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啦啦操对学生人文素质影响的研究

2018-09-10戴薇保定师范附属学校

体育风尚 2018年12期
关键词:普通高校赛事培训

戴薇 保定师范附属学校

啦啦操融合了音乐、体操、舞蹈、技巧等多种艺术元素,以最高团队荣誉感为目标。它青春活力,健康向上的特征与学生的精神风貌,个性特点相契合,在提倡素质教育和全民健身的今天,啦啦操进入校园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又是教育规律和体现文化素质。

一、啦啦操运动中人文精神逐渐淡化

首先,口号是啦啦操运动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它充分体现了啦啦操团队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它以一系列鼓动人心,抑扬顿挫的短句给参与者与欣赏者精神上的鼓舞。但现今无论是啦啦操表演和比赛中,拥有自己团队口号的啦啦队已经为数不多,取而代之是啦啦操队员们性感的形象和舞姿。其次,当大众审美日常化,审美主体呈现出只注重感官愉悦、享受的“唯乐”特性而忽略了其精神上的需求。大众媒体趋于利益的追求使啦啦操运动的过度商业化,不断挑战职业甚至伦理的底线,过分采用性感、色情的啦啦操队员图片来吸引眼球,使啦啦操运动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精神内涵黯然失色。

二、啦啦操教学中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策略

(一)建立完善的培训机制,加大师生培训力度

第一,从教练员/裁判员培训的角度来讲:首先,加大对啦啦操教练员/裁判员常规培训的规模与力度;其次,在啦啦操委员会的带领下,继续推行“送培到基层”公益活动,扩充啦啦操教练人才资源库,并使教师的技术水平、业务水平、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得到不断地提升与发展,为啦啦操运动的普及提供优质的师资队伍,以更好地服务于高校啦啦操运动发展的需要。此外,可采用“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培训模式。“引进来”主要指邀请国内外啦啦操领域的专家走进高校进行指导培训,丰富师生啦啦操理论、技术知识的储备,进而提高他们对啦啦操项目更深层次的认知与了解;“走出去”主要指选派高校有能力的教师走出去,参加更高级别、高水准的啦啦操培训与学习,充分借鉴欧美等国家先进的教学、训练方法与理念,取其精华,促进啦啦操运动的发展。

第二,从运动员技术等级达标培训的角度来讲:继续扩大并加强对啦啦操运动员技术等级达标培训活动的举办规模与力度,使广大学生能够近距离地感受啦啦操运动的热情与魅力,让更多学生爱上这项青春活力的运动,提高普通高校啦啦操运动员整体技术水平,充实啦啦操后备人才队伍,以更好地实现社会、学校、学科建设与发展对于啦啦操人才的需求。

(二)利用各种传播媒介,拓宽宣传途径

第一,在传统媒体宣传方面,通过电视直播(或转播)、校园宣传栏、广播站、校报等途径,加大对啦啦操运动相关知识的宣传力度,营造和谐活泼的校园文化氛围,以提高高校领导、师生对啦啦操运动的认知度与关注度,使受众全面了解与掌握啦啦操的发展动态,扩大啦啦操在学校体育以及学生群体中的影响力。

第二,在新媒体宣传方面,积极建立普通高校啦啦操信息共享平台,通过官网、微信、微博、网络直播和QQ等移动平台,将与啦啦操运动相关的政策信息、比赛通知、赛事实况、国际资讯等各类信息及时发出,充分利用新媒体宣传对啦啦操文化传播的重要影响,扩大传播效应,增强传播效果。充分挖掘啦啦操的表演、竞赛、文化、商业和社会等价值,打开媒体宣传的窗口,增加啦啦操的上镜率与关注度,传递啦啦操的热情,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

(三)构建多样化的啦啦操课程体系

将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相结合,切实发挥学校体育培养人、教育人的突出功能,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各高校的竞争力。通过借鉴其它体育运动项目课程体系及教学模式等有益经验,将啦啦操列为高校体育教学内容,遵循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结合的教学目标,通过必修课、选修课等形式,使啦啦操课程的开设成为高校的一种特色和趋势。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啦啦操项目的价值,采用课内外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将啦啦操的练习延伸至课外,延长学生学习的时间,使其更深入、更全面地理解与掌握啦啦操的技术技能知识。通过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时尚新颖的教学内容,自主编排适合广大学生练习的啦啦操套路组合,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普通高校啦啦操课程的设立与专业后备人才的培养将带动整个啦啦操水平的大幅度提高。

(四)积极组织开展啦啦操竞赛、表演等活动

第一,从促进普通高校参加国内外大型赛事上来讲:啦啦操相关组织机构应紧跟新兴体育项目发展的步伐,积极选派高校优秀队伍参加国内外大型啦啦操赛事,学习感触最前沿、最丰富的啦啦操技术技能知识,汲取优秀队伍的精华,以更好地把控项目发展趋势,提高队伍竞技水平,从而带动啦啦操运动的整体发展水平。

第二,从促进普通高校参加省内赛事上来讲:啦啦操相关组织机构应积极组织开展省内啦啦操赛事(如增加全国啦啦操联赛分站赛在内举办地数量)。通过竞赛来展示各校代表队的风采,集众家之所长,使其竞技水平得以不断地提高。同时,可在各类竞赛中加入运动员、裁判员、教练员Gala秀,以增加比赛的观赏性,突出亮点,使啦啦操运动得到创新与发展。

第三,从促进普通高校参加校内赛事上来讲:普通高校应加强学校内部各院系、部门的交流与配合,并重视将校园啦啦操元素与其它体育运动项目有机融合,积极组织全校性的啦啦操大赛,或其它各类体育竞赛(如篮球赛或足球赛等)暨啦啦操大赛,以调动赛场氛围,增加竞赛的观赏性。同时,在校内啦啦操大赛的组织过程中,尽可能加大奖金设置力度,以调动学生参赛的积极性。

三、结语

总之,高校开展啦啦操运动的意义与价值: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培养学生审美意识;提高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增强社会适应性;促进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与发展。

猜你喜欢

普通高校赛事培训
数独小知识数独赛事介绍(二)
本月赛事
2018年—2020年部分普通高校(本科)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不含2C)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普通高校音乐教育教学改革探析
普通高校健美操教学改革探讨
赛事赞助沟通对感知匹配的影响
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