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转型发展背景下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创新探究
2018-09-10高红艳杨敏
高红艳 杨敏
摘 要:在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背景下,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揭示了地方高校转型背景下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面临的挑战,包括实践师资薄弱、实践教学模式单一、实践教学环节缺乏和实践教学目标模糊等关键问题。在此基础上,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主体、课堂实践教学、校内实践教学、校外实践教学和实践教学评价进行了改革创新,着力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效果,为地方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服务。
关键词:地方高校转型;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困境;实现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8)13-0098-03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ransformation of Local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ies, the importance of practical teaching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s is becoming more prominent. It reveals the challenges faced by the practical teaching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s in the context of transformation of local universities, including the key problems such as weak practice teachers, single practice teaching mode, the lack of practical teaching links and vague objectives of practical teaching. On this basis, the reform and innovation are carried out from the practical teaching subject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the practice teaching in the classroom, the practical teaching in the school, the practice teaching outside the school and the practice teaching. Its purpose is to enhance the effect of practical teaching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s and serve the training of local applied talents.
Keywords: local transformatio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practical teaching; difficulties; realization path
一、概述
思想政治理論课是高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系统接受马克思主义教育的主要途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新形势新时代的出现,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之间出现了供需矛盾,人才培养的发展严重滞后于社会的需要,因而各地方高校纷纷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在此背景下,思想政治理论课不仅要在提质增效,努力提高学生的出勤率、抬头率和互动率上做足功夫,更要随着人才培养目标的改变,在服务地方经济和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上发挥重要作用。为此,探索和研究地方院校转型背景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实践就显得尤为必要,特别是实践课教学模式成为了当前诸多地方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随着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的出台与实施,不同级别和不同层次的院校纷纷提高了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突出强调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展开了一系列的改革、探索和实践。如“八位一体”、“三三式”、“双结合”、“11选4”的实践教学模式。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占比的提高与自2014年起的地方院校转型发展背景下,以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突出强调学生的实践技能的培养目标不谋而合。
从上述文献我们可以看出,现有研究主要存在两方面的缺陷,一是集中在实践教学模式的宏观研究上,各种模式实质大同小异,缺乏对实践教学模式的进一步细化、操作和具体实施细节;二是主要针对的是不同级别的高校,忽视了学校的培养目标及其学校特性,其针对性和有效性大大降低。基于此,本文从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出发,探讨地方高校转型背景下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首先分析了地方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面临的挑战,在此基础上从教学主体、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教学保障五个方面着手,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实践教学效率。
二、地方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面临的挑战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有助于增强课程的渗透力,指引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明辨是非;有助于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说服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增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感染力,强化理论教学的效果。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环节在地方高校转型背景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当前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环节存在诸多问题。
(一)现有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薄弱,不利于实践教学的展开
