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栽培管理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
2018-09-10江冉
江 冉
(曹县农业局农业技术推广站,山东 菏泽 274400)
小麦是我国的重要粮食作物之一,在农业生产中占据重要地位,对促进市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应在小麦种植过程中加强栽培管理,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分析,探讨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此来提高我国的粮食产量。这对实现我国小麦种植业发展和国家粮食储备安全至关重要。
1 小麦栽培管理中常见问题
1.1 秸秆还田问题
在小麦种植业中,秸秆还田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土地肥力较低的问题,增加了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提高土壤的活性。但在实际还田的过程中,依旧会受秸秆粉碎程度不足的影响,导致还田力度不够,难以改善土壤质量,使得小麦生长速度缓慢,严重时还会导致小麦幼苗的死亡[1]。
1.2 土地耕作质量问题
现阶段,很多农民在种植过程中为了提高效率,减少耕作的成本,普遍使用机械设备和操作较为便利的悬耕技术,这种耕作方式难以达到理想的深耕翻作效果,耕作后仅能将麦种种植在浅层土地中。长此以往,容易导致土地板结、肥力下降、病虫害增加,使得小麦在生长中易出现倒伏现象,抗旱能力减弱,不能有效发挥出其肥力和蓄水能力,最终导致小麦产量下降。
1.3 小麦播量问题
小麦的播量是实现其高产的基本保证。但在实际播种的过程中,如果播量过大,会使小麦幼苗处于拥挤状态,缺乏足够的生长空间,使其生长速度减慢,生长质量变差,容易引发病虫害,出现倒伏现象,影响小麦产量;而播量过小,则会导致缺垄、断垄,同样会使得小麦产量下降。
1.4 浇水问题
小麦在种植时经常会涉及到浇水问题,而在实际进行浇水时,一旦浇水过量或者是过少,都不符合种植需要,会导致冻害和干旱等问题,影响小麦的生长速度和效果,导致产量下降。
1.5 冻害问题
小麦的冻害问题通常发生在越冬期和旱春期,主要原因是选用的小麦品种抗寒能力较弱。另外,旱季和冬季浇水过晚,也会加剧冻害。
2 解决小麦常见问题的措施
2.1 提高秸秆还田质量
为了保证小麦秸秆还田达到理想的效果,实现最大程度还田,有效改善土壤的土质,就必须提高还田的质量。对此可以使用适合类型的农业机械设备进行还田,要求使用的设备具有良好的粉碎效果,且具有足够的马力。一般来说,马力较大的拖拉机设备即可,不仅可以确保犁地深度,而且还可以完全掩埋秸秆。
2.2 改善土地耕作质量
在进行小麦种植地翻耕时,为保证小麦的产量,应提高对小麦翻耕的重视程度。在翻耕操作中,尽可能减少对旋耕技术的应用,使用翻耕效果较好的机械设备,提高翻耕深度。同时注意翻耕质量,避免土地翻耕后含有大量土块,要保障翻耕后土壤细化。
2.3 确定播种量
小麦播种量会受很多因素影响,比如土壤、水分、气候和品种等。但现阶段,依旧缺乏统一的播种衡量标准。因此,在实际播种过程中,需要综合分析、充分考虑多方面因素,确保播种量的适宜性。在水土、地力等条件良好的情况下,可以将播种期适当提前。对于沙质类型的土壤,应将小麦的播种量确定在120~140kg/hm2;对于黏土质类型的土壤,应将小麦播种量确定在120~180kg/hm2。如果种植地区的水肥条件较差,需延长播种期,同时适当增加播量,其播种期通常比一般水土条件下的播种期延后1~2d,而播种的增加量约为3.5kg/hm2[2]。
2.4 适量浇水
对小麦进行浇水时,为了保证符合小麦的生长需要,应根据小麦的种植情况,综合底墒和苗情来确定。冬季灌溉的时间通常确定在平均日气温为7~8℃时,并在3~5℃夜冻昼融时结束,而山东省一般是在立冬至小雪之间进行灌溉。同时由于不同时期的小麦生长状况,不同对水的需求量也不同,因此要控制好不同时期的小麦浇水量。
2.5 冻害问题处理
冻害问题是影响小麦生长效果和产量的重要因素,在处理小麦的冻害问题时,首先,可以选用具有较强抗冻能力的品种;其次,可以通过培育壮苗的方法,提高麦苗的抗寒效果;再次,控制好浇水和播种的时期;最后,可适当利用化除提温的方法降低冻害影响。
总之,小麦种植业对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此小麦种植业者要重视小麦的栽培管理,关注小麦种植中存在的土质、播种量、浇水和冻害等方面的问题,并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解救,以此提高小麦的种植效率,促进农业发展,满足市场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