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发展的因素及对策分析

2018-09-10王炳花山东青年政治学院

体育风尚 2018年12期
关键词:教学活动考核体育

王炳花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性逐渐受到重视。体育教学中,借助越野跑与游戏等形式,能够较好的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同时提高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就我国高校的体育教学情形来看,以往的重视学习而忽视体育教学的现象已相对较少,各大高校逐渐开始对体育教学活动与教学质量引起重视,加强了与体育教学相关的软件与硬件投资,希望借此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但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也给高校体育教学工作带来了新的问题,学生过于沉迷网络而忽略了体育锻炼等问题,导致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很难取得理想的效果。加之体育教学固有的问题,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受到了较大程度的限制。鉴于此,本文以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性为切入点,分析当前环境下高校体育教学发展的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笔者自身的工作经验,提出一些有关高校体育教学未来发展的对策,以供参考。

一、高校体育教学的意义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对体育事业建设的支持力度逐渐加大,主要体现在对各个阶段体育教育工作的关注与助力,旨在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同时为多元体育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我国体育健儿在各类国际赛事上频频夺冠,在一定程度上为体育教育事业提供了助力作用。以此为契机,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也发生了较大改变,尤其是在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上,已经做出了部分改革。

就高校体育教学的意义来看,在学习任务较为繁重的情况下,适当的体育教学活动具有重要作用:有效的体育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运动素质,还能做到劳逸结合,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在日常的学习中,学生长期采取低头弯腰的姿势,缺乏体育锻炼的时间,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情况,还将对学生的身体状况构成威胁。因此,学生适当的进行体育教学活动,培养体育锻炼的习惯,可以帮助学生抵御疾病的侵袭。另一方面,通过一定的锻炼,考验、锻炼学生的耐力与毅力等,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增强也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二、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发展的影响因素

目前,我国许多高校在学生学术研究与职业教育方面均取得了较为优异的成果,但在体育教学方面,仍然有所欠缺。在大力发展体育文化的背景下,探讨体育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素质教育的相关标准完善高校的体育教学体系,能够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积极作用。以下就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发展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一)教学观念的改革

在实践教学中,虽然终身体育与快乐体育等教学观念对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过于关注运动相关知识与技能的传授,使得部分教师可能出现忽略学生的身体素质提升与学习过程的感受,进而直接对体育教学的质量产生影响。学生学习情况方面,由于忽略了体育课程学习中学生体育意识、体育习惯以及体育兴趣培养的重要性,学生容易出现对体育课程兴趣低下的情况。因此,体育教学的观念仍然有待进一步的改革。

(二)教学团队的更新

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为教学体系下的主要元素,同时也是高校体育学术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基于体育教学质量的考量,体育教师的整体素质,应当满足科研与教学的基本需求。高校体育教师的素养主要体现在教学能力、教学思想以及科研能力等方面。教学能力上,教师可能出现教学方法与手段难以与时俱进的情况;教学思想上,教师过于强调技能的教授,可能使得整个教学课堂过于呆板,枯燥乏味;科研能力上,教师所具备的科研能力是教学创新与科研成果形成的重要基础。因此,体育教学的教学团队设置,需要在教师配置与教师培训体系等方面进行更新。

(三)基础设施的完善

体育教学不同于一般的理论课程教学,相关设施是教学活动的重要工具,体育场地的器材不完善,将直接影响到体育教学的质量。加之近年来高校招生规模的持续扩大,对高校体育教学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就当前高校体育场所的基础设施建设来看,多数高校仍然存在与招生规模不匹配的情况,进而制约了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因此,体育教学场地的基础设施仍然有待进一步的完善。

(四)考核方法的优化

学生学习情况的考核是反映教学质量的重要参考指标,其准确性与可靠性将直接影响到教学活动的开展。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考核方式,即采取以考试项目的考试成绩评估学生学习情况的方式,很难对学生身体素质的改善情况以及综合能力的提升做出准确评估。尤其是采取考试成绩或考试分数的评价方法,严重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化差异。因此,在教学观念改革的同时,也应当注重考核方法的优化。

三、高校体育教学发展的策略

(一)以时代需求为导向的教学观念

在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阶段,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为一项基础性工作。结合新时代下大力发展体育文化的需求,教学观念也应当与时俱进,注重体育文化的培养,将体育教育同素质教育以及体育文化的传承进行联系。在此基础之上,重视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进而赋予高校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内涵。实践过程中,体育教师以及相关教育工作者应当明确高校体育教学的意义与职责,在关注学生身体机能发育以及身体素质提升的同时,加强学生坚强品质、竞争意识的培养。

(二)以教学任务为驱动强化师资力量

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需要高水平、高素质的体育教师队伍作为支撑。就新形势下体育教学的任务与目标来看,加强体育教师的进修与培训,建立体育教师的人才培养机制,鼓励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断补充自己的理论体系,及时弥补教学活动中存在的不足,对体育教学的发展,以及体育文化的宣传,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实践过程中,不断提升教师队伍的理论知识水平、运动能力、科研能力与业务水平,能够在较大程度上保证教师的综合素质满足体育教学的实际需求。

(三)加强体育教学场所的建设

在高校扩招规模持续扩大的同事,高校体育教学面临的硬件资源短缺问题日趋严重。鉴于此,高校应当结合高校自身的实际情况与综合实力,以最大限度满足教学活动的需要为目标,在体育教学方面加大人力与财力的投入。在体育教学场所的基础设施管理上,高校应当安排专人负责管理,进一步加强体育教学场所的建设与维护工作。此外,通过多种途径筹措资金,实现基础设施的持续完善,对体育教学的开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优化体育教学的考核方式

学习效果的评价,是衡量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体育教学也不例外。鉴于传统考核方式存在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对考核方式进行优化,对教学质量的评价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针对体育教学活动,应当融入多元化的评价方法,采取自我评价、同学评价、教师评价等多种方式,进而全面掌握学生的身体素质变化与综合能力的提升状况等。与此同时,帮助学生形成自我评判能力,正确认识自己。此外,体育教学的考核,还应当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化差异,注重教学活动开展后学生的变化,而不是采取整齐划一的考核标准。结合体育教学的实际需求,对学生的考核方式也应当随着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案的改变而改变,以最大限度保证教学过程与考核方式的匹配程度。

四、结语

体育教学为发展体育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新的教学形势下,体育教学的发展也面临着较大的挑战。教学观念的落后,师资队伍的缺乏,教学场所的基础设施问题以及教学活动的考核方式单一等因素,都在较大程度上限制了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因此,高校需要在分析自身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加强教学场所的基础设施建设,转变教学观念,优化考核方式,同时注重师资力量的提升。在此基础上,高校还应当结合教学改革的实际情况,对改革策略进行动态化的调整,以满足体育教学发展的实际需要。

猜你喜欢

教学活动考核体育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内部考核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2016体育年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我们的“体育梦”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