对于地方高校而言,在转型发展过程中,都具有地方性和应用型的特点,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仅具备过硬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更应该注重其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提高服务地方经济的功能。而当前诸多的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力量薄弱,一方面已有师资在数量和结构上存在不足,诸多大学生就业指导等课程都需要专职辅导员来兼任;另一方面引入师资虽然理论扎实,但实践经验严重缺乏。
(二)现有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单一,不利于地方高校的转型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单一,突出表现在,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手段单一、教学评价单一等。就教学内容上,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内容不能随着时代主题和社会经济变化更新,内容陈旧,学生厌学明显。就教学手段而言,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在课堂教学上,主要为老师教,学生听,或者是观看视频录像,演讲比赛等,师生之间缺乏互动,模式单一。就教学评价而言,现行的实践教学考试,课程考核形式单一,分开卷和闭卷,开卷主要为写论文形式,不能满足实践考核的需求。考核内容单一,缺乏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考核,命题缺乏时代性和生活化,缺乏对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察。考试评价单一,不利于实践教学效果的准确把握。教学方式单一,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的大班教学、实践基地,实践时间与学生的专业适应度不足,这些问题影响了地方高校的顺利转型。
(三)现有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环节缺乏,不利于开展有效地实践教学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环节缺乏,主要表现在,实践教学经费不足、实践教学基地不足、实践教学时间不足等问题。从实践教学经费来看,由于缺乏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重视及其实践教学意义的认识不足,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要在课堂、课外,学校外等不同的地方实施,这种实践教学模式与理工科的实验室实践教学不同,要有配套的实践经费作为保障,当前的经费显然是不足的。从实践教学基地来看,当前的爱国主义教学基地、教师教育基地、法律基地等远远不能满足现有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需求。从实践教学时间上来看,一方面,现有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时间没有严格的安排和规划,特别是课堂教学实践时间,校内实践教学实践以及校外实践教学时间都没有详细的说明和保证,无法保证每一个学生在教学期能够普遍参与到实践,如演讲比赛、调查报告等。
(四)现有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目标模糊,不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如前所述,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强调服务地方经济和培养应用型的人才。现有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使用全国通用的教材,实践教学也遵循全国统一的学分体系,这直接导致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缺乏针对性。统一的教材和实践体系对于不同层次、不同培养目标的学生而言,目标模糊,针对性差,不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对于地方高校而言,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的目标在于突出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的培养,强调的是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一方面,现有的实践教学体系缺乏对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学生的针对性,另一方面,现有的实践教学缺乏教学规划,教学大纲,在时间和空间上缺乏保障,不能有效实施和组织等,这些都不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三、转型背景下地方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的实现路径
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排头兵,在地方本科高校应用转型的过程中,应主动响应,积极探索和改革现有的实践教学模式,为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服务。基于此,针对现有思想证实理论课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从实践教学主体、课堂实践教学、校内实践教学和校外实践教学以及实践教学的考核和评价等方面进行了尝试,力争构建全方位多元化的立体实践教学模式。
路径一:实践教学主体:构建“政校行企社”平台,实现协同育人体制。
地方应用型高校强调多元主体,协同育人体制。要求政府、高校、行业、企业和社会共同协助推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倡导搭建“政校行企社”平台,一方面能够保证实践教学的顺利展开,另一方面能够实现多元主体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现行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开展不开的最重要原因就是缺乏教学基地,缺乏实践教学经费,缺乏实践教学教师以及缺乏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政校行企社”协同育人平台可以有效解决实践教师不足的问题,通过聘任校外导师以及推动校内老师到校外挂职方式,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也可以有效解决实践基地不足和不稳定的问题;倡导协同育人平台,还可以吸引和吸收各方资金,保证实践教学经费的投入,并将此纳入学校的管理运行机制。
路径二:课堂实践教学:搭建课堂教学与自主学习平台,创新教学方法。
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一门理论课程,课堂实践教学环节往往被忽视。事实上,课堂实践教学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在课堂实践教学上,我们通过搭建教师教学和学生自学相结合,学生线上学习和线下学习相结合的“双结合”模式,实现实践教学的第一步。具体来说:
1. 线下教学:打破传统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上课模式,建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上课模式,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高抬头率,参与率。改善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方式。细化来讲,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结合教材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大纲,将知识具体化,模块化。首先是教师在设计实践主题时,针对大学生共同的形式设计相同主题进行实践,如观看印象录音视频等,而不同专业不同程度的大学生设计符合专业发展的主题,进行实践。这种设计实践主题的方式具有共同性和针对性,提高了实践的参与度和满意度。其次,力求学生参与的全覆盖,让学生参与到实践中来。尽可能地采取多样化的方式,如读文献和笔记,听课堂教学与教师互动,看电影和录像,讨论交流,撰写读书心得和体会等。
