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司盈余管理对投资者以及订立契约的有用性探讨

2018-09-10王燕

中国商论 2018年16期
关键词:盈余管理契约投资者

王燕

摘 要:真实的净收益并不存在,使得盈余管理成为可能。企业为了向投资者提供最佳的会计信息,可以对会计政策进行选择,或者通过实际的经营活动达到预期的利益,而对此,会计准则的约束有一定的限制性。对会计人员而言,在会计核算中进行盈余管理,以适应投资者的需求和签订契约的需要,接受市场的有效性,对信息披露加以改进,同时有助于会计人员避免因为企业陷入了财务困境而影响其自身的声誉和避免法律责任及纠纷。

关键词:投资者 契约 应计项目 盈余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8)06(a)-095-02

1 盈余管理与财务报告和订立契约的关系

盈余管理是管理人员通过选择会计政策,或采取实际措施来影响盈余以实现某些特定的盈余报告目标。管理人员对会计政策选择往往处于战略考虑,例如,以会计变量为基础的薪酬合同、新股发行、消除潜在竞争和消除内部信息传递障碍。会计政策中如直线折旧法与双倍余额递减法,或者收入确认政策等,债券损失、产品质量担保成本和存货价值的备抵项目等。

从财务报告的角度来看,管理当局为了实现预期的盈利目标,达到投资者预期目标,避免因偏离预期盈余而导致的股价波动和声誉影响,可以利用对会计政策的选择和影响经营活动的发生途径实行盈余管理。同时,管理当局可以过多的确认资产减值损失或利用其他综合收益来增加利润。管理当局还可以利用盈余管理来操控报告一个随时间平稳且增长的收益趋势。因此,会计人员在对投机性管理战略保持警觉的同时,也必须考虑管理当局和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财务报告实际上是在这两种主要需求群体之间的一种折中。高质量的披露可以帮助投资者对财务报告进行评估,由此减少其对行为偏见的敏感性,减少管理者从事较差的公司治理的动机并减少市场的低效率。例如,对收入確认政策加以清晰的报告,对低持续性项目以及主要的可操控应计项目,进行详尽的描述,限制管理者因为自身利益而操纵财务报告的能力。因此,管理者可在一系列的会计政策中自行选择那些有助于实现其目标的政策,也可以通过采取实际行动来影响盈余。

从契约角度来看,当合同是严格的且不完全时,采用盈余管理的手段,可使企业免受真实的财务状况影响,其往往在年底通过会计手段操控即可完成,它是一种低成本的方法。同样,因为完全避免盈余管理的高成本,允许某种程度盈余管理的管理者薪酬契约要比那些不允许进行管理的契约成本更加有效。不过当投机性盈余管理没有充分披露时,过度的盈余管理也可能减少投资者使用的会计信息的有效性。同样,盈余管理会影响管理人员的努力程度和动机,因为管理当局可以利用盈余管理来使其获得的薪酬保持理想状态,并减少影响薪酬变动的可能性风险。

2 盈余管理对投资者和契约的影响途径

2.1 会计政策的选择和真实的交易

管理者通过操控性应计项目的难以察觉性和不选择潜在的股东和投资者,最大化自身效用,扩展其在组织中的权力。会计政策的选择上经常运用的应计项目的倒转,比如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方法的选择和残值的估计,无形资产摊销年限的估计,存货发出计价方法和收入确认时点的选择等,增加本期盈余,在以后期间将应计项目倒转,保持盈余总额不变,使得未来盈余的下降和本期所增加地盈余数额相同,知识改变盈余在不同会计期间的分布。如果公司业绩很差,盈余管理不可以无限期地推迟清算时间,适度盈余管理是好的,但在盈余管理和盈余操控之间有明确的界限。另外,通过真实的交易活动,比如为了提高当期盈余削减广告和研发支出、维修费,确认购买及处置权益资产的时间,进行渠道填充、过量生产、销售折扣等行为操控现金流,借以提高报告收益,但这些直接影响了公司的长远利益。

2.2 盈余管理模式的影响

管理者可以实施一系列的盈余管理模式,来影响净收益,从而影响投资者和契约合同。首先,当管理人员盈余管理的动机来源于期末分配利润的情况,如果净收益偏低,管理人员就很可能进一步降低净收益,这样就会冲销资产,为预期未来成本计提准备。如果本期确实无法获得奖金,管理人员也可选择继续降低净收益的会计政策。把降低的净收益在后期报告出来,后期的收益额增加,这样也就增添了未来年度获得的奖金的机会,因为本期注销资产会降低以后会计期间的折旧摊销费用。

另外,当净收益偏高,管理者可对权益资产以及无形资产快速减计,以及广告和研发支出的费用化,使收益最小化,因为超过盈余上限的那部分净收益会永远失去带来奖金的机会。再者,从实证会计理论的角度来看,管理者会为了红利的目的而选择最大化报告净收益的模式,比如出现了临近债务条款违约的公司。最后,从契约的角度来看,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风险规避型的管理者喜欢波动性较小的红利趋势,管理者就可能随时间而平滑的报告收益以获得相对稳定的薪酬。有效的薪酬合约可以利用这一行为,并容忍某些收益平滑以作为通过低成本来达到管理者保留效用的方式。理性投资者根据本期盈利信息,来判断公司未来盈利能力和报酬,从而作出买卖决策,以均衡他们投资组合的风险和报酬,达到期望水平。

