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跟进式教育”理念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途径研究

2018-09-10蔺旭鹏

高教学刊 2018年17期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蔺旭鹏

摘 要: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是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更高要求。面对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挑战和大学生成人成才的新需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亟待提升。为此,常州大学提出“跟进式教育”育人工作理念,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构建“五位一体”育人体系,对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创新进行了有益探索。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跟进式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8)17-0042-03

Abstract: It is a higher demand fo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hina to carry out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fostering morality and cultivating the students in an all-round way and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ersonnel training. Faced with the new challenge of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the new demand of college students' development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the qua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needs to be improved. Therefore, Changzhou University puts forward the idea of "follow-up education", taking the high quality develop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s a goal and setting up a "five-in-one" education system, namely five follow-ups (education, teaching, management, service and activities follow-up).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practical innov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n this new period.

Keyword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quality; follow-up educati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一、問题起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急需提升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质量人才是高校的发展核心,人才的高质量决定着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有效提升对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由此可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提升有利于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顺利完成。然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通过何种途径来提升,新时期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如何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在理论上实现突破发展,更要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基于此,常州大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提出“跟进式教育”工作理念,一方面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另一方面积极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新方法。通过实施“跟进式教育”工作理念,进一步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发展,不断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

二、现实概况: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面临的现实挑战

近几年,国家对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做出了具体部署,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提升不能一挥而就。高校唯有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做好顶层设计,用新思想武装自己,用新战略谋划未来,紧跟时代前沿、紧贴工作实际,用创新和发展的眼光帮助大学生解决学习、生活和思想方面的困惑。

(一)外部挑战

从国际层面来看,西方意识形态一词在大学生生活中逐渐被淡化,意识形态终结理论有蔓延趋势。然而,西方意识形态并未消亡,而是以新的表现形式渗透到了大学生的生活之中。如科学技术、消费主义成为意识形态并盛极一时,网络意识形态已经出现并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变化导致了我国部分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淡漠,价值趋向功利化,享乐主义盛行,消费意识盲目西方化等,给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正常开展造成很大冲击。

(二)内部挑战

从国内角度来看,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制度改革和发展直接影响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比如,在教育观念方面,如何从以社会、集体为本位的价值观念向以人的发展为本、坚持立德树人转变;在教育方法方面,如何从生搬硬套、灌输式教育向启发式、引导式教育创新;在教育内容方面,如何把冷冰冰的书本内容与紧扣时代脉搏、紧贴学生发展实际的思想有机结合起来;在教育管理方面,如何从单一部门管理、封闭僵化向学校统筹协调、多部门协同推进转变等。如何破解这些问题,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是保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新媒体环境下,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模式已不能满足大学生思想成长的要求,急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转变工作理念,更新思想观念,创新工作方法,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這个核心点,把提升大学生的思想修养和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相融合,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科学性和实效性。

三、理论依据:“跟进式教育”理念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的逻辑意蕴

(一)“跟进式教育”理念的内涵及特征

“跟进式教育”是参照商业经济活动和组织行为学“跟进”的方式和相关原理,帮助大学生在科学获知和精神成长提供人本服务的教育模式。“跟进式教育”要求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为核心,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引领学生“做什么”“如何做”和“怎样做人”为主线,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紧跟时代步伐,帮助学生适应社会发展新形势,不断满足大学生日益发展变化的思想、兴趣和需要,不断创新教育方法和手段,教育主体间互动共进,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成才提供主体际平等交往和人文关怀教育,使学生成为自我渴望、家庭期望、社会需要和国家希望的“有用之才”,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3]“跟进式教育”工作理念的特征为时效性、互动性、实效性、全面性、主动性、前瞻性和可持续性;其精神核心是以人为本、与时俱进和不断创新;实践原则是及时跟进、主动跟进和有效跟进。

(二)“跟进式教育”理念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的逻辑意蕴

“跟进式教育”的理论源自于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在理论与实践中都有其内在的逻辑意蕴,兼具教育理念和工作方法属性,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提升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要求高校根据高等教育基本方针,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为基本要求,使育人工作更加入脑、入心,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成功,基本落实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基本逻辑意蕴,就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按照国家教育方针政策,遵循教育发展规律,针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点和现实情况,制定目标和计划,有针对性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不断调整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式,以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精神需要,着力提高大学生的政治觉悟、思想境界、道德水平,有效体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科学性,有效体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价值追求,有效体现社会的教育期待和国家的教育目标[4]。

“跟进式教育”理念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的逻辑关系主要体现在方法与目的的辩证统一关系。首先,“跟进式教育”理念是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重要方法。“跟进式教育”理念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目标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提升的关键是跟进。在日常管理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只有在工作中采用主动跟进、有效跟进和持续跟进的策略,才能有效保障思想政治教育取得更好效果。其次,“跟进式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在“跟进式教育”理念的实施过程中,要重点关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情况。一方面要参考人才培养的质量属性,即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另一方面也要合理考量人才培养的过程属性,包括教育的主客体、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等。教育主客体、教育内容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不可少的有效载体,教育方法的合理性、科学性决定了教育质量的优劣。换句话说,在“跟进式教育”理念中,转变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只是一种手段,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才是运用“跟进式教育”理念的根本目的。

