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与乡村治理耦合度提升研究
2018-09-10张绍腾
张绍腾
摘 要: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农村社会的领导核心,在乡村治理中处于领导地位,二者之间呈现出耦合的特性。制约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与乡村治理耦合度提升的因素在于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弱化、乡村治理方式单一化、村民参与低效化。提升二者耦合度需要重塑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坚持“三治协同”创新乡村治理方式、强化农民的有效参与。
关键词:农村基层党组织;乡村治理;耦合度
1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与乡村治理耦合关系分析
1.1耦合的内涵
耦合最初是应用在物理学上的概念,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系统或因素相互作用、影响的现象。人们试图通过对耦合原理的分析及研究,希望寻找到两个或更多因素间相互作用的最佳结合方式,使其相互促进、相互支撑、协调发展。本文所指的耦合关系是指农村基层党组建设与乡村治理之间相互影响、共同促进的现象。耦合度是用来描述二则之间相互作用、协调发展的程度。
1.2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有助于提升乡村治理能力和水平
在中国,农民社会是一个分散的而不是组织内分化的社会。中国得以成功地进行乡土政治整合,得力于政党向乡村的延伸。[1]农村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治理中处于政治核心和领导核心的地位,发挥着组织功能、动员功能和整合功能。一方面党组织全面、有效的覆盖各类农村组织;另一方面党的群众路线要求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深深植根于农村基层社会和群众之中。基层党组织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宣传教育,最广泛、最有效的发动群众,将党的正确理论、政策方针内化为群众自觉。党组织在农村社会中,作为国家-集体-农民的整合者,充分了解群众的意见和利益诉求,创造利益表达的渠道和条件。
2 制约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与乡村治理耦合度提升的因素
2.1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弱化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乡村治理的领导核心,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社会的转型,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逐渐下降。以老人、妇女和儿童留守为特点的农村空心化伴随的是农村劳力和智力的外流。[2]这减少了党组织在农村开展工作的生力军,弱化了党组织的社会基础。农村社会从“单位人”向“社会人”的转变,改变了农村党组织的工作环境,对党组织的凝聚力发挥提出了新挑战。农村党员干部应对新问题的能力、素质不足,滋生出了为官不为的问题。如果说腐败是人类社会的“致命伤”,那么干部为官不为就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慢性病”。[3]严重损害着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和党群、干群关系。
2.2乡村治理方式单一化
乡村治理本身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动态变化的过程,治理理念、方式要紧跟时代的步伐。现实之中,乡村治理方式重堵轻疏,重管制轻协调,存在思想固化,方式单一的问题。面对农村社会矛盾冲突,农村基层党组织和乡村治理主体难以有效的对问题进行化解。农村社会法治环境建设有待加强,党员干部依法治理能力、素质较弱,农民信访不信法现象突出。
2.3村民参与的低效化
村民在乡村治理过程之中缺乏深度参与和有效参与,致使村民的合力诉求和利益难以得到有效的保障和积极的回应。与农民的权利意识和参与要求相比,乡村现有的公共参与和表达机制严重不足。[4]农民在乡村治理中的参与能力与农民日益增长的权利意识相比严重落后。与民主选举相比,农民乡村治理参与率相对较低,效果不明显,在村务决策之中往往是村干部的独断,党支部或自治组织包办代替。由于农村公共生活空间在税费改革后被大大压缩,加上体制机制的因素,农民参与的渠道和方式被严重抑制,村民会议、村民代表大会和一事一议形同虚设,农民利益表达机制和参与机制不足。
3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与乡村治理耦合度提升的路径选择
3.1重塑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
“党政军民学,东南西北中”党领导一切,农村基层党组织是乡村社会的领导核心,是中国共产党在基层工作、践行群众路线的组织基础。“打铁还需自身硬”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与乡村治理耦合度,必须重塑党组织的凝聚力。重塑党组织凝聚力,重要的是要获得农民的拥护、支持,这就要求农村基层党组织代表、维护广大农民的利益,多办好事、实事。整合基层资源,打造诸如党群服务中心、专业合作社的新型服务平台,创新“微信公众号”等多种形式的载体,提升服务能力。严格执行“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夯实组织队伍基础。
3.2创新乡村治理方式,坚持“三治”协同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础,“三治协同”乡村治理体系的构建是乡村振兴战略下的时代要求,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乡村的具体实践。“三治”协同自治是基础,法治是保障,德治是支撑。需要不断完善制度基础,有效实现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增强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要从农村实际需求和发展规律上出发,与时俱进的健全农村法律体系。以法治的方式协调各种利益关系,解决各类矛盾,逐步形成乡村治理的依法行动逻辑。我们要继续培养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弘扬优秀传统美德,加强“四德”建设;重塑乡贤文化,凝聚爱国敬业、崇德向善的乡村道德力量,涵养农民群众精神家园。
3.3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与乡村治理过程中农民的有效参与
农民有效参与的核心是民众意志与治理过程进行有效互動。农村各项事务都在党组织领导下开展,乡村治理强调尊重农民主体地位,这要求在具体的过程中不仅仅是农民的广泛参与,更要求深度参与、有效参与。建立村党组织、村民自治组织和村民“三位一体”的互动机制。发挥村民大会、村民代表大会、村务监督委员会和“一事一议”的实际作用,利用“民主恳谈会”、党员联系群众、领导干部接访日等多种方式获取农民群众的利益诉求。
参考文献
[1] 徐勇.现代国家乡土社会与制度建构[M].中国物资出版社,2009.
[2] 齐卫平.乡村现代智力要求基层党组织再造凝聚力[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1).
[3] 刘子平.干部为官不为问题的生成机理与治理机制[J],中州学刊,2017(1).
[4] 肖唐镖.近十年我国乡村治理的观察与反思[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4(53)第6期.