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高专英语课堂形成性评价的实证研究

2018-09-10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英语课堂英语教学英语

陈 忱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1)

一、引言

教育评价主要包含了注重测试结果的终结性评价和注重学习过程的形成性评价这两种评价方法。形成性评价又可以分为测试型评价和非测试型评价。[1]其中非测试型评价主要有学生学习成果档案袋、问卷调查、课堂观察、访谈、学生互评、学生自评、学生日记/报告等。[2]

教学评价是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一项重要环节,可以从整体上调整和控制教学活动的进行,[3]确保其沿着既定的目标开展,科学合理的评价手段能够促进课程目标的顺利实现。《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提出“以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教学思想,①参见教育部高教司2000年10月颁布的《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英语课程教学以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为目标。然而目前高职高专英语教学评价中终结性评价仍占主导地位,在学期结束后以纸质的学业测试或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作为衡量其英语语言能力和水平的方法。教师并不看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其他表现,而仅仅是简单地对其学业测试成绩进行排名,划分优劣生,沉重地打击了英语基础薄弱的学生的自信心,亦无法为教师的教学效果提供真实全面的反馈信息,更无助于学生更好的学习。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本研究拟对目前我国高职高专英语课堂形成性评价的应用情况进行探究和分析,理论联系实际,探索可行的实施途径,从而推动形成性评价在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提高教学质量,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研究对象

教师和学生是高职高专英语课堂教学的统一体,要构成完整的英语课堂,二者缺一不可。因此,本次形成性评价在高职高专英语课堂教学的实证研究,研究对象为安徽警官职业学院非英语专业一年级的109名学生和3位公共英语教师。

四、研究方法

为了保证研究的准确性和真实性,笔者随机选取了安徽警官职业学院一年级非英语专业的两个自然班的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即警察系2017级行政执行专业1班和法律一系2017级法律事务专业6班,样本容量为109人。笔者通过调查研究初步了解高职高专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及其对教学评价的态度,同时在英语课堂上观察形成性评价实施的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反思,探索形成性评价实施的有效途径。另一方面,从安徽警官职业学院8位公共英语教师中选取有代表性的三位教师(教龄分别为25年、13年、3年)进行详细访谈,从而了解高职高专英语教师是否能够正确认识形成性评价,能否有效地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形成性评价方法等。

五、数据收集和分析

(一)学生问卷调查的统计结果

问卷调查作为一种形成性评价评价方法,可以用来收集学生学习方面的信息,例如他们的学习兴趣、情感目标、学习策略和学习态度等方面。笔者设计了一份关于高职学生英语学习的基本情况及教学评价的调查问卷,问卷由15道选择题构成。笔者向研究对象发放调查问卷108份 (其中一位同学请假),回收问卷108份,有效问卷的数量为108份,为确保统计结果的真实有效,问卷调查采用不记名的方式进行(详见表1)。

表1

经过对调查问卷数据的统计与分析,笔者发现高职高专学生英语学习情况和英语课堂形成性评价实施的情况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

第一,从学生的学习情况来看,高职高专学生对于将英语作为一门有用的专业技能的认知度不高。通过在学院内调查,近50%的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不足,兴趣缺失导致该类学生学习重心偏移、英语水平不高。52%的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对于学习英语有强烈的阶段性和目的性,例如仅仅为完成课业、拿到毕业证书或取得全国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B级考试)证书。仅有10%的学生认识到英语学习的重要性,主观能动地培养学习兴趣,能够有较为明确的学习计划和学习目标,并为之付出实践和努力。

第二,从形成性评价在高职高专英语课堂的实施情况来看,高职高专课堂教学评价仍然以终结性评价为主,期中、期末考试,全国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是教学评价的主要方式,其他形成性评价方法并未经常使用。经在学院内调查统计,一半以上的学生很少或从不对英语学习情况进行自我评价,仅有6%的学生会对学习过程进行记录、反思从而作出自我评价。高职高专英语课堂中教师依旧占据了评价的主体地位,学生很少或几乎没有发挥其在评价中的地位和作用。此外,课堂评价对于教学的反馈作用收效甚微。仅有8%的学生表示教师经常与其进行访谈,交流英语学习情况,36%的学生表示教师在课堂上很少或几乎没有对自己的学习自信心有激励作用。

第三,从学生对教学评价的态度来看,65%的学生认为学业测试并不是衡量其英语应用能力和水平的唯一方法,74%的学生希望通过更多形成性评价方法来评价自己的英语水平。笔者所列举的四种形成性评价方法中,有46%的学生选择学习成果档案袋,比例最高。67%的调查学生认为课堂评价并没有给自己造成压力,49%的学生认为形成性评价手段能够帮助自己提高英语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二)课堂观察记录表

课堂观察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了解在实际的高职高专英语课堂教学中,形成性评价的实施情况。笔者随机选了八节英语课,每节课为四十分钟,通过观察探明:(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取了哪些形成性评价方法;(2)学生的学习状态如何;(3)教师在课堂上指导学生情况如何(详见表2)。

表2

通过课堂观察,笔者发现教师在英语课堂中所使用的评价方法较为单一,主要是课堂即时评价、随堂测验和课后作业。大部分学生能够认真听课,较积极地参与小组合作,但仍有一小部分学生上课睡觉或做其他与课堂无关的事情,不愿意配合教师布置的任务,大致上看,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仍有所欠缺。从教师授课方面来看,高职高专英语教师能够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回答给予及时的反馈,并合理地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但调动课堂气氛的能力和方法有待进一步提高,同时需要多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

(三)访谈记录

本研究主要选取了安徽警官职业学院非英语专业有代表性的3名教师作为访谈对象,全程通过录音笔记录下来,每次访谈时间为二十分钟左右,访谈提纲如下:

1)谈谈您对形成性评价的了解

2)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使用过哪些形成性评价方法?效果如何?