2. 线上教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丰富的实践教学内容与有限的教学时间之间的矛盾促使课堂实践教学从线下课堂转移到课外。当前,随着信息技术的日趋发展,依托慕课平台、微信工作号等现代信息技术的线上教学平台日益受到学生的欢迎。这一实践教学模式既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学”的主动性,又能完善和补充教学内容,还能促使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创新,可以作為课堂实践教学的重要方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优势,搭建网上学习平台,将课程的教学资源,如图片资料库、案例素材库、教学课件库、试题库等资源融入其中,提供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
路径三:校内实践教学:开展多样化的校内实践教学,增加校内实践的参与率。
思想政治校内实践教学,由于场地在校内,相对容易开展,但因为学生的专业不同,时间及经费投入不同,为了提高学生参加校内实践的参与度。采取模块化的校内实践模式。当前思想证实理论课校内实践的模式有观看视频资料,辩论活动、比赛活动、学生授课、征文活动等模式。通过比赛和活动的方式,吸引同学的参与率,有效地培养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对于校内实践教学,也是针对不同专业的差异性设置公共的校内实践和选修的校内实践,在丰富校园文化的同时,提高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校内实践教学的教学效果和针对性,最终有效实现了人才培养的目的。
路径四:校外实践教学:构建丰富性的校外实践教学,增强实践教学吸引力。
校外实践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我们主要从校外实践教学内容和校外实践教学形式两方面入手进行改革。
1. 教学内容上:灵活组织各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并进行教学设计。如针对“中古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可以开展了解广西人民抗日状况,如依托“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可以设置“大学生诚信调查”、“公民道德状况调查”,开展模拟法庭等,促进大学生自我反思和教育等。
2. 教学形式上:针对校外实践教学,可以采取集中实践和分散自主实践相结合的方式,采取社会实习、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参观实习、公益活动、法律咨询、校外实习基地教学等模块化形式。参观实习主要有参观博物馆、爱国主义教学基地、纪念馆、工厂、新型村镇等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等;社会调查是学生深入社区、农村去感受社会,通过实地调查、网络调查、问卷调查等,形成研究报告或论文;志愿服务是组织大学生走进社会,切实解决居民日常生活中的难题,如维修家电,提供法律咨询服务等,既解决了民众实际生活问题,又锻炼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路径五:实践教学评价:树立多元化的实践教学评价机制,提升实践教学效果。
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相适应的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考核评价机制也要进行改革。对于实践教学的评价,从实践教学考核目标、实践教学考核内容、实践教学考核方式、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四方面着手进行改革。实践教学的考核目标要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相吻合,突出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就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实践教学的考核内容上要关注学生的能力,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全面综合性测评。实践教学的考核方式采取目标与过程并重,闭卷与开卷相结合,评教与教学相融合的多元评价体系。考核方式融合考勤、平时作业、讨论、课堂表现、交流、论文、报告、比赛等多种表现形式,以学生为主体,尊重个体差异,全面衡量学生。实践教学的多元评价,包括教师之间的评价、学生对老师的评价、社会对学生的评价等,多元主体评价实践教学的实施效果,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的成效。
四、结束语
转型背景下,地方本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改革势在必行,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也要进行创新和改革。针对现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面临的挑战,本文尝试通过构建“政校行企社”平台,实现协同育人体制;搭建课堂教学与自主学习平台,创新教学方法;开展多样化的校内实践教学,增加校内实践的参与率;构建丰富性的校外实践教学,增强实践教学吸引力;树立多元化的实践教学评价机制,提升实践教学效果等五条路径来解除挑战,这对当前的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一种有益的创新和尝试。
参考文献:
[1]余维祥.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中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5,13(4):118-120.
[2]韩丽君.“八位一体”实践教学模式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4):152-154.
[3]李会先,李松林.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困境及对策[J].思想教育研究,2011(10):35-38.
[4]马中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学理论, 2014(6):210-212.
[5]钱立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及模式创新[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0,7(5):140-142.
[6]韩喜平,陈松友,于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以吉林大学试验班教学为例[J].思想教育研究,2012(2):70-72.
[7]张加才.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性模块化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6(11):73-76.
[8]趙越.转型发展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用型教学模式的探索[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8(5):534-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