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阿恩海姆的“空间”理论与中国传统绘画观
2018-09-10孙婷婷
孙婷婷
摘 要:本文就20世纪最伟大的艺术心理学家和美学家之一阿恩海姆的《艺术与视知觉》一书中提到的“空间”理论进行简要的阐述,以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空间”概念为例,阐述“空间”在绘画表现中的作用。
关键词:空间;图底;透视;阿恩海姆
空间的物理属性体现在它与时间是物质运动的基本存在方式上,不同的时空存在形式也意味着不同的信息。任何一件艺术作品都能从空间的角度分析,在中国画的创作中,空间可以使二维形式作品呈现的层次感更加丰富,产生不同的纵深感,从而获得视觉的延伸与畅快的美感。
一、图底概念与中国虚实观
阿恩海姆的《艺术与视知觉》中,“在纸面上划一条直线,这条直线看上去就不像是位于纸面以内,而像是悬浮在这个纸面上方的空间中。”悬浮是最简单的結构,以这条直线为例,其表面质地相较于纸面质地紧密,更容易使人看到它在空间中的位置,从而将其认知为“图”,而“底”则是凹进的。“图”、“底”的质地暗示空间表现起伏,引申到绘画中就是三度的空间。在一件艺术作品中,艺术家对于“图”、“底”层次的控制,有利于作品大局的统一。一件完整的绘画作品而言,首先看到的是这件作品整体呈现的外在形式,也就是所谓的“框架”,这种对于外在形式的观照态度,可以使艺术家更加注重边缘与内容的图底关系。
阿恩海姆提到的“图”、“底”关系,在中国传统空间意识里把这两者视为虚和实的关系,以《王蜀宫妓图》为例分析画面图底关系与虚实关系的相通之处。画中两人作正面两人作背面,是一种稳定交错的平衡关系,四人形状的连续性,加强了“图”的纯形式效果,尽力达到高度简化。用素绢来作画,空白的“底”使主体形象更加突出。空白的背景即为“虚”,与阿恩海姆的“底”相契合。“图”、“底”的空间辩证与老子的“无”也是相通的,虚和无实际就是中国人对背景基底的空间认识。在绘画创作中,如果能使凹进的、无限的基底能够被更好的意识到,这也正是认识虚实空间的一种表现。
二、纵深度与传统透视观——“三远法”
1、重叠、变形
《艺术与视知觉》中:“在中国画中,即使山峰与山峰之间,山峰与白云之间,在纵深中相对位置,也都是通过重叠的方式建立起来的。”一幅画中,如果它的空间概念是依靠画面中的轮廓线来确定的,那么重叠在决定画面中各种物体在即将塑造起的三维空间的顺序方面,意义非凡。如果画面中,重叠的一个单位阻碍了与它重叠的另一个单位,使之不能呈现出自身应有的简化的形状,这个被遮断的不完整的形状,总会利用其遮挡暗示出的空间线索,从而创造出颇具空间的艺术作品。在艺术创作中,艺术家和观者都会对物体有一些变形改造,由现实转向艺术,变形之所以能够产生深度,是因为在第三度范围内对它进行一些补偿后,就只能产生出最简化的式样。在创作中或多或少带有艺术家的主观经验,将物体抽象成艺术形象,将知觉转化为视觉形象,而人的视觉感知趋向简化律的理想预期,但并非与事实相符,这给艺术创造留下了施展空间。例如巨然的《万壑松风图》,画面中峰峦掩映层叠,通过对山峰的变形和形状的连续决定了重叠,产生了深度,突出了山体巍峨的空间感。重叠、分离,达到平衡,同时利用对于张力的干扰去产生特定的艺术效果。
2、透视观
绘画中的三度空间,其实都是由人们知觉到的“梯度”创造出来的,其中包括规则纹理、色彩变淡、清晰度下降等。三度空间透视法并不是用于刻板地再现现实的空间,在画面需要时也可以对这种手法进行自由的改变。正是由于变形所产生的那种真实感,在西方绘画表现中才会出现透视,意图在有限的范围内表现出无限的画面效果,把艺术家从拘泥于表现客观物体的形状和大小的中解脱出来,才为现代艺术的自由性打下基础。而在中国传统绘画中同样在追求远近的表现方法,中国的传统绘画中的“三远法”就是透视形式的最好体现,其中郭熙的“三远说”最具代表性,但这三远却集中的向“平远”展开,以平远为主要的观察方法,这是由于受庄子“冲融”、“冲淡”观念的影响,同时也符合文人隐逸思想,其实这同时也是一个能够通达到传统哲学思想的途径。对于构建具有张力性质的艺术作品,创作者在进行艺术创作对作品进行空间建构时,不仅仅局限在画面构图主题的几何形状,它能够深入表达作者创作意图和精神意向性动力。
三、空白——“无限”的绘画表现
对于创作一件艺术品而言,从艺术构思到艺术作品都包含着艺术家对事物本质的把握与理解。艺术家在观察自然事物时,对事物进行判断、推理、抽象,亦或产生了某种共鸣,内在的情感生活与外部结构之间发生“同构”。艺术中的空间不是别的,而是事物与事物之间的距离、方向和大小关系。中国传统绘画的空间建构,并不是单纯的将视线固定在一个点,在美学上,游移不定反而产生层叠的多重的意味,给人以无穷的猜度与想象的空间。中国传统绘画在画面构图中更加注重意象的表达,寄情于人、于景,进而表达作者的主观情感。在画面的主题思想上并不直接表达,而是以画面之外的意境来体现。在一些画面中往往在构图中留有大片空白,用阿恩海姆“空间”理论来说就是画面的“底”,然而画面中的空白并非真的没有内容,其作用非凡,其实是表现画面整体意境得以传达的重要组成部分。画面中空白部分的表现与画面主体物的虚实交错,从而给观者带来视觉上和心理上的冲击,产生与作者创作思想上的共鸣。
综上所述,阿恩海姆的“空间”理论通过对“图”与“底”关系、框架、重叠、变形、透视等方面的阐述,向我们展示了表现空间的奥秘,“空间”理论在绘画创作中的作用卓著,创作者情感的表达得以实现,使艺术品不在拘泥于单纯描摹现实,同时给予观者以美感。在中国传统绘画中同样存在“空间”,先贤们利用“空间”创作出了诸多优秀的作品。因此,我们在进行绘画创作时,需要把握好“空间”这一塑造的重要方法,在有限的画面里,创造出无限的表现。
参考文献
[1]艺术与视知觉[M]. 四川人民出版社,(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著,1998
[2]王琳. 从阿恩海姆的空间理论看中国画的空间意识[J]. 东方艺术
[3]张茜. 浅谈阿恩海姆的“空间”原理[J]. 现代交际
[4]任逸. 阿恩海姆的视知觉理论要素解析[J]. 时代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