2.3 应计项目的操控

在现金流量一定的情况下,净收益可用经营性现金净流量与净应计项目来核算。第一,摊销费用的操控。虽然摊销政策一旦确定,摊销费用就是不可操纵性的;但因客观环境改变,公司也可改变其政策,比如改变估计的使用年限,把摊销费用改为可操纵部分,以此来调节净收益。其金额的大小取决公司的摊销政策和估计的资产预计使用年限。第二,应收账款净额的增加。这可以由管理当局较少计提本期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形成的。该项目的增加还可有其他原因,比如收入早确认、采用更加宽松的信用政策、当年收款后下一年度仍作为应收账款挂账等,管理人员基于此可通过多种方法来调整应收账款,增加报告净收益。第三,存货的增加,企业过量生产以降低单位销售成本,从而增加报告净收益。第四,应付账款和应计负债的减少,公司往往由于对其产品质量保证预期比往年更乐观,或者是由于某些特定的不确定项目被看作或有事项而非应计负债而形成的,这样存在很大的盈余可操控空间。另外审计人员难以发现及反驳管理人员对报告净收益的调节。因为除公司受到应收账款仍挂账外,所采用的其他方法都符合公认会计准则的要求。因此,报告净收益对投资者的影响也是可调节的。

2.4 债务、薪酬契约和投资者的盈余预期驱使

会计变量指标也是引起管理者和借款人的债务契约问题的主要方面。长期借款合同往往包含某些条款用来抑制管理者从事有损借款人最佳利益的行为。如果违反合同要付出高昂代价,管理者会避免出现违约的可能。因此,盈余管理就作为一种途径,使得违反借款合同可能性降低。如果公司及其管理人员有比较好的信誉和声誉,供应商将提供优惠的条件,贷款人将提供更低的利率。同时,高报告利润能提高管理人员的隐含契约声誉,也增强股东对管理人员的信任。

当管理者拥有股票期权或者其他股权相关的薪酬模式时,可向上操纵盈余,否则,市场对管理人员推测公司盈余管理不到位、公司前景比较暗淡、公司管理不佳等。因此未能满足投资者的盈利预期将面临严重的结果,其会对公司股价以及权益资本成本造成直接影响,因为投资者会向下修正其认为的未来经营状况良好的可能。此外,管理者的声誉也存在间接地影响,特别是预期金额比较小或者管理者的对业绩解释不足以使所有者和投资者信服时,比如天气原因。因此,满足盈利预期与维持声誉就成为盈余管理的重要动机。

2.5 通过IPO影响投资者

首次公开发行证券的企业没有一个确定的价格,可断定在募股说明书中披露的财务会计信息是确定股票价格的重要信息源。盈余的预测信息作为公司价值的一个信号,会引起市场的正面反应。这说明,一个即将上市的企业,其管理者很可能对募股说明书披露的盈余进行操纵,以使公司股票有一个理想价位。在营运资本中的一些应急项目难以被察觉的情况下,这些项目易被操纵。投资者在IPO中是否被投机性的盈余管理所影响是非常关键的部分。

3 盈余管理对投资者及订立契约的有用性表现

盈余管理降低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与敏感性,要使其发挥作用,需要进行一定的限制。首先,当合同具有刚性和不完备时,管理人员可以利用盈余管理对没有预测到的未来状况作出灵活反应。

另外,公司管理人员为了最大化收益,所有者将现阶段的盈余向上管理;在投资者也有理性的预期情况下,所有者就不能从向上的盈余管理中获利,因为投资者正确的对此进行了预期并据此修正了其对公司的估值。但公司仍要进行盈余管理,如果如实报告目前的盈余状况,投资者知道所有者由动机这么去做,仍会认为盈余被操纵了。投资者据此判断,公司的盈余水平要比其报告的真实水平还要低,并减少出价。因此盈余管理可以作为一种向投资者传递内部信息的机制。如果市场有理性的预期,盈余管理对所有者而言是有益的,因为避免了额外的市场惩罚。其对投资者也是有益的,因为其出价刚好与公司未操控的盈余相对应。

市场不能杜绝盈余管理行为,因为这种行为是基于有关可持续盈利能力地内部信息,但是市场可以借助盈余管理来推测这种内部信息可能是什么。只要管理者愿意,其内部信息总是可以通过盈余管理的形式加以传递。例如新的公司战略,公司規模、主营业务改变,或者市场环境发生变化,这些复杂的信息都可以通过合理的选择会计政策,合理的披露应计项目传达给投资者。因此盈余管理可以作为一种减少沟通障碍的工具。

4 结语

盈余管理对投资者和契约既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如果管理人员过分的运用盈余管理,而造成对公认的会计原则的滥用,导致对持续盈利能力的高估,这些行为可能是由于不认可证券市场效率,或由于不充分披露,而使盈余管理出现弊端。盈余管理的有利之处和不利之处取决于如何使用它。会计人员可以通过及时的、真实的、谨慎的披露稳健性的会计信息,来减少不利的盈余管理的运用。增加披露帮助股价更准确地反映公司的根本价值外,也帮助提升公司治理,此外公司和市场可以更好地对优秀的管理业绩进行奖励,对糟糕的管理者进行惩罚,由此改进公司生产效率。

参考文献

[1] 许文静,王君彩.应计盈余管理动机、方向与公司未来业绩——来自沪市A股经验证据[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8(1).

[2] 吴秋生,郭檬楠.真实盈余管理与应计盈余管理关系研究——基于现阶段我国企业所处环境的互动效应视角[J].南京审计大学学报,2017(12).

[3] 威廉·R·斯科特(William R.Scott).财务会计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4] 威廉·L·麦金森.公司财务治理[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盈余管理契约投资者
契约中国
——马鞍山市博物馆馆藏契约展
聊聊“普通投资者”与“专业投资者”
纠纷调解知多少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新会计准则的制定
浅析盈余管理产生的原因
两税合并、税收筹划与盈余管理方式选择
契约精神在国企成长未央
群体认同调节下的心理契约破坏对员工满意度的影响
卖地的契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