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研究
2018-09-10李庆明
李庆明,徐 欣,巢 俊
(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江苏 南京 210042)
新型研发机构是指围绕我省区域、行业创新发展需求,以产业共性和关键技术研发为核心,从事合同研发、技术转移、衍生孵化等技术服务,采用多元化投资、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营机制的新型法人组织。近年来,我省涌现了以昆山市工业技术研究院、江南石墨烯研究院、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等为代表的一批建设模式新、体制机制新的新型研发机构。这些机构在集聚科技创新资源、引进高端人才、科技成果转化、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1 江苏省新型研发机构发展概况
全省各地政府、科技园区引进省内外高校院所等共建研究院、分所、研究中心等各类新型研发机构346家,据不完全统计,累计总投入达200多亿元,建有研发中心及实验室900多个,研发人员达6 000多人,拥有有效发明专利4 200多件,年服务企业10 000多家,引进、孵化企业1 400多家。
1.1 组建模式
从组建方式看,已列入统计的346家新型研发机构中,均已注册独立法人,“独立法人”的组建模式是我省新型研发机构的主要形式。另外,我省的新型研发机构建设主要依托中科院所属研究平台、国内重点高校以及央企或其他科研团队3类资源进行组建。从机构性质上看,346家新型研发机构中,事业性质的有197家,占56.94%;企业性质的有124家,占35.84%;民办非企业性质的有25家,占7.22%.
1.2 产业和地域分布
按照省委省政府“一区一战略产业、一县一主导产业”规划布局,各地各园区按照自身重点发展产业的情况,建设部署了一批符合自身发展的新型研发机构,主要涵盖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能源、装备制造、现代农业等新兴产业领域。
从地域分布来看,全省各设区市均有新型研发机构载体建设。苏南五市新型研发机构较多,共201家,占全省总数的58.1%,其中,苏州80家,占全省总数的23.1%,苏中、苏北相对较少。江苏省新型研发机构分布情况如图1所示。
图1 江苏省新型研发机构分布图(单位:%)
2 江苏省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特征
我省新型研发机构虽然不完全像大学、不完全像科研院所、不完全像企业、不完全像事业单位,尽管“四不像”,却具备“背景”深、“眼界”高、“门路”通、“资源”广4个共同特征,具体表现在以下6个方面。
2.1 机构建设模式新——建设主体多元化
与传统科研院所国有事业单位性质,有编制、有级别、有经费相比,我省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和投资主体不仅仅局限于政府部门,还包括科研院所、高校、大型央企、社会组织甚至世界500强外资公司等不同类型的社会主体。江苏中科睿赛污染控制工程有限公司是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与中国盐城环保科技城投资建设,亭湖区委、区政府负责整合各方资源,提供优质服务,为项目建设创造良好环境的集研发、设计、制造、工程、技术服务于一体的新型研发机构,同时也是一家综合性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2.2 管理运作机制新——坚持市场化导向
新型研发机构在管理模式上去行政化,普遍采用理事会领导下的院所长负责制。研发活动直接面向市场需求,科研项目通常采用逆向创新、交叉创新等创新方式,充分保障了创新活动的高效率、高产出。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由总院和专业性研究所组成,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总院主要开展研究所的遴选、业务指导、绩效考评、前瞻性科研资助以及重大项目组织、产业技术发展研究等。专业性研究所由江苏境内的产业技术研发机构申请,经审定后确认产生,与总院签署加盟协议,其原有机构性质、隶属关系、投资建设主体和对外法律地位等保持不变,主要开展产业核心技术、共性关键技术和重大战略性前瞻性技术等研究与开发,储备产业未来发展的战略性、前瞻性技术和目标产品。
2.3 科研主攻方向新——更具有前瞻性,瞄准国际前沿
打造优质的科技研发平台,起草和制订一批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积极抢占行业领域标准的话语权。由江苏未来网络创新研究院牵头建设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未来网络试验设施项目正式获国家发改委立项。研究院以我国未来网络发展顶层设计、技术研发、标准推动、知识产权保护、产业孵化与发展为重点,带动未来网络技术、产品应用的大规模发展与推广,形成从芯片设计、设备制造、系统集成到应用服务的完整产业链。
2.4 创新组织方式新——缩短技术研发到产业化时间
中科院苏州纳米所积极探索“扶上马、送一程、走出去”的转移转化机制,先后孵化培育产业化公司10余家,涉及半导体光电技术、显示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科技含量高、对产业链影响大的等高技术领域,为科技服务于经济发展,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出了较大贡献。10年间,苏州纳米产业从无到有,从有到强,截至2017年底,苏州工业园区纳米产业年产值达502.3亿元,同比增长31.8%,累计引进/孵化纳米技术及相关应用企业480家,就业人数3.47万人,7家纳米企业成功上市,13家纳米企业挂牌新三板。