3)学生是否愿意配合参与对自己和同学的评价?

4)学生在得到评价结果后对英语学习自我反思的情况怎么样?

5)您认为在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实施形成性评价有哪些困难?是否会增加您的工作负担?

在谈到形成性评价这一概念时,教龄25年的教师(以下用A代表)表示听说过这一概念,但了解得并不多,而教龄13年(以下用B代表)和教龄3年的教师(以下用C代表)对这一概念非常熟悉,提到英语教学评价对形成性评价十分提倡,认为形成性评价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有积极作用。B和C表示目前在英语课堂上主要采用的形成性评价手段包括学生演讲、小组活动和平时作业。刚开始进行演讲活动的时候,大家的积极性普遍比较高,演讲的学生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台下的学生认真聆听,然而进行了一段时间以后,台下的学生逐渐失去了新鲜感和兴趣,认真听演讲的人数越来越少。B表示,在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开展小组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不仅能够加强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而且让他们独立地运用课本上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谈到学生是否愿意配合参与对自己和同学的评价,A和B表示平常很少在课堂上开展自评和互评,C说自己会在日常教学中开展自评和互评,学生比较喜欢,有新鲜感,也愿意参与对自己和同学的评价,效果较好。但是B和C也同时表示,仅有小部分学生在得到评价结果后对英语学习进行自我反思,发现学习中的不足之处并改正,从而更好地提高英语学习能力,大部分学生对评价结果并不太在意。关于形成性评价在高职高专英语课堂实施的困难,A认为现阶段英语教学评价仍以传统的终结性评价为主,形成性评价操作起来较繁琐,年龄偏大的教师本身教学任务重,形成性评价的实施会给他们增添额外的负担。B表示高职高专英语知识目标最容易被评价,而学生的能力目标,尤其是学习策略、情感策略和文化意识等方面,由于缺乏一套科学的评价体系,难以被精准地评估,评价往往流于形式。C表示自己作为一名从事英语教学时间不长的青年教师,对形成性评价在教学中的具体实施充满期待,但评价主体仍以教师为主,学生参与的比例较小,大部分学生刚开始感到新鲜,但是过一段时间,他们就产生了厌倦感,不再配合实施过程,因此无法长期产生良好的评价效果。

六、结论

总体而言,通过问卷调查、课堂观察和教师访谈等方式,笔者得出以下三个结论:

(一)形成性评价在高职高专英语课堂上应用较少

由于大部分教师没有充分地了解形成性评价的概念、原则和操作方法等,因此在实际英语教学中应用较少。另一方面,教师的评价内容亦不够全面,主要考查学生英语语言知识,很少涉及学习英语的策略、情感和跨文化意识等方面。

(二)形成性评价主体仍以教师为主,学生参与程度不高

究其原因,学生被动学习现象非常普遍,缺乏主观能动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主观放弃时有存在,高职高专学生大多英语基础较差,在初高中的学习过程中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方法,在外界约束较小的高等学校学习中,难免会放弃学习英语;学习有功利主义思想,认为学习英语和今后工作生活联系不大,没有将学习作为长远目标。形成性评价所倡导的多元评价方法,需要学生积极主动地给予配合,班级中部分学生由于英语学习能力的差异或缺乏学习兴趣等原因无法配合教师完成实施过程,影响形成性评价的实施效果。

(三)评价反馈不合理,对教学效果的反馈作用收效甚微

“格式化”反馈现象在口头反馈和书面反馈中较为常见。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多是对提问回答的“好坏对错”简单评论;书面反馈通常是对作业写评分等级或者简单指出错误,不常出现评语,导致学生无法及时地了解自己英语学习的状况。教师利用形成性评价手段收集到的信息通常只是作为考核学生平时表现的依据,极少数教师会依据该评价信息来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

由此可见,目前形成性评价在高职高专英语课堂的应用并不广泛,也没有起到良好的效果。为改变这一现状,笔者建议:第一,高职高专英语教师要不断加强专业理论学习,树立科学的评价理念进一步提高教学成效;第二,构建综合评价体系时,不仅应关注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能力,还要重视其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参与表现和文化意识等方面;第三,教师在评价过程中应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手段,鼓励和促进多元评价主体参与;[4]第四,教师应结合学生的特点,为他们提供及时、全面、客观等高质量的评价反馈信息。[5]

猜你喜欢

英语课堂英语教学英语
用爱浇灌英语课堂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让快乐回归英语课堂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读英语
高效英语课堂的打造
让初中英语课堂充满活力
酷酷英语林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EGP+ESP模式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