等补肾养血之品,合以方中行瘀活络等药,才能逐步清除其标热之邪。全方标本兼顾,扶正祛邪,筋脉通,肝肾强健而诸症愈。

本研究中,临床上运用益肾祛痹汤配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较临床标准疗法具有更好的疗效,它能够有效且较迅速的改善类风湿关节炎的症状和体征,从而达到改善病情的目的;发挥了中医药疗效肯定、不良反应较小、“简便验廉”和“治病求本”的优势[4],为临床治疗RA提供了一种耐受性、安全性较好的方法,故临床运用益肾祛痹汤配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较单纯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有明显的优势,很适宜在基层医疗实践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黄成辉,曾颖瑜.中西医结合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生活质量及病情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01):71-72.

[2]于孟学,王吉波.类风湿关节炎的药物治疗[J].山东医药,1997(04):37-38.

[3]谢建军.浅谈“苦能坚阴”[J].陕西中医,1986(08).

[4]张金生,许华.浅论简便廉验是中医药的最大优势[J].中国医药指南,2007(01): 158.

猜你喜欢

类风湿关节炎实验组
非布司他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
论下肢力量训练对拉丁舞的重要性
类风湿因子阳性是得了类风湿关节炎吗
跑步易患关节炎
不穿秋裤就会得关节炎?你会犯这个常识错误么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类风湿因子需要转阴吗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
类风湿因子阳性就是类风湿关节炎吗
也议对照实验中的“对照组”和“实验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