四、路径选择:基于“跟进式教育”理念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途径

常州大学在近几年的学生工作中始终坚持把立德树人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心任务,以学生培养目标的达成为终极目标,探索并构建了以教育跟进、教学跟进、管理跟进、服务跟进和活动跟进的五位一体的“跟进式”育人体系,其核心是学生的思想、需求和兴趣定位在哪里,服务学生成长成才工作就及时、主动、有效地跟进到哪里[5]。为创新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进行了有益探索。

(一)教育跟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

价值观是人们以自身需要为尺度对事物重要性的认识的观念系统,对人的思想和行为具有导向和调节作用[6],对一个人的认知、道德、审美、价值判断具有重要影响。身在象牙塔中的大学生社会阅历还不丰富,辨别是非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容易受到西方意识形态的影响,从而丧失了自己的主观判断能力。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通过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教育活动,及时跟进、主动跟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让价值观教育更好地深入课堂、深入宿舍、深入生活,实时关注大学生的思想、兴趣需求,解决大学价值观的塑造问题,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理性的、经得起考验的正确价值观。

(二)教学跟进,提升学生知识接受水平

学习是学生的第一要职。大学生正处人生中精力最为旺盛时期,是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的黄金时期。大学生能否在课堂中掌握科学知识,教师授课水平和学生学习积极性是影响知识传授——接受环节的关键,也是大学生走出校门后服务社会的能力体现。学校制定了学生评价、同行评教、督导评教“三位一体”教师教学综合评价体系,将学生、督导、同行反馈意见及时传达教师本人,促进教学改革。

学校以提升教师授课水平为目标,制定相应管理规定,从教师选拔、备课、试讲、课堂、课后答疑以及中期测评等诸多环节全方位把控教育教学效果,通过开展教师授课评比活动,着力打造高质量的教师队伍,以启发式教学、引导式教学为根本,针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分阶段、多层次开展教学活动,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培养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知识接受水平。

(三)管理跟进,全方位提升育人实效

管理跟进重在确立一套独特而有效的管理体系、管理制度,探索一套人本而规范的管理手段,为育人实效的提升提供多方面的保障[5]。学校在管理实施层面始终以学生为主体,思学生之所需、想学生之所求,一切围绕学生、围绕一切学生、围绕学生一切,在跟进过程中,强调人性化,注重法制化,突出学生主体性。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高校学工系统、后管系统、团委系统、教务系统、马克思主义学院等相关部门协同合作、持续跟进,建立以学生健康成长为核心,以提升管理水平为目标,以提高组织保障能力为突破口的管理机制,形成合力,在時间上和空间上全方位、全过程提升育人实效。

(四)服务跟进,创造优良育人环境

以服务学生为导向,是新时期高校大学生的特点和“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决定的。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求高校关注学生权利,尊重学生个性发展规律,注重学生人格发展,以促进学生最大程度的发展。新时期的大学生多是95后,自我主体意识较强,情感丰富而内心较脆弱,多年前形成的“棍棒式”教育和“以管理为导向”的方式将难以适应新时代学生发展要求。高校应主动加快以“管理”向“服务”理念的转变进程,以真诚的工作作风和完善的服务措施,跟进学生多元化、多层次的生活需求,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切实解决学生的后顾之忧,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五)活动跟进,促进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培养一流的人才,离不开一流的校园文化。发挥第二课堂的育人功能,是引领广大学生胸怀远大理想、陶冶高尚情操、磨砺意志品质的重要途径。跟进活动,就是高校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实践创新创业活动、社会调查活动、课外竞赛活动、志愿公益活动等,帮助学生提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思维与动手能力相结合的能力,促进大学生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有理想、有追求,有担当、有作为,有品质、有修养”的“六有大学生”要求健康成长,是完善学校人才培养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是顺应社会实际需求,提升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1).

[3]薛健飞,浦玉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范式转换研究——以对“跟进式教育”理念的剖析为例[J].河南社会科学,2014,02(2):101-104.

[4]李莉.基于质量提升工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以昆明理工大学为例[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6(3):67-74.

[5]浦玉忠,王建明,朱明珠.跟进式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维[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0,12(12):1-5.

[6]唐文清,张进辅.中外价值观研究评述[J].心理科学,2008,31(3):765-767.

[7]任婷婷.新时期提高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对策分析[J].高教学刊,2016(11):228-229+23.

猜你喜欢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以“中国梦”引领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路径研究
互联网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与机遇
开展高校共青团校外思想政治教育大课堂的几点思考
微博时代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研究
论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师生沟通问题探析
团体动力学视域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课堂教学初探
红色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实现研究
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研究
高校学生党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间的“双辐射”机制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