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发展理念与地方标准化综合改革有效契合路径研究

2018-09-10蔡永辉

中国质量与标准导报 2018年12期
关键词:新发展理念

蔡永辉

摘要:当前,我国正在积极推进地方标准化综合改革,探索以标准化支撑和引领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和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也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地方标准化工作的基本遵循和战略指引。论文探讨了新发展理念的内涵与地方标准化综合改革的契合性,研究了基于新发展理念的地方标准化综合改革路径。

关键词:新发展理念 标准化综合改革 契合性 路径

The Effective Model Research of Combining the New Development Concept and Local Standardization Reform

Cai Yonghui ( Wuhan Institute of Standardization )

Abstract: At present China is promoting local standardization reform, and exploring model of local economic and society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based on standardization. The New Development Concept gives full expression to thread and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 in the new era in China, and guides local standardization reform nowadays and in the futur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mpatibility between The New Development Concept and local standardization reform, and studies the model of local standardization reform based on The New Development Concept.

Key words: The New Development Concept, local standardization reform, compatibility, model

当前,我国正在深入推进标准化工作改革,标准化对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高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和效益的作用日益凸显。推动地方标准化工作改革发展是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印发《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提出要“推进地方标准化综合改革”。在此背景下,国家以试点的形式,支持部分地方开展了标准化综合改革。浙江、山西、江苏、山东、广东等省入选国家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武汉、沈阳等市入选国家标准化改革创新先行区。开展地方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建设,一方面地方可以充分利用国家层面给予的支持,发挥改革先发优势,促进标准化与地方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深度融合,为地方发展带来更多的“真金白银”;另一方面有力推动标准化工作改革举措在地方层面的落实、落地,破除与地方标准化工作不相适应的行业壁垒、部门分割和政策约束,全面提升地方标准化工作水平,为全国標准化工作改革提供地方实践、地方素材和地方经验。

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深刻揭示了新形势下我们要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如何实现发展的重大问题,对于新时代标准化工作具有独特的引领价值和指导意义,是标准化工作改革必须长期坚持的战略抉择和重要遵循。因此,开展地方标准化综合改革,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统揽,应用其丰富的内涵来指导改革的实践进程,推动地方标准化工作乘势而上,从而更好地发挥标准化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引领性作用。

1 新发展理念与地方标准化综合改革的契合性

1.1 创新是地方标准化综合改革的驱动引擎

创新发展,解决的是发展动力的问题。长期以来,地方标准化工作沿用的是计划经济时期确立的标准化管理体制和标准体系,其弊端日益显露,既阻碍了标准化工作的有效开展,又影响了标准化作用的发挥。在经济新常态下,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都对标准化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要破解标准化工作如何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最根本的还是要靠创新驱动。因此,开展地方标准化综合改革,必须正确把握时代脉搏,以壮士断腕、刮骨疗伤的决心,积极稳妥腾退化解旧动能,破除无效供给,着力在思想观念、体制机制、工作模式和技术手段等方面进行创新,推动创新驱动替代现有要素投入,培育和发展地方标准化综合改革的新动能。

1.2 协调是地方标准化综合改革的内在要求

协调发展,解决的是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地方标准化工作应该涉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却存在诸多不协调不平衡的问题,直接影响了地方标准化工作的整体性和有效性。一是协调机制不健全,标准反映各方共同利益,但由于缺乏权威、高效的地方标准化协调推进机制,导致协调能力不足;二是产业发展不均衡,农业、服务业标准化水平相对落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标准化刚刚起步,即使在相对完备的工业领域,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标准化水平也不平衡,部分产业存在标准缺失情况;三是城乡和地区间发展不平衡,不同市、区对标准化工作的重视程度不一,城市标准化工作水平高,农村标准化工作水平低,基层标准化工作滞后。因此,开展地方标准化综合改革,需要统筹协调好主体、产业、区域、层级之间的相互关系,形成改革“一盘棋”格局。

1.3 绿色是地方标准化综合改革的必要条件

绿色发展,解决的是发展不可持续的问题。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最为基础的条件。以往地方只重视经济发展,忽视了生态环境保护,积累了大量的生态环境问题,导致资源枯竭、环境恶化,将发展潜力透支殆尽,成为制约未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大短板。在绿色发展理念的指引下,地方标准化综合改革应该更加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一方面在制定工业、农业、服务业等领域地方标准时更多地强调生态环保要素;另一方面围绕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污染防治、节能减排等重点领域开展标准化工作。充分发挥标准化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支撑和引领作用,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

1.4 开放是地方标准化综合改革的有效途径

开放发展,解决的是内外联动的问题。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条件下,发达国家将标准竞争作为科技、经济竞争的制高点,把推动本国技术和标准成为国际标准作为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的有效途径。然而目前我国标准国际化水平不高、国际影响力不足、与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导致我国标准在国际上缺乏竞争力。因此,开展地方综合标准化改革不能闭门造车,需要积极推动地方标准化工作与国际接轨。一方面加强国际标准化交流与合作,不断提高标准国际化水平,推动标准在国际上立得住、有权威、有信誉;另一方面支持本地企业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推动地方自主创新以及优势特色技术成为国际标准,以标准“走出去”带动产品、技术和服务“走出去”。