2.5 成果转化路径新——多样化成果转化途径
新型研发机构定位为开展应用技术开发、科技成果产业化和产业孵化,促进新兴产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成果转化常采用企业孵化、合作研发、技术交易等形式开展。比如浙江大学先后在苏州、昆山和常州建成3个工研院,地方投入10多亿元,累计引进学科团队58个,孵化企业近百家;与康缘药业合作构建国内首个中药注射液智能制造提取精制工厂,获批科技部支持7 500万元;孵化的苏州维美生物科技公司,研制成功以氨基酸作为主清洁剂的氨基酸日化产品,已完成30多个系列产品研发,有望在苏州培育形成氨基酸日化产业集群。
2.6 创新融资渠道新——科技金融深度融合
推进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深度融合,引入社会风投,建立“政策+创新+产业基金+VC和PE”的新机制,为新型研发机构的快速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和支撑。比如中科院物联网研究中心已有中科院微电子所、中科院软件所等10多个中科院系统研究院所入驻,组建了国内首个专门的物联网投资基金“中国物联网产业投资基金”,形成了200多家物联网企业集群。
3 存在的问题
新型研发机构作为新时代科技创新探索的新兴事物,仍然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在管理和运行体制等方面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苏北苏中地区整体发展较为薄弱
经统计分析发现,江苏省新型研发机构在地区分布上存在着较大的不均,苏南五市经济实力雄厚,在引进新型研发机构方面投资巨大,机构数量也相对较多,苏州、南京每年还会对新型研发机构进行绩效奖励,更好地促进了新型研发机构的运行发展;苏北、苏中尤其是宿迁地区,经济欠发达,科技投入资金有限,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与苏南地区有很大的差距。
3.2 发展定位不够明确
新型研发机构“三无”“四不像”的特征虽然是一种创新,但是也让人们对其很难界定,在现有的国家创新体系中难以找到准确的定位。同时,由于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新型研发机构存在多头管理的现象,一方面受“母体”(高校或科研院所等)的考核管理,另一方面也受所在地方政府的管理。在技术创新体系及产业发展中所处的位置模糊,无法区分于孵化器、众创空间、技术转移中心的异同。
3.3 自我造血功能缺失
新型研发机构在起步阶段,离不开政府、高校院所等投资主体的支持,需要各方从资金、技术、土地等方面进行输血维持。经过数年的积累和发展,部分机构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并可以独立运行。但更多的新型研发机构仍然依赖政府来维持运行,自我造血功能缺失,难以在市场竞争中生存,更甚者在政府考核不合格、资金不到位后直接人去楼空,对地方政府造成极大的财政浪费。另外,部分高校院所对新型研发机构缺乏支持政策,造成专家不愿意去地方工作,机构无技术支撑等。
4 江苏省新型研发机构发展建议
新型研发机构在机构功能定位上区别于传统研发机构,不仅开展大量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还更加关注前沿研究及注重创新成果的产业化,虽然目前存在一些问题,但通过政策引导和扶持,使其服务地方产业转型升级,对增强城市创新能力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4.1 统筹全省新型研发机构发展
为推动江苏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实现苏北崛起、振兴苏中的发展战略,根据各设区市产业发展结构,合理引导建设一批新型研发机构。加大对苏北苏中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和运行的支持力度,出台针对性的扶持政策,增加科技支出和经费投入,带动和提升当地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对苏南新型研发机构采取考核激励机制,建立优胜劣汰机制,对建设多年仍无起色的研发机构进行整治。
4.2 明确新型研发机构功能定位
新型研发机构虽然“四不像”,但同是也是“四像”,在功能职责上既可以做科技开发、成果转化,又可以做企业孵化、人才培训、产业风投,更有甚者直接做起了科技项目材料包装。功能定位的不清晰导致新型研发机构自我感觉包打天下,实则拣了芝麻丢了西瓜,不仅不能突出研发机构的功能特长,还扰乱了当地的科技服务市场。新型研发机构应牢牢树立产业技术开发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战略定位,围绕共性技术需求和个性创新需求做好文章。
4.3 加大资金投入
新型研发机构是科技创新载体中的一个巨兽,其建设和运行都需要大量的资金维持。地方政府一般是资金投入的主体,省里对部分做得较好的机构也会采取科技项目的方式进行支持。但是地方政府一般只在前期几年进行投入,等研究院完全落地之后却缺少资金支持,在机构尚未形成自我造血功能之前,这种断血造成机构的持续良性发展受到一定影响。地方政府应把新型研发机构支出纳入财政预算常项,并引导风投机构、大型企业参股新型研发机构,保障研发机构运行资金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