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目标教学模式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研究

2018-09-10林沐香政和县石屯中心小学

体育风尚 2018年12期
关键词:教学方式小学生目标

林沐香 政和县石屯中心小学

在这里所提及的“目标教学”方式,具体来说,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借助教学目标,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最终将教学目标落到实处的一种教学方法。在这一教学方式中,不仅融合进了国外的一些先进的教学理念,更是将传统教学中的精髓部分恰到好处的应用了进去,进而使得这一教学方式在课程教学中得到普及。在小学体育教学中采用此种教学方式,不仅可以使小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将教学目标很好的实现,更能够在这一过程中充分的将学生的积极性以及自主性激发出来,从而使得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发展。接下来,将从应用目标教学方式进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原因入手,探讨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应该如何应用“目标教学”方式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一、将“目标教学”方式引进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原因

目前正在实施新课改,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使他们的积极性以及自主性能够得到充分的调动,由此多种教学方式应运而生,“目标教学”方式便是其中的一种。将此种方式应用进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有多种原因。其一,便是以往的教学理念过于陈旧,导致学生丧失对学习体育的兴趣。而目标教学方式则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善,既融入了新的东西,又保留了原模式的精髓。其实在现在的小学体育课堂中,存在的问题不少,最多的还是因为部分教师自身的素质水平就比较低,而且本身的教学经验也比较缺乏,这就使得他们的教学理念还是传承着老一套理论。此种教学理念的后果,便是使得学生在小学体育课堂上没办法有效使用体育器械。在实际课程开设中,许多的学生以上体育课便想着解散之后应该怎样玩,而教师也只管只要不让学生受伤即可,其他的都不会太在意。小学生天性好玩,但是教师为了避免麻烦,一般都不会让学生去触摸体育器械,硬生生将体育实训课程变成了理论讲解课程,或者是纯粹的玩耍课程。这样便导致体育教学的效率不高,进而使得整个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低下。其二,便是以往的一些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对体育教学的进步造成阻碍。说的直白一点,便是教师与家长的想法,都对这一课程教学带来困难。现在的教学中,虽说是在从多角度提高学生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得到综合性的发展。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家长与教师还是围绕着学生的成绩打转。许多的家长会给学生报兴趣班,类似于什么“奥数、书法、趣味英语”等琴棋书画都囊括进去了,唯独对体育方面甚少关怀。这样一种传统的教学理念也会对小学生的心理造成影响,使得他们也认为体育训练没什么作用,只要将分数提高就行,从而导致学生也对体育课程教学产生无所谓的念头。

二、将“目标教学”方式引进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策略

(一)合理设计体育教学目标

教师在开展体育教学课程的时候,需要明确这样一点,即“体育教学的目的并不只是增长学生的体育知识,而是需要使学生的运用水平得到提升,使其能够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从而让学生得到综合性的发展”。由此,教师在教学体育课程时,需要对教学目标进行合理化设计,要懂得培养学生的体育参与兴趣。不论是天生对体育运动不感兴趣,或者是后天培养出来的对体育的不喜,都需要使其改善。教师在对教学目标进行设计的时候,最好的方式,便是对学生的身体以及心理状况加以分析,因为小学生的身体素质不一,所以在设计教学目标的时候需要采用差异化策略,将教学目标制定为激发学生参与兴趣即可,以此来使得学生对参与体育运动充满热情。

例如,以“障碍跑”这个体育活动为例。教师在设计这个体育活动的教学目标时,将其设置为使学生能够掌握相关的技巧性动作即可。让学生懂得在障碍跑的过程中,要及时的迈开腿跨越障碍,让学生懂得应该在靠近障碍物之前就需要做好躲避的或者是跨越的准备动作。学生在掌握了跨越技巧之后,便会对这个项目产生出兴趣。当然,为了能够使学生的兴趣被更大的激发出来,教师还可以联系体育课代表,让他在上体育课之前,选个时间将国家运动健儿“障碍跑”的视频播放给学生观看,让学生能够熟悉其中的一些动作,并且还能够使学生对其中运动健儿的拼搏精神有所体会。经过这样的渲染后,再加上后期技巧性的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也随之提高。

(二)有效开展体育实践活动

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应用“目标教学”方式,需要明确其中的教学重点,这一点就是需要是教师明白应该如何来引导学生展开有效的实践教学活动。在此种教学方式中,教师不能够只是丰富学生的知识,还需要使学生的运动技巧得到提升。所以在展开“目标教学”的时候,既需要具有针对性,又需要具有技巧性。这样在推动整个教学目标不断前进的时候,才能够使小学生对这个教学活动产生兴趣。而最好的教学实践活动,便是游戏教学方式。借助游戏教学方式自身具有的趣味性,来使教学目标得以实现。

例如,以“25*8往返跑”为例。教师在教学中,主要的教学目标是为了训练学生的短跑能力,以及在跑步过程中的反应能力。所以结合这一教学目标,教师需要精心设计游戏内容。教师可以先将学生按照身体素质水平分成若干小组,然后让每个小组两两对决,以竞赛的形式,来完成这个游戏。在游戏最后,决胜的前三名可以获得相应的奖励。对于小学生来说,一旦涉及到竞赛,他们的胜负欲便会被激发出来,而在整个竞赛过程中,学生也会更加努力朝着奖品进发。此外,因为“25*8往返跑”是团队性的活动,在这个活动过程中,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也会得到培养。借助这样一种游戏方式,来使得这个内容的教学目标得以实现,而在这样的游戏过程中,整个课堂的氛围也会变得更加有活力一些,进而使得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被激发出来。

(三)完善体育教学活动评价

将“目标教学”方式应用进小学体育教学中,需要注意这样一个环节,那便是“教学评价”环节。在这个环节中,如果开展得当,那么最终的教学目标也会更好的被落实。所以,教师在完成一节课程后,需要对这个课程教学过程进行评价,然后在经过分析与总结,找到其中的不足之处,进而对其进行纠正与完善,以此来使得整个体育课程教学的质量得到提升。

例如,以耐久跑“800米跑或者是1000米跑”为例。在这个课程教学中,主要教学目标是为了锻炼学生的耐久跑能力,但是最为重要的还是为了锻炼学生坚持不懈的意志力。对于现在的小学生来说,他们在家中基本上就是一群“小公主、小王子”,得到不少的宠爱,而且现今的交通水平发达,不少家里都有私家车,或者是出门直接打出租或者是滴滴。这样一来便导致学生很少得到身体素质锻炼,使得他们的耐跑能力不强。教师在开展“800米跑或者是1000米跑”这个教学内容时,不仅要对学生的最终成绩进行评价,还需要对学生在跑步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价。看看有哪些学生是在不懈努力坚持之后,完成跑步目标,那些学生实在没办法坚持才放弃,又或者是那些学生在一开始还没怎么尝试的情况下,便放弃的。通过结合学生的实际表现,来对学生进行综合性的考量。如此,教师便能够了解到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而针对这些问题改进教学方式,从而对学生综合性能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

三、结语

总的来说,将“目标教学”方式应用进小学体育教学之中,最为本质的目的是为了对学生的身体以及心理状况进行锻炼,从而为他们以后的发展奠定一个健康的心理和身体基础。所以教师在应用“目标教学”方式的时候,需要采用有效的策略,来引导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体育习惯,进而使得整个体育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得到提高。

猜你喜欢

教学方式小学生目标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高中数学高效教学方式与方法优选例谈
高中化学教学方式探析
我是小学生
我们的目标
探索不同教学方式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