1.5 共享是地方标准化综合改革的必然选择

共享发展,解决的是社会公平的问题。标准化具有经济性和社会性双重属性,其社会性归根结底是为了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因此,开展地方标准化综合改革,尤其是社会管理和公共领域标准化工作的改革,需要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入手,强调其公益性、普惠性,促进公共资源的合理配置,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同时,只“享有”而不“参与”和“尽力”,共享将难以持久。在改革过程中应该尽可能让人民群众拥有更多的存在感、获得感和价值感,激励人民群众主动参与标准化综合改革,从而激发改革的内生动力。

2 基于新发展理念的地方标准化综合改革路径

2.1 坚持创新发展理念,完善地方标准化工作体制机制

开展地方标准化综合改革,首先要自上而下加大创新力度,形成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标准化工作体制机制。一是创新标准化管理体制,在地方层面建立高效权威的管理体系,高位统筹标准化工作改革,落实标准化综合改革任务;二是创新标准化工作机制,强化地方政府在改革中的主导地位,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发挥行业组织的纽带作用,突出科研机构和龙头企业的骨干作用,推动社会公众广泛参与,形成多方参与的共治格局;三是创新标准化推进模式,推动创新成果、科技成果、自主知识产权等转化为标准,将实施标准作为政府宏观管理和社会治理的重要手段,建立地方标准立项、实施评估和反馈机制,形成地方标准全生命周期管理;四是创新标准化技术支撑,培育技术标准创新基地等创新载体,提升地方标准化科研与服务机构的创新能力,建设地方标准化创新平台,最大程度释放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对标准化综合改革的催化效应。

2.2 坚持协调发展理念,提升地方标准化工作的整体效应

开展地方标准化综合改革,要统筹协调好标准化综合改革整体性与局部发展利益,推动主体、结构、要素、区域和层级协调发展。一是优化完善地方标准体系,以标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围绕地方经济发展需求制定一批高质量的地方标准、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推动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亟须的标准全覆盖,不断增强标准的有效供给;二是深入开展“标准化+”行动,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加强统筹规划,推动标准化与技术创新、先进制造、现代农业、生态文明、消费升级、民生改善、社会治理等领域的融合发展,解决好各个产业标准化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补齐标准化工作短板;三是积极推进城乡、地区间协调发展,统一地方各部门、各地区对标准化工作的重视程度,协调城乡间、地区间标准化水平差异,提升基层标准化工作能力,重点在城乡一体化建设、新型城镇化、产城融合、乡村振兴以及基层社会治理等方面开展标准化工作,为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提供标准指引。

2.3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强化地方标准化工作对生态环保的支撑

开展地方标准化综合改革,要将保护地方生态环境作为标准化工作的基本要求和重点方向。一是以标准化引领产业转型升级,支持传统产业标准提升,推动传统产业积极研制和采用绿色标准,开展新能源、新材料以及绿色产业标准的研制;二是制定严于国家标准的能耗限额标准和污染物排放地方标准,提高能源消耗方面市场准入门槛标准,加强对重点行业能耗限额标准的实施评估,淘汰一批落后产能;三是围绕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等方面开展标准化工作,推动解决地方突出环境问题,支撑地方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四是结合地方特色抓好生态文明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构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保护标准体系,探索标准化引领生态文明体制建设路径;五是构建涵盖节能减排、绿色生活、低碳环保、循环经济等方面的绿色标准体系,以标准化促进地方资源节约循环高效使用,推动利用方式转变。

2.4 坚持开放发展理念,推动地方标准化工作与国际接轨

开展地方标准化综合改革,要树立国际视野,强化开放意识,不断提高标准国际化水平。一是加强标准化交流与合作,推动地方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以及亚太自贸区、长江经济带等区域开展标准化交流与合作,在国家间合作框架协议下建立地方与国外城市间标准化合作机制,推动地方与国际标准化组织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二是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支持地方企业承担国际标准化技术机构秘书处工作,鼓励地方企业等各类主体参与国际标准与国外先进标准制修订,培育地方优势、特色技术标准成为国际标准,推动地方标准“走出去”;三是深化国际标准及标准体系研究,加大国际标准跟踪、比对、评估力度,积极采用、转化符合地方实际的国际标准,开展地方标准外文翻译工作,推动与主要出口地区、贸易伙伴之间标准互认。

2.5 坚持共享发展理念,扩大地方标准化工作的普惠性

开展地方标准化综合改革,要着眼于群众的生产和生活需求,提高群众在改革中的获得感和价值感,让改革红利惠及每一名群众。一是以标准化保障地方公共服务供给,构建公共服务标准体系,重点围绕公共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精准扶贫等领域开展标准化工作,促进公共资源的合理配置,推動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二是以标准化推进“放管服”改革,深入开展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提高审批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三是开展共享经济标准化研究,结合地方标准实际重点在共享出行、P2P借贷、资金众筹等领域开展标准研制,规范共享经济行业发展;四是推行地方标准全文免费公开,建立地方标准制修订全过程公示制度,强化信息共享和社会监督,引导群众参与地方标准研制。

猜你喜欢

新发展理念
在新理念引领下开创粮食产业经济发展新模式
浅议卫生职业学校在教书育人中新发展理念的践行
论新发展理念的内在逻辑
新发展理念与大学英语教育:渗透与升级
关于民生建设,习总书记怎么看
新发展理念视域下的中国国家形象塑造
试论新发展理念下的创新型政府建设
当前形势下的新发展理念与全民健身
用新发展理念引领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
深刻理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