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小学体育德育一体化实践

2018-09-10乐国建广州市荔湾区康有为纪念小学

体育风尚 2018年12期
关键词:身体素质德育体育

乐国建 广州市荔湾区康有为纪念小学

教育部于2014年印发了《关于全国深化课程改革落实以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后文简称《意见》),其中把学校体育纳入综合改革,对中小学体育、品德、语文和历史五个学科进行统筹强化各科综合育人的功能。在这其中我们不难发现,体育课程在《意见》中所处的地位不亚于任何一门文化课程,诚然体育课程和文化课程的分工不同,但是体育在中小学教育中所占的地位是同样重要的,尤其是体育对德育的促进作用是十分突出的。在学校统筹课程规划时德育体育一体化的教学内容势必成为未来小学生体育的发展新常态。

一、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趣味趋向进行整体内容规划

小学生体育与德育一体化是一个新兴的学术研讨方向,其本身并没有十分丰富的教学案例可以加以应用,同时由于当今社会发展迅速,体育运动的潮流趋势也在不断发生着改变,因此不同时期的学生对于体育课程的要求也不尽相同,所以在进行体育德育一体化探索的同时我们需要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深层次的学科开发。小学体育具有一定的阶段性,低年级学生的体育课程多以训练学生的大脑以及肢体协调性为基础,在这些训练中学生的运动量较小但是却能培养学生的专注精神,而中年级的学生则是以一些常规运动为基础帮助学生们培养良好的运动习惯,而高年级学生的体育课程则是以体能锻炼为中心,帮助学生提高身体素质,在这所有的体育训练中,需要切合学生的实际需求规划教学内容,而具体内容的实施则需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环境以及不同的地区风俗而定。例如在某些学校,足球作为校园的突出运动项目深受广大师生的热爱,那么在进行体育德育一体化实践的过程中不妨以足球作为切入点,培养学生们团结一致、永不言败、敢于拼搏的道德素养。

二、从教师自身做起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形象

在体育课程中,老师的形象往往是高大威猛的,这种形象对于小学生,尤其是男生的影响尤为重要,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的一些细微举动都会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因此作为老师首先需要端正自身的言谈举止,保持良好的教师形象进而教育学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作为体育课程,学生的身体素质的提升是课程中十分重要的内容,而在竞争中往往可以激发人体的潜力,因此小学体育教学也不可避免的会将一些对抗性较强运动引入到教学中,这不仅考验了教师对学生的组织协调水平,同时也要求老师在进行裁决时应公正公平。我校在进行体育课程教学的过程中便发生过两个实例,三年级某班学生在进行50米短跑小组比赛的过程中,学生A跑出自己所在赛道阻碍了学生B的比赛,最终两人产生矛盾发生口角,当时任课教师上前调节,而此时学生A则哭了起来,并歪曲事实寻找借口说由于学生B占用了自己的赛道才导致他跑进了学生B的赛道,学生B面对大哭不止的A一脸茫然。此时老师并没有因为安慰学生A有人没有因为学生A的痛哭流涕而妄下定论,而是咨询了当时参与比赛以及观看比赛的其他同学后还原事实给与学生B肯定,并严厉批评了学生A比赛犯规以及编造事实的举动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该班体育课的课堂秩序一直处于十分稳定的状态中,很少出现学生哭闹的情况,而据该班其他科目任课教师反应该班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课堂秩序也位列同年级班级中的首位,同时学生之间发生口角的概率也相对较低,并且学生普遍信任老师,遇到问题更加愿意寻求老师的帮助。我校更是将这名体育老师的现场实际教学案例作为典型的体育教学案例加以推广。由此可见体育课程对于学生成长的影响十分巨大,而体育老师更应该肩负起这个重要的使命,以身作则,为学生乃至于其他任课教师树立起良好的榜样形象。

三、推广体育活动的影响范围

积极向上的体育活动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身体素质,同时也能够磨练学生的意志品质。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的过程中难免会经历很多挫折,而克服挫折对其人生成长的帮助是十分巨大的,同时一些团队合作项目更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让学生可以在团队协作的过程中养成帮助他人完善自己的良好品德,而这正是小学德育工作所提倡的“集体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小学生的体育教育并非局限于学校中,而是应该广泛存在于学生的校园、社会和家庭中,而学校作为教育的中坚环节应当主动将体育教育延伸至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学校与家庭、社会的配合才能够形成统一的教育整体布局,因此作为校方我们不仅应该多与学生家长沟通,提倡学生家长带领学生进行户外体育活动,帮助学生在家庭生活中增强体育锻炼同时也能够使得学生更能够体会到家庭的良好氛围。同时学校也应当调动社会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运动机会,例如组织校际体育比赛,同年龄段学生的素质拓展训练,野外夏令营等等,充实学生的业余生活,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同时引导学生在积极向上的体育活动中磨练自身的意志品质满足德育需求。

总而言之在小学体育德育一体化的道路上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各位教育界同仁应当主动提高对于此方面课题的探索与研究,不断摸索、改良,最终形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全新教学方案。

猜你喜欢

身体素质德育体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身体素质对篮球技战术发挥的影响
2016体育年
体育教学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研究
我们的“体育梦”
吉林省大学生身体素质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