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课文中品味中国人的“家”情怀

2018-09-10唐熙媚成都石室中学文庙校区四川成都610041

丝路艺术 2018年3期
关键词:家庭幸福舍小家孔雀东南飞

唐熙媚(成都石室中学文庙校区,四川 成都 610041)

春秋时期,“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在白雾茫茫的江面上,传来啾啾的鸟叫声,这是一幅静谧唯美的画面。一位谦谦君子正思慕着他的窈窕淑女,也许她会和他一起吹箫,一起鼓瑟。正是这样一篇古人的撩妹小文,却总能跨越时空,引起不同时期人们的共鸣。它传递着人们千古不变的对幸福“家”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那是对伊人的思慕。“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那是对恋人的思念和对家庭生活的憧憬。

唐明皇和杨贵妃“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作连理枝”的誓言流传千古,我们感受到的却是贵为一代帝后对幸福家庭生活的执念和朴素情怀。落魄书生崔护“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传递着佳人已去的无奈感伤。无论是从“赌书消得泼茶香”的平凡温馨,还是到“十年生死两茫茫”的凄切悼念。在这些课文中无不凸显了人们对爱情的美好向往,进而憧憬着家庭生活的温馨美好。这些虽然随时空跨越千年,但都传递着中国人一脉相承的浓浓“家”情怀。

魏晋南北朝时期,在《孔雀东南飞》中,一对青年夫妻相亲相爱却因在生活中无法获得家庭幸福,一个举身赴清池,一个自挂东南枝。这是一个为追求家庭幸福的凄切的东方悲剧。他们对家庭幸福的追求甚至超过了对生的留恋。

一篇《孔雀东南飞》道尽的是人们对家庭幸福的奋力追寻。一曲《凤求凰》奏出的是冲破礼教束缚追求自由幸福的凯歌。一个是美丽勤劳的刘兰芝,一个是果断勇敢的卓文君。两个普通女子的事迹之所以成为文学经典并为国人不断传诵,是因为她们对于爱对于家的不懈追求,体现着大家内心深处的认同感。

盛唐时期,“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是最简单不过的儿童启蒙诗,是上至沧桑老人下至垂髫小儿都能吟上两句的中华第一思乡诗。其描绘的也不过是大诗人晚上睡不着觉看见月光的简单画面,文笔也无惊艳之处。但最后一句诗恰到好处地表达了不羁才子对家的无限眷恋引起了代代中国人的情感共鸣。其淡淡的思乡之情直击人们内心深处的柔软。

那种乡情,是一种“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思念,是一种“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共勉,是一种乡音不改,儿童笑问的哀婉,是一种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无法收复山河的愤慨。

家中有“临行密密缝”的老母,有“遍插茱萸少一人”的兄弟,有“谁负灯下复补衣”的妻女。家庭生活的片段激发人们创作出了数不胜数的优秀文学作品,根深蒂固在了我们共同的民族文化中。

随着历史的不断沉淀,“家”情怀逐渐化作了中国人柴米油盐的日子中的一种文化符号,成为了中国人与生俱来的追求和信仰。

近代以来,我们中国落后了,面临亡国亡种的危险。“家”情怀已深深地融入血脉里的中国人奋起抗争,奋发图强,此时的“家”已不再仅仅是小家的温暖,而是对广袤大地的深沉爱恋。“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地深沉。” 小学课本中,钱学森毅然放弃优厚生活,冲破重重阻碍回到贫穷落后的祖国母亲身边,激动地说:“祖国,我终于回来了!”这是一种舍小家为大家的“家”情怀。无数的小家终汇成一个大家,无数中华儿女宁愿舍小家为大家,抛头颅,洒热血,献青春,汇聚成了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与爆发力。我们这个曾经落魄到一无所有的大国,一步一步站起来,富起来,并开始强起来。

“家”是奋斗出来的,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我爱我们的家!

猜你喜欢

家庭幸福舍小家孔雀东南飞
一封家书
俞峰 舍小家团聚 保大家安全
用音乐缔造家庭幸福
幸福一家人
论《孔雀东南飞》的悲剧原因及思想意义
《孔雀东南飞》女德教化主题探析
沈阳求职竞争指数高 东北继续孔雀东南飞
为了广西人民的家庭幸福
长相思·和谐社会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